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娃經輔導能成“社交萬人迷”?萬元“情商班”引熱議
平安沙坪壩  來源:澎湃新聞 問政

孩子內向、愛發脾氣

報個情商課

就能統統解決?

近日“情商班”火爆家長圈,有輔導班聲稱:3歲就能讓孩子能成爲“社交萬人迷”,果真如此?

1

輔導班:9個月大的寶寶就能上

5月11日上午10點半左右,在江蘇南京中山東路的一家情商教育機構,20多位家長坐在休息區等候孩子下課。其間,還不斷有家長帶着孩子來上課。

記者看到,一位爺爺帶着3歲多的孫子來上課。小孫子剛出電梯,就不願意往教室去,直說,“上課不好玩,害怕”。這位爺爺告訴記者,孫子還沒上幼兒園,爸爸媽媽希望報個情商課先鍛鍊鍛鍊膽量。不過他也坦言,“這哪兒是學習,就是來玩兒的。” 在與爺爺僵持了10多分鐘後,小孫子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人生第一課”。

3歲就能上情商課?這裏一位培訓老師告訴記者,課程面向的是 3-12歲的兒童,根據不同年齡段的能力,他們設置了最適合的課程。比如,3-6歲主要是比較簡單、易懂的內容,7-12歲的課程內容則需要記憶、理解的內容比較多。她強調,“由於理解能力弱,3歲以下還很難理解和應用上課所講的內容。”

而在大行宮附近的一家情商教育機構,記者注意到,這裏的課程設置覆蓋了9個月到15歲的兒童。工作人員稱,僅一個分校,選擇0-3歲課程的就有五六個營,一個營是一個班,每個班3-6個人。

2

課程費用:一年至少萬元出頭

記者在探訪中瞭解到,多家情商教育機構針對不同年齡段推出了相應的收費套餐。比如,0-3歲一年的情商課收費在萬元出頭,3-6歲年齡段的則要近2萬元,兩年課程則要3.6萬元。平均下來,一個課時在100-200元之間,比普通的課外輔導、藝術類培訓價格還要高。

3

上課內容有啥?

包含情緒認知、社交能力等

那麼情商課上究竟有哪些內容?記者注意到,多家情商教育機構的宣傳資料都提到,情商是相對智商提出的概念,情商高低主要取決於後天培養,主要是指人在同理心、情緒管理、自信心、社會交往、挫折抵抗等方面的能力。

在這家培訓機構向家長展示的一份宣傳資料上,記者看到,0-3歲主要上的是親子課程,以體驗式遊戲爲主,有包括 “社交萬人迷”在內的一系列課程,涉及情緒認知、建立安全感等內容。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些課程在保護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較強的自信,包括和父母安然分離、願意與他人分享等。“一些安全感建立得比較好的孩子,一段時間的情商課後就能獨立上課,這說明適應能力在提高,也爲孩子以後進入幼兒園做鋪墊。”

4

老師水平咋樣?

暫時還沒有標準

記者瞭解到,作爲新興事物,情商課教師的師資能力暫時沒有來自管理部門的“硬槓槓”。對此,多家情商教育機構表示,招聘的老師均需具備教育或心理相關的資質證書。上崗前內部還會有嚴格的培訓,涉及專業課程、應對家長、銷售等能力培訓。

5

到底有沒有用?

兩年前,南京市民李女士就給剛8歲的女兒報了一個情商班。談及最初報班的原因,李女士坦言,最開始覺得孩子性格稍稍偏內向,希望情商課能幫助孩子更善於表達自我、表現自己。但是兩年下來,李女士發現,女兒並沒有明顯的改變。

在孩子培訓的過程中,李女士注意到,培訓機構師資存在不穩定性。她和一些家長髮現,孩子正式去上課時,才發現實際授課和試聽老師不是同一個。“從知識儲備、專業素質、授課能力等來說,實際授課的老師都達不到我們的期待。” 李女士說,很多家長對此都有意見,直到最近才換了一位看起來更爲專業的老師。

不過,也有家長表示,上了情商課後,孩子變化挺大。上二年級的小雨(化名)外婆告訴記者,“以前孩子不太愛說話,有些內向,現在活潑開朗了不少,還交了不少朋友。”

6

專家觀點

最好的情商教育就在家庭

生活裏就有情商課

到底什麼是情商?一些情商教育機構給出的闡釋正確嗎?

記者採訪了南京師範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飛。在他看來,情商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科學概念。殷飛告訴記者,大家在生活中所說的情商主要指懂得體察和理解別人的情緒、能正確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和正常的情緒表達。比如,如果有情緒,在表達時能做到既不傷害自己,又不傷害別人,用類似寫日記、看電影、跑步等恰當的方式將情緒宣泄出來。

兒童有必要上情商課呢?

殷飛明確表示:“所有情商課包含的內容,我們生活場景中都已經具備。”他解釋說,孩子有情緒、發脾氣都是某個成長階段的表現,這些都需要在孩子成長髮展的過程中解決,不需要上特定的課程。“比如培養孩子的耐挫能力,只需讓孩子在生活中接受正常的磨鍊。家長不能有意識地掩蓋錯誤、幫助孩子承擔,而應該允許孩子在一定的消極情緒中不斷調整自己,在面對和解決困難中成長。”

“最好的情商教育在家庭。” 殷飛告訴記者,孩子處在正常的家庭裏,家庭的氛圍和父母的情緒是正常的,那麼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學會體察別人情緒、管理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他表示,情商很重要,但真正需要培訓的孩子不多,只有部分特殊的孩子,比如確實有情緒障礙的,才需要專業醫生指導。

對於部分家長擔心孩子沒自信和內向問題,殷飛表示:“孩子性格有內向、有外向,家長要接納孩子個性。同時,也要讓每一個孩子認識、瞭解自己的個性,並引導孩子按照個性特色正常發展,不能強讓孩子從內向變成外向,這本就不是孩子的問題。”

來源:現代快報   @新華網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