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一小區出現不明刺鼻氣味,多部門連夜排查,污染源還沒找到

5月15日,家住長沙萬博彙小區二期的多名住戶聞到了刺鼻性異味,味道集中在10棟、8棟的多個區域。事發後,消防、燃氣公司、街道等多個部門負責人趕到現場進行勘察。

有居民提出,會不會是天然氣發生泄漏?這個猜測在燃氣公司與第三方機構的空氣檢測後排除了。根據視頻調查顯示,這一切的根源可能是一個被居民丟棄且沒有處理好的生活垃圾。

截至發稿前,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5月16日,瀟湘晨報記者來到小區涉事樓棟進行現場走訪。

長沙一小區出現不明刺鼻氣味,多部門連夜排查,污染源還沒找到

居民:15日開始小區現“不明刺激性氣體”,擔心是燃氣泄漏

“我聞到氣味是5月15日凌晨2點左右。”家住萬博彙小區10棟的居民張先生介紹,當時自己聞到了一股“臭味”:“我趕緊將家裏所有窗戶打開通風。出門之後,發現電梯和小區過道里面全是這個味道。”

同時,在地下車庫停車的業主也聞到了同樣的氣味。5月16日,瀟湘晨報記者乘坐10棟電梯進入地下停車場,電梯內的氣味較輕,而地下車庫已設置了鼓風機散味,並張貼了禁止明火的告示,雖然氣味淡了不少,但仍然能聞到一股異樣氣味。不少小區居民表示,這種是一種刺鼻的,帶有些許“發黴”的氣味。“類似於液化氣泄露的味道。”主要出沒在小區8棟、10棟的樓道、電梯間、地下車庫等地。

而已經有聞到它的業主出現了“喉嚨痛、頭暈”的狀況。更令一些家長們擔心的是,砂子塘小學萬博彙校區離涉事樓棟僅有三四百米的直線距離,如果真的是燃氣泄漏,將會影響到學校孩子的安全。

5月15日下午,小區業主陸續收到了燃氣供應商新奧燃氣發來的短信,稱“5月15日萬博彙小區發現不明刺激性氣體,且不知其屬性”。爲了保障居民安全和燃氣管道安全,在5月15日至16日對小區停氣處理。

“氣味查不出來源頭,我們也不敢在小區裏面住。”一些無法洗澡做飯的居民15日晚住了出去。雨花區公安、應急、砂子塘街道等部門工作人員也在小區過夜,排查氣體來源。同時,還有消防車停在小區旁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燃氣公司:排除天然氣泄漏嫌疑

5月16日上午,長沙新奧燃氣有限公司城南分公司出具了一份天然氣泄漏排查的情況說明。

說明中稱,5月15日早上6點50分左右,公司接到用戶電話稱萬博彙二期8棟與10棟樓梯間、電梯間、地下車庫有很重的燃氣味,接警後修人員於7點15分到達現場,由於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爲甲烷,工作人員通過甲烷濃度檢測儀對樓棟及車庫進行檢測。

經工作人員與物業人員溝通後對小區進行停氣,檢測無甲烷濃度,但現場仍有很濃的臭味。現場判斷無天然氣泄漏,臭味氣體不明。下午再次配合物業對8棟用戶進行逐一上門排查檢測,通過使用甲烷檢測儀未檢測到甲烷濃度。

晚上7點20分、10點20分工作人員使用甲烷濃度檢測儀對地下車庫內有很重臭味的區域多次進行甲烷濃度檢測,檢測結果甲烷濃度爲零。

5月15日上午8時許,公司對小區停止了天然氣供應,由於在不同的時間段通過不同臺次甲烷濃度檢測儀對存在臭味現場進行了多次檢測,均無甲烷濃度,現場臭味持續存在且與公司在天然氣內加入的加臭劑味道不符,所以排除了天然氣泄漏的可能。

5月16日上午11時許,天然氣已經恢復了供應。

長沙一小區出現不明刺鼻氣味,多部門連夜排查,污染源還沒找到長沙一小區出現不明刺鼻氣味,多部門連夜排查,污染源還沒找到

檢測:幾種物質含量均未超標

雨花區環境保護局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小區的不明氣體進行了空氣常量值檢測。5月15日,不明氣體被採樣。

在湖南華科環境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上顯示,長沙萬博彙10棟地下車庫的氣體中非甲烷總烴檢測結果爲0.56mg/m³,低於標準限值2.0mg/m³(參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苯、甲苯、二甲苯和硫化氫的含量均未超過相關標準的限值。

推測:疑似因居民丟棄灌裝液化氣殘留液

雨花區應急管理局局長劉歸介紹,15日接到消息後,街道向區應急部門進行了報告。雨花區應急管理局和街道一起聯繫上消防、燃氣、環保等部門到現場進行查看。但是在現場,大家始終沒有找到污染源。

於是“通過的檢測,最後可以確定的是它並非是易燃易爆的氣體。雖說很刺鼻,但是對人體沒有重大危害。”15日晚,相關部門已連夜進行了清洗通風。“目前來說,現場的隱患已經全部排除,居民可以正常生產生活。”

接下來,公安部門將會對一整棟的400多戶人家進行挨家挨戶走訪,力爭找到最初的“污染源”。

瀟湘晨報記者駱一歌 實習生蔣一銳 視覺/記者楊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