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合称“唐代三大诗人”。他的诗题材也是格外广泛,什么类型的都有涉及,而其中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有着诗魔的称号,现存诗作将近三千首。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琵琶行》与《长恨歌》。而今天咱们说的却不是这两篇,可出名程度则是有过之而不是,也是他生平最著名的谜语诗,通便都是千古名句,可谜底却至今无人能够解答。

白居易最著名的谜语诗,通篇都是千古名句,谜底却至今无人解!

另外的话大家也知道白居易写诗有个特点。那就是语言浅显易懂、平易通俗,他的一生也是力求写出诗歌能够老少皆宜,让绝大多数老百姓能够读懂也是特点,可是这个出发点虽然是好的,可是与此同时也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这个举动却无意间将晚唐的诗风带入了“鄙俚”的方向!以至于后来到了宋代,依然被很多词人拿来当做茬儿,比如苏轼就这样评价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意思就是说元稹轻佻,白居易俚俗,孟郊清寒,贾岛瘦峭。可见白居易写诗很俗这件事,是怎么都抹不去的了,咱们下面这首诗就能完全表现出来,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首诗的名字 叫做《花非花》,非常的简单,并且通俗易懂。同时这也是一首堪称绝句的谜语诗,全片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于朦胧中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情诗的一首佳作。以至于后来还被人拿来谱为曲子,广为流传。

白居易最著名的谜语诗,通篇都是千古名句,谜底却至今无人解!

该诗取前三个字为题,也就相当于“无题”。然后开头二句的读法就是“花──非花,雾──非雾”,首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可却又包含着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两个比喻实在是灵巧,少一个都不行。可其实这六个字苏轼早就参透了,所以他才写下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的句子,或许白居易的原意就是如此,只不过他将“似”和“还似”这三个字隐藏罢了!

白居易最著名的谜语诗,通篇都是千古名句,谜底却至今无人解!

“夜半来,天明去。”这句话意思说的是半夜而来,天亮而去,颇使读者疑心像是在说梦。可是突而转呈下句“来如春梦,去似朝云”八个字,可见又不然了。白居易说它像春梦又像朝云,还很难寻觅,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谁也不知道他说的究竟是什么!为此在这里就产生了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白居易此诗要表达了正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的陡逝,他表示人生虽如雾如幻般空灵,但却又转瞬即逝,就像一场春梦了无痕迹,不禁令人难过、惋惜,于是最后才能得此佳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