摘要:原來,奧伯蘭德曾在二戰期間擔任納粹行刑隊EK 10a的翻譯,雖然他堅稱自己是17歲時“被迫加入”EK 10a,且沒有證據表明他參與了任何暴行,但史料顯示,奧伯蘭德至少爲EK 10a服務了一年半,該組織當年殘暴屠殺了近10萬人。中新網5月16日電 綜合報道,因曾在二戰期間曾爲納粹翻譯,加拿大95歲老人奧伯蘭德爲保國籍上訴20餘年。

(原標題:二戰時爲納粹翻譯 95歲的他面臨被加拿大驅逐出境)

中新網5月16日電 綜合報道,因曾在二戰期間曾爲納粹翻譯,加拿大95歲老人奧伯蘭德爲保國籍上訴20餘年。近日,加拿大聯邦上訴法院再次判其敗訴,並駁回其上訴申請,奧伯蘭德面臨被驅逐出境。加拿大政府認爲,雖沒有奧伯蘭德當時參與屠殺的直接證據,但他曾加入納粹行刑隊,這本身就構成犯罪。

事實上,多年來,國際社會從未停止對納粹戰犯的追蹤,許多未直接殺人的“小人物”,亦被判刑,引發對“有罪”與“無辜”之間界限的思考。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4月26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參觀了二戰納粹集中營,此活動爲紀念集中營解放70週年的一部分。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4月26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參觀了二戰納粹集中營,此活動爲紀念集中營解放70週年的一部分。

上訴20餘載 難逃被驅逐命運

據悉,奧伯蘭德出生於烏克蘭,夫妻二人最初於1954年來到加拿大,在入籍申請時隱瞞了曾爲納粹翻譯的經歷,於1960年成功入籍,並在當地成爲了一名土地開發商。

然而,數十年後,真相敗露。原來,奧伯蘭德曾在二戰期間擔任納粹行刑隊EK 10a的翻譯,雖然他堅稱自己是17歲時“被迫加入”EK 10a,且沒有證據表明他參與了任何暴行,但史料顯示,奧伯蘭德至少爲EK 10a服務了一年半,該組織當年殘暴屠殺了近10萬人。

1995年,加拿大政府決定撤銷其國籍,奧伯蘭德不斷上訴,開始了所謂“國籍保衛戰”。2000年,加拿大聯邦上訴法院判定稱其隱瞞了二戰經歷,一開始就不該獲得國籍。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1月12日,匈牙利布達佩斯,89歲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Erzsebet Brodt拿着家人的照片。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1月12日,匈牙利布達佩斯,89歲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倖存者Erzsebet Brodt拿着家人的照片。

後來,加拿大政府分別在2001年、2007年、2012年和2017年做出撤銷其國籍的決定,奧伯蘭德持續上訴。最終在2019年4月24日,法院決定維持原有裁決,並在隨後駁回了奧伯蘭德的上訴請求。

其24年的上訴之路,隨之宣告終結。

法院判決結束後,法伯稱,加拿大政府下一步就是要將奧伯蘭德驅逐出境,他說,“想想納粹受害者的悲慘經歷,他們可沒活到95歲。”

協助納粹即構成犯罪?

1995年,加拿大政府決定撤銷奧伯蘭德國籍時,曾表示加入過納粹行刑隊本身就構成犯罪,已足夠將他歸入“戰爭罪犯”。

法伯曾表示,“翻譯是納粹死人機器上不可缺少的齒輪。”他們在納粹進行屠殺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幫助。

事實上,多年來,世界各國對二戰納粹分子的追捕從未停息,2013年7月23日,國際人權組織西蒙·維森塔爾中心,發起了一項引人注目的運動:懸賞追查二戰納粹戰犯。

2014年時,奧伯蘭德的名字,就出現在了西蒙·維森塔爾中心的通緝名單上。

該組織表示,“納粹行刑隊EK 10a謀殺嬰兒、兒童、婦女、男子以及所有被納粹定義爲身體或精神軟弱無能的人羣。像奧伯蘭德這樣的‘殺人犯’,必須受到懲罰。”

    資料圖:當地時間7月15日,德國呂內堡,前黨衛軍成員、現年93歲的奧斯卡·格勒寧接受法庭審批。資料圖:當地時間2015年7月15日,德國呂內堡,前黨衛軍成員、現年93歲的奧斯卡·格勒寧接受法庭審批。

追查納粹戰犯 如何區分“有罪”與“無辜”?

近年來,曾在二戰時站在納粹一邊,但據稱未直接參與殺人的“小角色”在德國被判刑,包括監獄看守、會計、廚房幫廚等。

——2011年,前納粹集中營看守德米揚紐克因協助殺人罪,被德國法院判刑5年。而在此之前,在德國只有證據確鑿,能證明被告犯殺人罪纔會被量刑。

——2015年,德國一名自稱“從未殺過人,只提供了幫助的”前納粹分子,時年93歲的老人奧斯卡,被送上法庭並判刑4年。他曾在1942年至1944年作爲德國黨衛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執勤,主要任務是管理囚徒們的錢幣、首飾等有價值物品,被稱爲“奧斯威辛的會計”。

但一名檢察官指出,奧斯卡曾幫忙清理遇害者的行李,掩蓋屠殺痕跡。他清楚這些不能服苦役的在押猶太人的命運——被送到毒氣室殺死。

一名判決納粹戰犯的法官表示,只要參與就有罪,就要受到制裁。因爲由於這些人的參與,希特勒的“死亡機器”才得以運轉。因此無論是從事什麼工作,是否殺害過什麼人,只要在集中營工作過,就可治罪。

德國《明鏡》週刊認爲,奧斯卡案讓人們重新思考“個體在集體罪行中應承擔的責任”。更重要的是,該案引發了廣泛思考:在涉及審判“下級”納粹人員時,究竟該如何在“無辜”和“有罪”之間,劃出界限?

95歲老人將被加拿大驅逐出境 因二戰時爲納粹翻譯


劉雨欣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劉雨欣_NBJS782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