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落后,扳回来3球。看似大开大合的比赛,依然以中国U23男足的失利而告终,中国队继上届仁川亚运会小组赛便告出局后虽然闪光了一把,但雅加达亚运会男足淘汰赛首轮便被淘汰的结果还是令人汗颜!

中国男足在亚运会历史上还是闪耀过的。1974年首次参加亚运会,取得第十名。1978年便获得了季军。随后三届亚运会都打到八强战。1994年和1998年,中国队不仅连续两届打进四强,而且分别取得亚军和季军,达到了历史的顶端。此后两届,中国队都止步八强,但两届亚运会小组赛均三战全胜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0年,止步十六强。2014年,中国队仅仅1:0战胜了巴基斯坦,被朝鲜3:0痛击,还0:2负于泰国。这是中国队继1974年首次参加亚运会后再次小组出局。

那么本届呢?小组赛三战全胜的确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有人说,东帝汶、叙利亚和阿联酋实力不行,中国队在小组赛的表现不足以说明问题。真是这样吗?除了东帝汶实力确实不行之外,叙利亚和阿联酋可都闯入了八强,你能说他们实力不行?

反倒是在小组赛最后一轮沙特示弱对手,给人带来了实力一般的印象,中国队主帅马达洛尼赛前也研究了沙特队的小组赛,得出的结论是可以克敌制胜,因此充满信心,中国队员们同样如此。只是,在小组赛阶段以脚下短传为主要打法的沙特队突然改换打法,针对中国队打出了长传,而在小组赛阶段表现并不那么抢眼的中锋卡马拉更是上演帽子戏法,其快速突破的能力令中国队后防线千疮百孔,中场组织形同虚设。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在针对性备战上做得严重不足;另一方面说明,我们是U23,人家是U21,这种差距非常明显。

说到U23男足,就不得不提U23政策。毫无疑问,U23政策的设置就是为了给奥运会甚至世界杯适龄球员增加上场机会,目的性非常明确,也确实增加了一部分球员的上场机会,他们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此次男足队员中大多数都在中超联赛中有稳定的出场率,且其中的黄紫昌、韦世豪、姚均晟等人都有不错的表现。

但是代价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另一部分球员被牺牲掉了,联赛的观赏性和品牌美誉度降低了,这从中超海外转播覆盖国家和地区数量减少就能看出。究竟U23政策能否达到设计者的目的,目前还很难看出。但是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其内在发展规律,总想着弯道超车是不行的,或许将会带来倒退的后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