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三國單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誰更實用

美國的

射擊工事是爲充分發揮各種火器的射擊效果和保障射手安全而專門構築的。根據所使用的武器不同,可構築成單人掩體、機槍工事等等;根據武器的射向要求,可構築成直射、側射、斜射、環射、倒射和高射工事,根據抗禦敵火的不同要求,又可構築成露天、半掩蓋和掩蓋式的射擊工事。在野戰中最常用的一種單人掩體,就要算是散兵坑了。有經驗的戰士不等上級下命令就開始破士挖掩蔽身體的散兵坑。

中美俄三國單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誰更實用

蘇軍的

在受敵火威脅較大和情況緊迫的條件下作業,散兵坑通常先挖掘成臥射的,有條件時再逐漸加深、完善,構築成跪射、立射或帶有射擊踏垛的工事。當然,如果條件允許,應一次構築成完備的形式。散兵坑各部尺寸的確定,應以便於射擊和掩蔽身體爲準。立射單人掩體,呈圓形,上口直徑約0.9米,下底喜徑約0,5米,挖深應隨射手身高而異,一般爲1.1米,既不能太淺,也不宜太深。

中美俄三國單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誰更實用

塹壕就是一種沿陣地正面構築的包括射擊、觀察、掩蔽工事的壕溝,專供步兵射擊、觀察、蓢蔽和機動,以便於機動靈活地同敵人戰鬥,減小敵火的殺傷交通壕則是用於保障前後左右機動和使各個工事相互連接起來的壕溝根據戰術用途、地形、土質、作業時間等條件,塹壕、交通壕可構築成跪射、立射和加深的三種斷面。底部寬度在保證通行的條件下,應儘量窄些,一般爲05~07米:口寬在保持壕壁穩固的條件下,也應儘量窄些,一般爲09~1,1米,中美俄三國單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誰更實用

塹壕,交通壕爲什麼總是構築成穹曲形或折線形?這樣做主要是爲了便於組織側射、斜射和交叉火力,減弱核彈爆炸衝擊波的殺傷危害,避免被敵縱射火力沿壕一穿到底,或敵機沿壕掃射,造成多人傷亡,同時也爲了適應地形的自然彎曲、波折,以利於僞裝。其直線長度一般爲15~20米;折角應不小於90°。這樣既便於戰鬥行動,又能減少作業量。壕與壕連接的部位,夾角不應小於60°°,以保證崖壁的穩固;兩個連接部錯開的距離應大於8米,防止敵人一彈破壞兩個連接部。塹壕、交通壕上應有能保障打、藏、生活、機動的設施。中美俄三國單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誰更實用


爲阻止突入陣地之敵沿壕向縱深發展,在塹壕和交通壕上除了要有向壕外射擊的掩體和帶掩蓋的工事以外,在轉彎處還應構築向壕內實施縱向射擊的單人掩體或機槍工事,並安設起落門,以適時閉塞通道,關起門來打狗。在壕內還應構築一定數量的崖孔和掩嫌,在壕壁上應挖出便於人員聯出壕溝的踏腳孔或階梯,並每隔30~40米在壕的轉彎處構築一段加寬式或延長式中美俄三國單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誰更實用

有智謀的指揮官,在敵人狂轟濫炸時,總是指揮部隊儘量廕庇起來,在陣地上只留下少數值班警戒人員。這樣才能以逸待勞,保存住有生力量,爲爾後殲滅敵人創造條件。這在武器殺傷破壞威力日益增大的現代戰爭中,尤爲重要據統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槍彈飛散破片傷害的人員約佔傷害人員總數的92‰。中美俄三國單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誰更實用

英軍的

中型火炮對地面暴露人員殺傷概率爲40%~100%,而對掩壕中的人員殺傷概率僅有1‰,輕型掩蔽部能使人員損傷減少60%。野戰掩蔽工事從小到大適應不同需要。從容積上看,有小到僅能鑽進一兩人的崖孔(貓耳洞),也有大到可容納幾十人休息的掩蔽部;從強度上看,有的只能防子彈和破片,有的被226,8公斤炸彈直接命中也安然無恙中美俄三國單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誰更實用

中美俄三國單兵挖工事藏身教材,看看誰更實用

德軍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