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的印象中,這應該是浙江首起銀行關門的事件,哪怕放在全國也是少之又少。”某上市銀行高管魏星(化名)和《華夏時報》記者聊起浙江龍游義商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龍游義商村鎮銀行”)解散清算事件時,如是說。

華夏時報記者徐超 衢州報道

2018年1月18日,浙江衢州當地的黨報《衢州日報》刊登了一則龍游義商村鎮銀行解散清算的公告。龍游義商村鎮銀行是由義烏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義烏農商行”)2010年發起成立,其中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入股,擁有較爲雄厚的資金規模,但爲何僅僅7年時間就要走到“散夥”的地步?

之後事件的走向頗爲詭異:先是公告的報紙電子版被撤,《衢州日報》聲明內容爲錯登。緊接着當地轉發相關信息的金融機構人員和金融機構遭到監管部門的處罰,同時監管部門也表示信息刊登錯誤。

而《華夏時報》記者從可靠信源獲悉的龍游義商村鎮銀行“關門”事件的初步內幕則是,因銀行管理不善效益不佳,中小股東要求更換大股東和管理人而得不到回應後,試圖採用解散清算的“逼宮”方式,找到新的接盤者。

浙江首現銀行“關門”?

2018年1月18日刊登在《衢州日報》07版“時事綜合”右下角的一則公告,在當地金融界炸開了鍋。

公告全文內容爲:浙江龍游義商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大)會於2017年12月27日決議解散公司,並於同日成立了公司清算組。請公司債權人於本公告發布之日起45日內向本公司清算組申報債權。公告落款爲“浙江龍游義商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組”。

某上市銀行運營部老總向《華夏時報》記者解釋,從業內來理解,這個“解散清算”就是“關門”的意思。該老總表示,在其記憶中,國內銀行關門清算的案例少之又少,唯一見諸於報端的就是1998年海南發展銀行因鬧“錢荒”、出現支付危機而被央行公告關閉;此外還有一家是原汕頭市商業銀行,因經驗管理不善而停業整頓長達10年之久,後重組爲廣東華興銀行,並於2011年9月8日正式開業。“龍游義商村鎮銀行解散清算,應該是浙江首家關門的銀行。”

但事件很快出現反轉。1月19日,《衢州日報》公告聲明,“浙江龍游義商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於2018年1月18日發佈的公司解散清算公告,因工作失誤,該公告內容不實,依法無效。”同時1月18日的公告內容電子版被撤。之後當地又出現了處罰通告,因有其他金融機構的人員轉發了不實消息,造成不良影響,金融機構被監管部門約談,轉發人員也受到警告處分。

當地金融辦人士也表示,龍游義商村鎮銀行沒有解散清算,是消息發錯了。之後便不再回應。

義烏資本發起設立

龍游義商村鎮銀行沒有自己的網站,相關信息較爲零散。從工商信息可見,龍游義商村鎮銀行由多家義烏和龍游當地的資本參與成立,包括浙江尼爾邁特針織製衣公司、浙江恆達新材料、真愛集團、金繡集團等。其中還有多家上市公司入股,包括凱恩股份的子公司凱豐新材料、華統股份的控股方華統集團等。

2011年5月26日,凱恩股份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凱豐紙業於2010年4月1日以自有資金1280萬元投資浙江龍游義商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佔其總股本的8%。”通過凱恩股份的信息披露,龍游義商村鎮銀行的背景得以展現,其是由浙江義烏農村合作銀行(義烏農商行前身)作爲主發起人,其他17家企業爲發起人,共同發起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6億元,全體出資人於2010年4月2日前以現金方式一次性繳清。《衢州日報》報道稱,龍游義商村鎮銀行是服務於龍游經濟的地方性商業銀行,曾是衢州首家開業的村鎮銀行。龍游義商村鎮銀行於2010年9月8日試營業,2010年當年實現淨利潤-531萬元。

2011年《衢州日報》報道,截至當年8月底,龍游義商村鎮銀行開業1年的存貸款總量超10億元。2014年11月,龍游新聞網曾報道,“龍游義商村鎮銀行正式推出網上銀行系統,這是該行自與全省農信聯社通存通兌之後拓展金融服務渠道,提高金融業務市場競爭力的又一重要舉措。”

此外,龍游義商村鎮銀行也經歷多次股權變更。

2016年12月,衢州銀監局發文,同意義烏市薏仙蔻化妝品有限公司全額受讓浙江杜山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銀行1280萬股股份,同意義烏市薏仙蔻化妝品有限公司全額受讓義烏市華大壓鑄有限公司持有的銀行230萬股股份,受讓後持股比例爲9.4375%。(衢銀監復〔2016〕82號)

2017年9月15日,華統集團和義烏市薏仙寇化妝品有限公司受讓銀行股份一事被銀監局否掉,因爲“本次轉讓後關聯方華統集團有限公司、義烏市薏仙寇化妝品有限公司共持有我行股份2790萬股、股比17.438%”。上述情況與《中國銀監會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第二十九條“單個自然人、非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及其關聯方投資入股比例不得超過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10%”要求不符。

中小股東逼宮發起人?

從相關報道以及上市公司入股、銀行股權轉讓變更等信息來看,龍游義商村鎮銀行並沒有特別引人注目的地方。爲何要“關門”呢?監管部門稱只是“刊登錯誤”是否站得住腳?《華夏時報》記者特意向《衢州日報》方面瞭解,對於企業解散清算的公告刊登,有着嚴格的流程,需要提供營業執照、公章、經辦人的身份證等審覈的信息,刊登內容由刊登者提供,經和報社確認後,需要再蓋公章確認。

記者從可靠渠道的知情人士處瞭解到,刊登解散清算公告一事屬實,原因是龍游義商村鎮銀行開業至今業績不佳,中小股東要求更換行長和董事長,但作爲大股東的義烏農商行不同意,中小股東只能採用破產清算的方式進行逼宮,試圖找到新的大股東接盤,並更換行長和董事長。對於該事件更多的細節,知情人士沒有再透露更多。

義烏農商行方面則回應稱,原本是刊登一個減資公告,結果卻搞了這麼大一個烏龍。報紙公告上登出的聯繫人樓珍錢,是龍游義商村鎮銀行法定代表人,記者瞭解到其原是義烏農商行人員,退休後被派往龍游義商村鎮銀行。記者反覆撥打公告上留下的電話,均無人接聽。

衢州金融辦陳主任沒有稱是刊登錯誤,其向記者表示,具體情況不清楚,只瞭解到龍游義商村鎮銀行的股權已經轉讓掉。至於是否更換了大股東,陳主任沒有正面回應,只表示問題“已經化解。”

龍游義商村鎮銀行的矛盾是否就此已經化解?浙江首起銀行“關門”風波背後還有哪些細節?記者將會繼續關注。

責任編輯:孟俊蓮主編:冉學東

責任編輯:龍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