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一 《古尺考》編後所得七支古尺 正面(刻度面)

十松山房藏

1、無款木質古尺 長:20.8cm

2、“夏”字銘青銅古尺 長:19.6cm

3、“吳”字銘青銅古尺 長:22.1cm

4、“嘉平元年”銘青銅古尺 長:22.3cm

5、“本初”銘青銅古尺 長:24cm

6、“建昭二年”銘青銅古尺 長:23cm

7、“正始”銘青銅古尺 長:22.1cm

▲圖片二 《古尺考》編後所得七支古尺 背面(銘文面)

《古尺考》成書是有些奇異的。當時從香港摩羅街古玩店收得第一支漢代建初玉尺之後,因困惑於何以與《金索》等古籍所載“建初尺”尺制不一樣,遂發心要弄明此事,開始收羅古尺。沒曾料想,很快在一年多時間內就大致收羅齊全。從神農半坡氏象牙尺、虞夏銘青銅尺,到商父癸銘青銅尺、周武王銘青銅尺等一系列罕世未聞之古尺悉數獲得,下限至宋代,一共收得64支古尺,大多有年款銘文(青銅居多),而中華古代尺制已能大體詳明。故於2008年著成《古尺考》一書(筆者手稿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但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是,此後十年時間,至今再未能有更多斬獲,僅獲得七支古尺。(見上圖,圖片一、二)

先說第四支(圖片左下方編號4)。“嘉平”是漢昭武帝劉聰年號,尺長22.3cm。但曹魏齊王曹芳也有這年號,共計6年,是曹魏政權的第六個年號。十六國時期南涼景王禿髪傉檀也有這年號。所以,雖然這支古尺有年款銘文,尚不能確定是何朝之物。

另一支爲“本初”銘青銅尺(圖片編號5),長24cm。“本初”爲漢質帝的年號。因未標明何年所制,故當視作漢質帝本初元年之尺。

第三支爲“建昭二年”銘青銅尺(圖片編號6),長23cm。“建昭”是西漢元帝劉奭(shì)的第3個年號,共使用5年。

第四支“正始”銘青銅尺(圖片編號7),長22.1cm。“正始”也是曹魏齊王曹芳的年號,是其第一個年號,用了約十年。照理,古人改元建元,易服色,改制度,應該在尺制上要有所調整改變,以應新朝新景,煥然氣象。故其尺制應該有所不同,只是到第六次改元將尺制重新調回到原來之尺度,從五行輪替上講,即應該如此,五行循復也。如果從這個道理上推論,或可以論說“嘉平元年”古尺即爲曹魏齊王曹芳之尺。

但總的來說,漢人並未能詳明古代尺制五行合德法。只是漢儒刻意收羅前朝古物,加以推詳研究。或因某朝獲得某支古尺而驟然變更尺制,即如建初尺,當時漢章帝朝因重修冷道舜祠而得玉律①。因玉律而改尺制,但這畢竟有些莫名其妙,也是漢儒之無奈。

故漢尺因改元變動較頻繁,多數朝代是以23cm左右者居多,此即因戰國尺制23.1cm,在漢宣帝之後漢宮已有收藏。漢人以爲是周尺,因漢儒崇周制故,即以23.1cm爲制度。其實,23.1cm十寸制尺即爲東周戰國時期天下行火運之尺耳。

至王莽篡漢,照理應在制度上要有所變更。但王莽尤其崇周之甚,故王莽始建國朝尺制猶沿襲此23.1cm東周戰國之制(見《古尺考》一書)。也是無可奈何。

而漢宣帝之前,漢朝未得東周戰國之制,尺制各有所不同。東漢從建初改制以後,尺制變動亦甚劇。

(另參見《古尺考》附錄),

▲圖片三 六支帶銘文古青銅尺及一支無款漆木尺對應尺寸標示

其中有一支是“吳”字銘青銅尺(見圖片一、二,編號3)。但細究文法義理,則知吳國此時已經佔領江左邗揚地區。此尺同杭州老餘南湖出土“工吳劍”(官方名“餘祭劍”)銘文一樣,“吳”字右上從“口”字,“口”字通“高”字,即江左邗揚一帶原爲徐夷所居息處。而書史之言徐夷者,實即高陽氏伯益之後裔也。銘文左從“大”字,以吳國本爲周人大宗分出者也,今左控江揚徐淮邗邑一帶也。(工吳劍論文見十松山房公衆號《名劍釋説》)

尺制22.1cm即春秋之際尺制。五行合德尚未確定,再後則變爲23.1cm,天下即行火運矣。

▲釋文一

本篇重點闡述其中最主要的一支,“夏”字銘青銅古尺(圖片一、二,編號2)。

從銘文字體見(下圖,圖片四),類於東、西周金文,故大致判斷應該屬於西周至春秋時代的。

目前研究青銅器銘文,大致有鋳銘和鏨刻銘二種。一般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以鋳銘居多,戰國開始逐漸鏨刻銘增多,至戰國晚期、漢代青銅器銘文則一般都是鏨刻者居多,即與當時刀具硬度提高,跟鋼鐵冶煉技術有關。有了高硬度的刀具,自然就容易鏨刻銘文。

這支“夏”字銘青銅古尺的銘文屬於鋳造的。即在範鋳成型外範內模時將銘文做上去的,工序自然要複雜許多。故後來刀具硬度提高後,人們自然選擇用鏨刻銘文這種方式。所以,從鋳造銘文這點,也大致可以支持這種斷代。

▲圖片四 “夏”字銘青銅古尺局部

另外,就是按照尺制長短來研究如何斷代。

王者號令天下,大概即《尚書 虞書》所謂“同律度量衡”,天下之人都要遵循王者所制度尺制的。這在現實中,尤其涉及布帛等交易或工業製品標準件時不至於產生差錯和紛爭。故每改朝換代後,尺制隨之變化。反過來,從尺制上也可倒推是屬於何朝的。

【《古尺考》對應五行寸製表】

木虞夏銅尺寸制2.0cm火東周-戰國寸制2.31cm土

晚周赧王寸制2.51cm金

龍山文化-少昊系骨尺寸制1.78cm水晚商“周”字款銅尺寸制1.58cm

注:清代官尺長32cm,古水運尺之倍,本乎水運寸制。

若此尺長19.6cm,大致即爲木運尺制。

《古尺考》中載有一支“虞夏青銅尺”(見下圖,圖片五),尺長20.0cm,當時從銘文研究,但知屬於“虞夏”之尺,《古尺考》將此尺歸在夏朝,今見其實即屬不妥。

▲圖片五 《古尺考》“虞夏青銅尺”

《古尺考》另有一支“宋穆公青銅尺”(見下圖,圖片六),有明確年款紀爲東周宋穆公之尺,而尺製爲20cm。若此三支尺,尺制大致相同,銘文風格形制亦大體相同,故此三支尺皆應視作東周之尺。

平王東遷之後,周人都於洛邑,而天下從此改運,尺制亦隨之發生了變更,重新變爲木運尺制。再後來則進入戰國時期,按照五行相生原理,即變爲火運23.1cm尺制。

若宋國即爲武王克商之後封殷微子所在之地。而《古尺考》“虞夏青銅尺”當即爲虞夏族所制尺制,古人稱“有虞”或“有夏”,或有時亦稱“虞夏”者,其實即言有虞與有夏存在非常密切的親緣關係。一者爲黃帝族與古伏羲族通婚後變出之姓氏;一者爲黃帝族與神農氏通婚後變出之姓氏。而平王東遷之初,此虞、夏二舊家宗族猶存續在也。

▲圖片六 《古尺考》“宋穆公青銅尺”

一般按照書史記載,武王克商之後所封夏人之國爲杞國。但“杞”應該是指地名,古代應有杞國原著民居此地。只是武王克商之後,將夏人從原來所居息之地遷徙至此處,即如將介根古國原來清陽少昊氏奉黃帝廟祀者被迫遷徙至莒國一樣,一般都是出於某種戰略需要,要從廟祀系統上去弱化各舊家宗族(儒家弱民術之一種),或爲了佔據要津關卡之故。故書史言周武王封夏人於杞國,亦應如此之看。

從這種史料信息還可看出,至少在商朝,夏禹後裔廟祀系統還是很完善的。古人言“奪人之國,不絕人之祀”,然《春秋》載“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左傳》則記絶祀者有九十餘國。有些被斬宗絕祀者本來即撮爾小國倒也罷了,而炎帝、黃帝本廟宗祀,夏、商族宗祀系統皆爲重要華夏族宗廟承祀系統,一旦被斬宗絕祀後,即異常令人痛惜。按照書史記載,黃帝宗祀系統是在春秋時告斷絕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春秋戰國之際天下兼併侵吞日盛。

黃帝宗祀系統先是從介根故國被強遷出至莒國(今山東日照莒縣地區),莒國被楚滅祀後,大部被齊國侵吞。大概黃帝廟祀即於此時被斬絕的。

祖廟宗祀是要有直系子孫承嗣者來完成的,這不僅僅指要有完善的祭祀供奉體系,還涉及宗譜、禮樂等許多方面。故各分宗族出者每年或不定期要來朝宗覲省祖廟,目的一方面是要拜祭先人祖宗靈位,另一方面還涉及接續或更新譜系檔案等文史之事。其實,廟祀系統即相當於一個宗族羣體的檔案系統存在。而這種系統一旦被破壞後,即很難再另行恢復。

祖廟宗祀有一個重要禮法,即《禮記》所言“有百世不遷之廟”②,即如介根古國本爲黃帝宗廟所在地。這種宗祀系統內容頗富,如果遷徙變更位置則一定會有所損壞其禮樂之器或檔案系統。

筆者曾經手過一件青銅錯金銘小件物品,就錯一個“杞”字,應該即杞國文物。青銅錯金一般出現在春秋至戰國時期,尤其以戰國時期較爲常見。銘文錯金“杞”字,當然即指成語“杞人憂天”杞國之器。杞國當時作爲夏朝後裔主要集聚地,在春秋戰國期間文化影響力還是頗大的,故各種關於杞國的歷史典故一直傳說至今。

孔子熱衷三代禮樂,但夏禮其實孔子亦知之甚少。孔子嘗曰“杞不足徵”,即指杞國關於夏禮的文獻不很充足③。而這段《論語》之言還說明二點:一者,當時即便是夏人後裔所集聚之地杞國也已不存在夏禮,甚至連這方面文獻也無多見了;二者,杞國之地本非夏人祖廟所在地,因從他處遷徙流放至此,在遷徙奔波顛沛之中禮樂之器自然遭散宕亡軼。

從杞國之“杞”字見,右從“己”字,本應爲清陽少昊己姓之封國。而武王克商之後,這種大規模的遷徙流放舊家宗族,對各個舊家宗族的廟祀系統破壞極大。故中國目前百姓宗族譜系之混亂,很大原因即因周初這種強制性遷徙所造成的。

背井離鄉之慘痛,勿忘在莒之悲歌,哀鴻遍野,不忍卒聞哉。

▲圖片七 “首”字各種字體 來源:網絡

從左到右,分別是甲骨文、金文、小篆,以及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今十松山房整理出此“夏”字銘青銅尺,雖然尚不能從中讀出夏朝孓裔如何宗祀祖廟的。但從文字解讀,卻可證知夏朝原來即黃帝高陽系後人與來自南方(印度河谷地區以及兩河流域)的神農氏部落通婚後所新生出者。

印度河谷地區,雖然比埃及或歐洲來中國距離要縮短許多,但畢竟是要遠涉重洋航海而來,故先期到達中國沿海地區的一般都是男性神農氏族人。男性神農氏族人在東南沿海逐級降下,故從斯里蘭卡轉過南越後,進入中國海域,最先到達廣西合浦地區,然後到達廣東、福建一帶。大約神農氏王中國之時是要佔據浙江一帶,包括寧波、餘姚河姆渡一帶,再降下則佔領杭州灣,即浙江良渚琅琊一帶。此時神農氏王業中心其實已基本轉移到東土中國,故黃帝高陽氏後裔所迎娶的神農氏女性其實即爲浙江一帶神農氏父系取原著民部落女性所生出者。

自然地理版圖結界故,此部因長江天塹故,原來和江北通婚不便。故一旦有來自中原北方貴族與江南神農氏古部落女性通婚,即蛻變出一個新的族羣:夏族。

而“夏”字銘古尺文字解讀,即能知曉這種氏族間通婚,祖脈來源,等等。另外一箇中文“首”字亦與此有關,詳見下圖(釋文二),

▲釋文二

從“夏”字銘古尺正面見(圖片一,編號2),其以雙股絞絲圖案作爲寸製表示法。雙股絞絲紋其實即伏羲女媧蛇形雙身像之簡化。黃帝族爲女媧之後,神農氏父系即爲伏羲氏,伏羲女媧合婚所生出者即爲神農氏。而黃帝所代表的是女媧氏,父系母系都屬於女媧氏(不同族),即女媧氏血統更純粹者也。

另外,這種絞絲圖案,其實即古文“絲”字之原,故大禹得名爲“禹”,“禹”字字原即從“蟲”字、“厶”字(“絲”字之字原),及“九”字,三字合文而爲“禹”字也。實即因夏禹母系從神農氏有莘族,故此變爲“姒”姓也。而古文“厶”或“絲”,或“系”字字原重復連續畫之,即爲此“夏”字銘古尺正面絞絲圖案也。(另見十松山房公衆號《文明論》第三十七篇《梅花易數》)

故“夏”字銘青銅古尺正面這種圖案表示法,其實表明了該系血統和祖脈原來。

▲圖片八 新疆地區出土漢代伏羲女媧帛畫

自從解放後國家進行所謂“夏商周斷代工程”,因各地考古發現並未得見明確有夏朝文字或文物故,故後來許多好事者即捕風捉影,虛誕揣測夏朝並不存在於中國,而是遠在古埃及的一個朝代等等,各種荒謬無稽之談紛紛出籠。而普通讀者被忽悠得雲裏霧裏似,茫然無所適從,歷史虛無主義一時間即甚囂塵上。

而今十松補苴《古尺考》遺篇,拈出此“夏”字銘古青銅尺,真相即已昭然若揭,彼等抓空捕影鼓譟之徒可以歇去哉!

▲圖片九 《書經》所載大禹治水【導河圖】 來源:網絡

夏朝是中華文明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朝代,不僅僅指有大禹治水這樣史詩篇章傳誦至今,更主要是夏朝爲三代之先,在中華歷史上是一個承前啓後,最具有深遠政治變革意義的朝代。而研究探討夏朝文明,即更能將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民族,在文明或文化意義上更好地融通解會。

三皇五帝,至三代以來,如果從宗廟祭祀體系上見,唯有夏祀至今猶在紹興會稽禹陵保留着。所以,今日中國稱“華夏民族”,而未道及商周,其中當然原因很多,包括沿用至今的歷法即爲夏曆(或稱“夏正”,與顓頊歷、黃帝歷、殷歷、周曆、魯歷合稱古六歷。),更重要的原因即爲有禹祀在,綿延數千年,存續至今。

有些今人各地搞所謂三皇五帝之祭祀,其實並不能代表三皇五帝廟祀系統還在,即便建築了規模宏大的陵園,或如黃帝橋山陵,或如伏羲天水廟等古蹟猶存,亦只能表示古蹟遺存猶在。主要指《禮經》廟祀系統要一直有承繼者,香火從不曾中斷的,是要有直系後世承嗣子孫守廟者在的。

按照宗法制規定,子孫後人如果不是直系承嗣之族,其他分宗出者,在若干代以後即不可以行祭祀祖廟之禮的,要與主廟直系斷絕親屬裙帶關係④。而夏祀之在,即爲紹興禹陵自古到今一直都有大禹姒姓後人守廟之族在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