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到靈寶攪飯尤爲驚訝!金燦燦的猶如果凍一般,若是再加上辣椒油或是香蔥蒜汁定是人間美味。

攪飯在靈寶一帶久負盛名,稱之爲“金攪飯”因其色澤金黃而鮮亮故而得名。金攪飯”需採用靈寶當地特產優質玉米磨成的玉米麪粉。鮮黃純正,清香綿長這是做金攪飯的絕佳原料。

攪飯的做法很簡單。先用一些玉谷面在碗內用涼水攪勻,等鍋裏水開後倒入鍋內攪動,要稠。然後一手用勺攪動,一手將乾的玉谷面慢慢捻動,撒入鍋內,感覺夠稠了,就可以了。然後繼續不停用大勺子或擀丈攪動,像做紅薯面涼粉一樣。攪一二十分鐘後蓋上鍋蓋,關上爐火,捂一會兒就行了。因爲在操作過程要不停攪動而得名“攪飯”在靈寶西半縣,人們給攪飯叫饃糊(方言音名)

關於靈寶攪飯的由來大概是醬紫滴。相傳清道光年間,靈寶朱陽大山中有戶貧苦農戶,家徒四壁,雖有薄田幾畝,卻整日以玉米粥,紅薯飯度日。甚是可憐。有天清早農夫妻子又做了玉米粥,他兒子看後嚷嚷着說道太難喫,於是飯也沒喫,便去讀書了。大清早被兒子一鬧,兩口子也沒了胃口。中午下地回來,見稠稠的半鍋玉米粥都凝固成團了,捨不得倒掉。這時他妻子見竈臺邊上有一碟韭菜辣子油。於是靈機一動,便在加熱玉米粥的過程中,又順手放了些玉米麪進去,用筷子攪勻做熟,澆上韭菜辣子油,頓覺鮮香可口,還特能充飢。下午兒子回家一嘗,也很喜歡。兒子長大後在縣城經商發家,將父母接來同住,他們懷念以前的苦日子,時常做來品嚐。由於契合底層人民飲食特點,且熬製過程中要不斷用筷子攪,於是“攪飯便因此傳開。

大家有喜歡靈寶攪飯的不妨自己可以嘗試着做做,關於做法,小豫這裏就不在做介紹了,各大網站都有教材!

<hr/>圖片來源見水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