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是圣诞节。耶稣既然是海外番邦的神,在潮汕自然也就把番外的耶稣称为番公,耶稣的圣诞节也称为番公生啦!

潮汕惠来县靖海镇水仙宫供奉的耶稣像应该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吧——耶稣和大禹供奉在一起!水仙宫大殿的牌匾“禹帝圣王”直接指出庙宇供奉的主要神灵是中国家喻户晓“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大禹在当地称为“水仙”,而耶稣被称为“番公”,“番”即是“外国”之意,“公”“老爷”在 潮汕话里是“神仙”的意思,大禹的另一侧供奉的是“港神伯公”,即是海港土地神。

惠来县 古属潮州府管辖,现隶属潮汕地区的揭阳市,靖海镇是中国明朝的一座沿海所城,至今仍保留着三个古城门。水仙宫位于靖海镇内河的出海口。沿海人民供奉治水的大禹,和海港土地神,附近还有海神妈祖庙,这些都不言而喻,但却在同一个庙内供奉耶稣,确实有其独特之处。

潮汕文化源于中国中原文化,而且保留了中原文化原始的部分,这从语言、习俗等方面可考证,潮汕人的思想哲学和伦理道德,很多继承了中国传统儒释道的思想,而且 潮汕人不自觉地用本土的思想去融化、接纳外来的宗教思想, 潮汕人没有放弃原来的文化,也没有被外来的文化取代,而是把完全不同的东西包容融汇到一起,形成了特有的地方特色,这才出现了水仙宫耶稣像与大禹像一起供奉的现象。

这在一神信仰的基督教是绝对不允许的,在中国民间往往也有所忌讳,但偏偏在 潮汕沿海的这么一个小地方出现了。

归根到底,是因为 潮汕人务实,连“拜老爷”也根据实际需要,靠海吃海拜治水大禹和海神。 潮汕先民初到一地,开荒拓野,需要跟野兽做斗争,所以就拜伯公(土地公),土地公的神像还是黑须持剑,威风凛凛,而不像一般的手持拐杖的矮墩墩,白发老人慈祥形象。至于耶稣,在明清传教士来到 潮汕以后也被 潮汕人民接受,甚至有些许本土化,水仙宫的耶稣手上拿的《圣经》上,还写着 潮汕(中国)特色的“合境平安”!

潮汕人拜“老爷生”(神仙的生日)要拜红粿,今天是“番公生”,要拜苹果就拜呗,到底,还是人吃了去。

来源:粤东城市网、行走潮汕、潮州玩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