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重大和綜合服務質量問題由各職能部門提出,由總經理負責組織質量負責人、質量部和生產部實施,監督、協調糾正措施的實施。管理工作、技術工作、過程工作、體系工作不合格,質量部做好記錄,通知責任部門暫停該項工作,並對由此產生的產品進行評審,合格的放行,不合格的按產品不合格予以處置。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文件目錄

1. 質量安全管理制度的管理----------------------------------------------03

2. 機構設置管理制度----------------------------------------------------05

3. 質量安全目標管理制度------------------------------------------------06

4. 各部門質量安全職責權限管理制度--------------------------------------08

5. 不符合情況管理辦法--------------------------------------------------11

6. 糾正與預防措施控制程序----------------------------------------------14

7. 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18

8. 各級各類人員職責權力義務和能力要求----------------------------------21

9. 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27

10. 人員培訓制度--------------------------------------------------------28

11. 原輔料及包裝材料採購管理制度----------------------------------------29

12. 原輔料及包裝材料採購驗證制度----------------------------------------31

13. 生產過程質量管理制度及考覈辦法--------------------------------------33

14. 生產過程衛生管理制度------------------------------------------------37

15. 運輸、貯存管理制度--------------------------------------------------39

16. 化驗室管理制度------------------------------------------------------40

17. 產品質量檢驗管理制度------------------------------------------------42

18. 檢測設備、計量器具管理制度------------------------------------------44

19. 生產過程安全管理制度------------------------------------------------46

20. 設備管理制度--------------------------------------------------------49

21. 消費者投訴管理制度--------------------------------------------------51

22. 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53

23. 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制度----------------------------------------------56

24. 文件管理制度--------------------------------------------------------57

25. 食品安全風險分析和評估信息制度--------------------------------------60

26. 設備設施消毒管理制度------------------------------------------------62

27. 檔案管理制度--------------------------------------------------------63

28. 人員管理制度--------------------------------------------------------65

29. 原始記錄、統計報表、臺賬管理制度------------------------------------67

1. 爲健全食品安全保障制度,明確食品安全責任,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保障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2. 適用範圍:本公司所屬區域內食品生產、銷售均適用本條例。

3. 本單位總經理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公司區域內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負總責,統一領導、協調本公司區域內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協調機制和監督管理責任制。質量負責人負責食品安全日常工作。

4. 公司依法領取營業執照並按國家法規要求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等經營食品的相關證件,其食品經營範圍與環境應當符合國家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

5. 食品生產銷售應當具備保障食品安全的設施設備和條件,遠離污染源,並符合國家有關食品安全標準。

6. 生產食品所用的原材料、添加劑從合格供應廠商名錄中挑選廠商採購,其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使用非食用性原、輔材料加工食品。禁止使用無品名、產地、廠名、生產日期、批號、規格、配方、保質期和食用方法等標識的預包裝食品和食品添加劑加工食品。禁止使用不合格原物料生產產品。

7. 建立健全的食品採購索證和臺帳制度。建立檢驗制度,設立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衛生和質量檢驗室,對其生產加工的食品按照產品標準和衛生、質量管理規定對本企業生產加工的食品實施出廠檢驗。檢驗合格後才准予出廠銷售。

8. 公司在採購、生產、銷售的全過程建立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實行標準化管理,實施從原材料採購、產品出廠檢驗到售後服務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9. 做好食品初加工、貯藏和供應等食品加工過程的管理,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衛生要求進行操作,確保食品不受污染。

10. 注重環境衛生管理,保持加工經營場所內外環境清潔。按照公司《設備管理制度》落實設備、工器具和容器等清潔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按公司規定做好生產場地的清潔工作。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公司組織架構圖

1.質量安全方針:

從源頭抓起做起;全過程控制;確保產品衛生、安全、健康!

2.質量安全目標

根據公司質量安全方針要求,制定了食品安全總目標:

(1).產品一次交檢合格率≥99%;

(2).顧客投訴滿意率≥98%;

(3).產品出廠合格率達到100%,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

3.各部門分解目標:

生產部質量目標:

①產品正品率≥98%以上,每年遞增率≥0.1%;

②設備檢修合格率100%;因設備故障造成產品不合格,每年≤2次;

③招入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能滿足崗位要求,培訓完成率爲100%。

供銷部質量目標:

① 採購計劃完成率≥98%;

② 採購產品合格率≥96%。

③因訂單傳達不準確,造成產品不合格,每年不超過4次;

④顧客的滿意度調查每年1次,被調查人數佔顧客總數的75%以上。

⑤倉儲完好率100%,確保帳、物、卡一致,

⑥對主要供方每年評審一次;合同履約率100%;

⑦顧客投訴處置率100%。

質量部質量目標:①產品出廠批批檢驗,產品出廠合格率100%。

②原輔材料進貨驗收率100%,驗收記錄完整保存;

③顧客滿意率≥98%,顧客質量投訴率,全年平均不超過1次/50噸;

④體系文件和記錄受控率100%;使用文件100%爲有效版本。

⑤監視和測量準則和方法有效率100%;測量設備校驗的檢定率100%;

3、考覈辦法

①總經理每年組織對公司質量方針、質量目標進行一次評審,保持質量方針目標的適宜性。

③ 質量部負責每年年底對各部門質量目標落實情況進行考覈,查看質量目標落實是否到位,考覈情況報總經理。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一、生產部

(一)職責

1、根據生產任務,編制年度和月份生產計劃,編制原材料、設備配件需求計劃;

2、定期組織召開生產調度會議和專題工作會議,及時掌握生產情況,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3、負責生產過程中各種原材料、半成品的管理,原輔料、成品、半成品擺放整齊做好標識,負責工藝技術要求的貫徹及操作規程的正確實施;

4、負責本公司車間出現的不符合品的處置和糾正預防措施的實施。

5、根據企業發展規劃,編制各級人員教育培訓計劃,掌握全廠職工的文化、技術、業務水平,提高職工的文化素質和業務熟悉程度。負責組織公司全體員工健康體檢工作。

6、對從事與產品質量有關的人員應具有的能力進行評價,對能力不滿足要求者,根據其需求進行培訓,並保存培訓的記錄。

7、抓好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定期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採取安全措施,清除事故隱患;

8、制定設備檢修計劃,負責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檢修、驗收工作。

9、負責廠房等基礎設施的管理,定期檢查和維護。

(二)權力義務

1、指揮日常生產活動,對生產中發生的重大責任事故和人身、設備事故,追究責任和提出處理意見。

2、對不按照要求進行生產或弄虛作假以次充好的人員向總經理提出批評教育或處理意見。

3、對安全、文明生產和均衡生產狀況差的人員,批評教育和提出處理意見。

4、對產品質量好的人員進行褒獎。

5、監督車間人員的工作執行情況;根據員工的表現組織考評工作。

6、對各工作崗位人員調配的建議權和任用提名權。

7、對健康體檢不合格的員工提出調離生產崗位。

8、監督、檢查對培訓計劃的實施情況,並對具體實施情況作出處理建議。

9、根據相關考覈結果,對員工提出相應的獎罰意見。

二、質量部

(一)職責

1、負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和保持工作,並對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考覈;

2、負責產品的質量檢驗工作,組織實施原輔材料、半成品、最終產品的檢驗和試驗,對出廠產品質量負責;

3、嚴格按檢驗計劃進行產品的抽樣送檢工作,送濰坊市質檢所進行委託檢驗,依據檢驗結論,對產品進行處置;

4、組織召開質量分析會,及時將生產過程的質量信息、顧客反饋信息,傳遞到有關領導和部門;

5、驗證糾正產品的符合性,主持對不合格品的評審,並最終作出不合格品的處理措施,督促各項控制措施的實施和檢查,驗證各類糾正措施的實施效果;

6、負責本公司的技術管理工作,制定收集工藝技術規程、操作規程、原輔料質量標準、產品標準及檢驗文件,並監督檢查其執行情況;

7、負責質量手冊、管理性文件和技術性文件的編制發放、管理、控制和更改作廢;

8、確保各類質量報表的準確性,負責保管產品的檢驗報告、檢驗資料;

9、負責計量管理工作,負責計量器具的檢定、發放、報廢等工作,按時完成計量器具的週期檢定工作,完善原始記錄,健全計量器具臺帳,跟蹤計量器具的流轉全過程;

10、質量部有獨立的質量否決權;負責化驗室工作的運行管理,對產品進行定期的實驗室檢測。

(二)權力義務

1、處理在產品質量上出現的技術問題、對不重視產品質量,弄虛作假以次充好的部門和人員對質量事故的責任者提出批評教育和處理意見。

2、對不合格原輔材料有權拒收,對不合格半成品、成品有獨立處置權力。

3、對產品質量好的人員進行褒獎。

4、向有關部門索取、查閱有關產品質量的質量管理的文件和資料。

5、主持對不合格品的評審,並最終作出不合格品的處理措施,督促各項控制措施的實施和檢查,驗證各類糾正措施的實施效果;

三、供銷部

(一)職責:

1、負責根據生產計劃編制物資採購計劃,經總經理批准後實施採購;

2、按質量部提供的質量標準進行採購,對採購產品質量嚴格把關;

3、組織供應商資質評定;

4、負責產品的銷售工作,並負責與顧客進行溝通,接受顧客投訴,傳遞顧客反饋的產品安全方面的信息;

5、負責對市場行情調查瞭解,對反饋產品缺陷,並提出產品改進意見。

6、負責協助公司保持產銷平衡。

7、負責當出現產品質量問題而召回時通知客戶或消費者,組織產品召回工作。

8、負責產品的搬運、防護和交付工作,負責車輛運輸、產品儲存的安全管理工作;

9、做好物料的倉儲管理工作,對原輔材料的搬運、貯存和防護進行控制,負責倉庫的環境、設施及安全的管理,確保產品質量不會受到損失;

10、原材料的耗用及庫存情況每月上報一次,定期盤點向總經理報告。

(二)權力義務

1、對不能保證按質、按量、按期供貨的供方,提出更換建議,並組織質量部、生產部實施評審。

2、負責銷售客戶的溝通、選擇和評審,對銷售業績好的客戶提出獎勵意見,對銷售業績不好的客戶有權進行更換。

3、摸清本單位所屬物料庫和各單位分管物資的庫存情況,及時向供方提供採購計劃。

4、拒絕不合格物料入庫。

5、拒絕辦理不符程序的任何出入庫手續。

6、阻止對倉庫設施進行破壞的行爲。

7、阻止任何影響倉庫儲藏條件的行爲。

四、生產部

(一)職責權限

1、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遵守各項衛生規定,做好安全衛生生產;

2、按要求準確、及時填寫崗位原始記錄;

3、遵守工藝紀律,操作中嚴格執行工藝規程和作業指導書,保證產品質量與衛生滿足規定要求;

4、做好崗位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保持設備清潔、性能良好;

5、生產現場應經常進行清理打掃,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保持工序良好衛生作業環境。

(二)權力義務

1、指揮日常生產活動,對生產中發生的重大責任事故和人身、設備事故,追究責任和提出處理意見。

2、對不按照要求進行生產或弄虛作假以次充好的人員向生產部提出批評教育或處理意見。

3、對安全、文明生產和均衡生產狀況差的人員,批評教育和提出處理意見。

5、監督車間人員的工作執行情況;根據員工的表現組織考評工作。

6、對各工作崗位人員調配的建議權和任用提名權。

7、對健康體檢不合格的員工提出調離生產崗位。

五、化驗室

(一)職責權限

1、負責產品的質量檢驗工作,組織實施原輔材料、半成品、最終產品的檢驗和試驗,對出廠產品質量負責;

2、負責實驗室檢驗項目的定期比對工作。

3、負責本公司測量設備及現場的測量設備的校準與送檢工作。

4、嚴格按檢驗計劃進行產品的抽樣送檢工作,送濰坊市質檢所進行委託檢驗,依據檢驗結論,對產品進行處置;

(二)權力義務

1、對輔材料、半成品、最終產品的檢驗和試驗負責,並向質量部提出處置意見。

2、對化驗室人員進行管理,根據員工表現組織考評。

3、對各化驗員調配的建議權和任用提名權,對健康體檢不合格的提出調離生產崗位。

1、目的:

對企業出現的各種不符合進行糾正或採取糾正措施,確保不合格原料、半成品、成品流入下道工序或出廠,確保不出現管理工作不合格、技術工作不合格、過程不合格或體系不合格等。

2、適用範圍:

企業管理中不合格分爲兩大類:一是產品不合格,包括原輔料、食品添加劑、包裝物、半成品、成品等不合格的處理;二是工作不合格,包括管理工作不合格、技術工作不合格、過程不合格或體系不合格等的處理。

3、職責:

3.1質量部負責不合格控制的管理,負責不合格的判定,並組織評審和處置。

3.2不合格的責任部門負責不合格的記錄、標識、隔離和處置的具體實施。

4、工作程序:

4.1不合格的種類:

4.1.1不合格品

a、不合格原(輔)料、食品添加劑、包裝物;

b、不合格半成品;

c、不合格成品;

d、市場退回的不合格品。

4.1.2工作不合格

a、管理工作不合格;

b、技術工作不合格;

c、過程不合格;

d、體系不合格。

4.2不合格的評審和處置

4.2.1不合格品評審後的處置方法通常爲:

a、原輔料:拒收、讓步接收(降級或降價、挑選);

b、半成品:降級、返工、報廢;

c、成品:降級、返工、報廢。

4.2.2工作不合格評審後的處置方法通常爲:

a、管理工作不合格:根據法律法規或實際管理要求,重新制定管理工作制度後發佈實施;

b、技術工作不合格:結合新技術運用,提出技術工作思路,屬重大技術改造的由企業會議決定後發佈實施;

c、過程不合格:由責任部門改正運行;

d、體系不合格:由質量部提出新的管理體系後,交總經理決定後運行。

4.3不合格的評審:

4.3.1不合格品的評審

4..3.1.1不合格品由質量部評審,確定處置意見,填寫《不合格品評審處理單》,交責任部門執行。

4.2.2.2需要讓步接收的不合格產品,由質量部提出處置意見,報總經理批准後執行。

4.2.2.3生產部門接到質量部的不合格報告後,立即對不合格品進行記錄、標識、隔離。

4.3.2工作不合格的評審

工作不合格由質量部評審,確定處置意見,填寫《不合格評審處置單》,交責任部門執行。

4.3各類不合格的控制

4.3.1原輔料不合格品的控制

4.3.1.1質量部依據《原輔材料質量驗收標準》判定爲不合格的原材料,填寫《不合格品評審處置單》,由供銷部處理。

a、拒收的原材料理由供銷部負責辦退貨;

b、讓步接收的原材料,由供銷部與供貨方交涉,供銷部按降級後的等級掛牌標識,入庫存放。

4.3.1.2貯存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原材料,由各相關部門通知質量部複檢,確認爲不合格的,通知生產企業挑選使用或報廢。

4.3.1.3供銷部應建立和保存採購的不合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處理記錄;

4.3.2生產過程中不合格半成品的控制

4.3.2.1半成品達不到工藝標準,由質量部通知生產部作返工、降級或報廢處理,如出現異常情況,由質量部通知生產部查找原因,做好標識和記錄,等待處理。

4.3.2.2不合格的半成品的評審意見和處置記錄由質量部和生產部分別在相應的檢驗單和生產記錄上予以記錄。

4.3.3不合格成品的控制

4.3.3.1感官、理化、衛生指標與產品標準不符的不合格品,質量部做好記錄,通知成品庫隔離、標識,填寫《不合格品評審處置單》做返工、降級或報廢處理。

4.3.3.2包裝質量不合格,質量部作好記錄,通知成品庫隔離、標識,同時通知企業返工處理。

4.3.3.3對包裝間在線檢驗的發現的不合格品以及成品質檢員檢驗剔除的不合格品,由包裝間直接返工處理。

4.3.4工作不合格的控制

管理工作、技術工作、過程工作、體系工作不合格,質量部做好記錄,通知責任部門暫停該項工作,並對由此產生的產品進行評審,合格的放行,不合格的按產品不合格予以處置。

4.4不合格產品的處理記錄由各相關部門保存。

4.5不合格品返工後應重新進行檢驗。

5、相關文件及記錄:

不合格品評審處置單;產品入庫登記表;原輔材料檢驗報告單;質量檢驗報告單。

一、目的

通過對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體系存在不合格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消除不合格存在的原因,防止同類問題重複發生。

二、範圍

適用於本企業存在不合格品和不合格服務糾正措施的制定、實施與驗證,對影響產品的潛在原因實施預防措施並驗證。

三、職責

1、生產部負責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中出現的質量問題採取的糾正措施跟蹤驗證實施效果;根據車間質量狀況制定預防措施。

2、一般服務質量問題,由相關責任部門負責糾正措施的實施。

3、重大和綜合服務質量問題由各職能部門提出,由總經理負責組織質量負責人、質量部和生產部實施,監督、協調糾正措施的實施。

4、供銷部負責有效的顧客投訴。

5、各部門負責信息的收集、分析,對分析出的不合格事實要傳遞給生產車間,以便採取糾正措施。

四、不合格的識別

對發現的不合格問題,根據其嚴重程度和所承擔的風險,確定採取糾正措施,通常出現以下情況時,需要採取糾正措施。

l、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出現重大問題;

2、管理評審發現不合格時;

3、供方產品出現嚴重不合格時;

4、產品質量出現不合格時;

5、其它不符合質量方針、目標或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的情況。

五、糾正措施管理內容及要求

1、對嚴重不合格、連續出現三次的一般不合格要制定並實施糾正措施。

2、對顧客投訴產品質量不合格,必須分析直接原因採取綜合性的糾正措施。

3、輕微不合格、偶爾出現的一般不合格可直接糾正,不採取糾正措施。

4、糾正措施要經過審批後方可執行。

5、對糾正措施的實施過程必須進行監控。

6、必須對每項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驗證。

六、實施糾正措施的步驟

1、識別和評審不合格,包括質量管理體系運作方面和管理與服務方面的不合格,特別應該注意顧客的抱怨。

2、通過調查分析,確定不合格原因。

3、評價確保不合格不再發生的糾正措施的需求。

4、確定並實施這些糾正措施。

5、跟蹤並記錄糾正措施的後果。

6、評價糾正措施的有效性。

七、糾正措施實施要求

1、要善於發現不合格,主動尋找差距,抓住改進機會,提高服務管理水平。

2、各部門對來自顧客或內部提供的不合格事實,填寫在《不合格處置記錄》的“不合格原因”一欄內,用簡單、明確的文字進行描述,並由提供人和責任人簽名確認,或由質量部確認。

3、分析原因。責任部門將產生不合格事實的準確原因寫入《不合格處置記錄》相應欄內;如果由主觀原因以外的其它(例如相關部門工作不到位等)發生的原因,也應將其原因寫清楚。

4、責任部門針對原因制定並實施消除原因的具體措施;如果有其它原因,則相關部門應同時制定相應的糾正措施並實施,寫入《不合格處置記錄》的相應欄內。

5、生產部負責糾正措施的跟蹤和驗證,如果是質量管理運行方面的改進措施,質量部負責跟蹤驗證。

6、若糾正措施效果不佳或無效果,則進一步分析原因和改進。跟蹤和驗證記錄應填寫在《不合格處置記錄》的相應欄內。

7、各部門制定的糾正措施應與所遇到的不合格的影響程度相適應。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八、預防措施管理內容及要求

l、識別潛在不合格

應識別潛在的不合格,並採取預防措施,以消除潛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情況發生。各部門要及時重點分析如下記錄:

——服務質量統計、市場分析、顧客滿意程度調查等;

——以往的管理評審報告;

——糾正、預防措施執行的記錄等。

A、發現潛在不合格時,由部門負責人召集各相關部門討論分析原因,確定責任部門,生產部填寫《預防措施實施表》並由責任部門分析原因,制定並實施預防措施。

B、在預防措施實施過程中總經理配置必要的資源,並協調監督預防措施的實施,並傳遞給生產車間。

C、必須對預防措施的實施效果進行驗證。

2、預防措施實施要求:

A、各部門應將來自顧客、社會或本企業內部員工發現的潛在不合格事實寫入《預防措施實施表》的“潛在不合格事實”欄內,並由提供人或潛在不合格責任人簽名。

B、潛在責任部門依據潛在不合格的事實反映(表現),分析產生潛在不合格的準確原因,無論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都要真實的填寫在《預防措施實施表》的相應欄內。

C、依據潛在不合格原因和潛在不合格影響程度、預防措施的難易和時間急緩要求,研究確定需要採取的預防措施並落實實施。如果預防措施帶有全局性或其它重要價值,應提交管理評審討論確定。

D、生產部跟蹤並記錄所採取的預防措施的結果,評價、驗證預防措施的有效性,並將跟蹤驗證情況填寫在《預防措施實施表》的相應欄內。

E、採取的預防措施應與潛在問題的影響程度相適應。

1. 爲能夠並便於安全、及時地召回被確定爲不安全批次的終產品,滿足產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向最終消費者提供安全的產品,有效的控制已出廠的產品中可能產生的不合格,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預期使用,保護消費者的人身安全,維護消費者的合法利益,特制定本制度。

2.如遇下列情況:1)我公司人員發現批量不安全產品;2)消費者反映我公司產品出現重大質量問題;3)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工商等政府執法機關發現我公司產品品質問題並責令召回。

公司員工一旦接到此類信息應立即報告質量部,由質量部當日確認不合格產品信息(品種、規格、批號、數量等)向總經理進行彙報。

3.質量部立即通知供銷部要求經銷商立即停止相應產品的銷售,標識後暫時在銷售點隔離存放。

4.質量部第二個工作日到相應銷售點調查;檢查同批次留樣產品;統計庫存同批次產品(如有)並進行標識和隔離。

5.召回產品的安全儲存區域:成品庫不合格產品存放區。

6.判定已經隔離的產品是否屬於不安全產品,質量部組織進行產品安全危害調查和產品安全危害評估。

7.經產品安全危害調查和評估,確認問題原因是原材料產生的,供銷部負責與供應商取得聯繫,查找有問題的原材料是否還存在於其他批次,如果有,未出廠的原料需要在供應商庫房全部封存;已出廠的需要提供所有有問題的原材料批次,質量部要查出涉及到該批原材料的所有產品批號、數量、廠家及使用時間,未使用的原材料通知供銷部和生產部封存。

8.經產品安全危害調查和評估,確認屬於生產原因造成的不安全產品的,質量部需要確定產品召回的級別。根據產品安全危害的嚴重程度,產品召回級別分爲三級:

1)一級召回:產品出現食品添加劑嚴重超標、微生物指標嚴重超標、食品中摻入非食品物質或人爲投毒等已經或可能誘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甚至死亡的,或者流通範圍廣、社會影響大的不安全產品的召回;

2)二級召回:產品出現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指標小幅超標等已經或可能引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危害程度一般或流通範圍較小、社會影響較小的不安全產品的召回;

3)三級召回:產品出現淨含量、包裝標識錯誤已經或可能引發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危害程度輕微的,或者屬於含有對特定人羣可能引發健康危害的成份而在食品標籤和說明書上未予以標識或標識不全、不明確的不安全產品的召回。

10.產品召回計劃的制定,質量部根據產品召回的級別及確定所有受到影響的產品品種、規格、數量、批號等,制定《產品召回計劃》。自確認產品屬於應當召回的不安全產品之日起,一級召回應在3日內,二級召回應在5日內,三級召回應在7日內,由質量部長向總經理提交產品召回計劃。並提交市級質量技術監督局。

11.質量部根據產品召回計劃,填寫《產品召回通知單》經總經理批准後,下達生產部、供銷部組織實施。

12.產品召回的實施,自確認產品屬於應當召回的不安全產品之日起,一級召回應當在1日內,二級召回應當在2日內,三級召回應當在3日內,供銷部通過大衆媒體或其他渠道通知有關銷售者停止銷售,通知消費者停止消費。

13.質量部根據批號將未發出的產品廠內封存。

14.對於已發出的產品,質量部聯繫供銷部根據出貨記錄提供詳細的客戶信息。

15.供銷部協根據客戶名單和具體數量派車將問題產品爲客戶進行調換或辦理退貨。

16.供銷部負責爲消費者進行問題產品的調換與解釋。召回過程保存召回記錄,主要內容包括產品召回的批次、數量、比例、原因、結果等。

17.自召回實施之日起,一級召回每3日,二級召回每7日,三級召回每15日,由質量部向總經理提交產品召回階段性進展報告。對召回計劃有變更的,應當在產品召回階段性進展報告中說明。

18.在產品召回時限期滿15日內,質量部須向總經理提交召回總結報告,並提交給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19.告知有關各方

a) 只有確定召回執行以後,其它各方(如顧客)纔可以被告知。

b) 一般召回的產品進入終端消費者時,要告知政府質監部門。

c) 召回小組將決定告知客戶中的哪些人。聯繫人登記表由供銷部保存。預先不會提及任何原因,內容包括關於進程、分析及哪些產品(批號)、與其它產品分開的確切信息。

20.召回產品的處理,質量部對回收和封存的產品進行確認,如果產品確係召回批號產品,出具《召回產品處理單》,由供銷部將召回的產品進行隔離,單獨定點存放。質量部隨後對問題產品進行檢測,如確有問題,報總經理批准後進行處理,需要銷燬的產品要立即組織銷燬;如果檢測產品未有問題,立即送往國家質檢機構進行檢驗,在其確認及許可下,可將產品重新投放市場。

21.產品召回後,質量部需對事件發生的過程進行整理,出具產品召回事件專項報告,對薄弱環節立即提出改善方案,經與總經理討論通過後進行實施,質量部負責跟進並評估有效性,做出評估報告報總經理。

22.索賠等善後處理,由於召回或由於其它的損失會產生索賠等善後處理。

23供銷部收集因產品而造成的人身傷害或危及生命安全的信息,詳細記錄消費者的聯繫方式,與消費者保持溝通,並協同醫院或急救中心進行救助,以保護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

24供銷部商討針對於受到傷害或危及生命的消費者的賠償方式和數額,並報總經理。經總經理批准後由財務人員組織實施。

25.質量部應建立和保存對不安全食品自主召回、被責令召回的執行情況的記錄,包括:企業通知召回的情況;實際召回的情況;對召回產品採取補救、無害化處理或銷燬的記錄;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向當地政府和縣級以上監管部門報告召回及處理情況。

一、總經理兼質量負責人

(一)職責

1、負責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的方針和政策,制定和實施本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2、負責建立與質量體系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分配各部門的質量職責和權限,爲體系運行配備充分的資源;

3、向公司內部傳達滿足顧客要求和法律、法規要求的重要性,負責《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計量法》、《食品安全法》在本公司的貫徹實施,對最終產品質量負全責;

4、批准各項管理制度,採取有效方式保證全體員工按文件規定執行,並組織有關部門檢查督促各種計劃和制度的執行、落實情況;

5、審批年度人員培訓計劃、設備改造計劃、生產計劃、採購計劃和銷售計劃;

6、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議,研究制定質量改進措施,解決重大產品質量問題;

7、負責指揮調度生產全過程,確保生產任務的完成,組織召開生產會議,協調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8、負責組織領導公司的質量管理和質量檢驗工作,貫徹質量第一的原則,解決質量問題;

9、負責組織產品實現過程的策劃,生產技術準備,審批工藝技術文件,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和生產工藝的改進;

(二)權力義務

1、指揮日常的經營、管理活動。對各部門經營活動中發生的緊急、重大問題做出決定。

2、指揮日常生產工作活動,對生產工作中發生的重大問題處置並提出懲處意見。

3、對公司各中層負責人進行考覈,並對其工作調動、職務任免、工資及獎金等進行調整。

4、審批部門工作計劃。

(三)能力要求

1、崗位專業知識要求:具有食品加工相關專業知識。熟悉國內外同行業的生產經營現狀及發展的趨勢。具有企業管理、生產組織與計劃、現場生產綜合管理相關基本知識。

2、能力要求: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協調能力、較豐富的經營管理實踐經驗,能獨立負責本公司經營計劃及管理工作,善於進行業務洽談,能很好的組織對外交往,密切同社會外界的業務聯繫。

3、學歷與資歷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五上以上食品生產或相關工作經驗。

二、生產管理者(生產部長)

(一)職責

1、根據生產任務,編制年度和月份生產計劃,編制原材料、設備配件需求計劃;

2、定期組織召開調度會議和專題工作會議,及時掌握生產情況,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3、負責生產過程中各種原材料、半成品的管理,負責工藝技術要求的貫徹及操作規程的正確實施;

4、建立健全各生產崗位的質量責任制,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術水平;

5、抓好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負責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採取安全措施,清除事故隱患。

6、根據企業發展規劃,編制各級人員教育培訓計劃,掌握全廠職工的文化、技術、業務水平,提高職工的文化素質和業務熟悉程度。負責組織公司全體員工健康體檢工作。

7、制定設備檢修計劃,負責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檢修、驗收工作。

8、負責組織全公司員工健康體檢和培訓工作,組織制定並監督實施年度培訓計劃。

9、對從事與產品質量有關的人員應具有的能力進行評價,對能力不滿足要求者,根據其需求進行培訓。

10、保持對員工實施教育、技能、經驗、意識等方面培訓的記錄。

(二)權力義務

1、指揮日常生產工作活動,對生產中發生的重大責任事故和人身、設備事故,追究責任和提出處理意見。

2、對不重視產品質量,弄虛作假以次充好的部門和人員批評教育和提出處理意見。

3、對安全、文明生產和均衡生產狀況差的人員,批評教育和提出處理意見。

4、對產品質量好的人員進行褒獎。

5、監督指導各部門的管理體系的運行,處置並提出懲處意見。

6、對違反設備現場管理規定的部門和個人、對重大設備事故的責任者、對丟失、損壞設備者批評、教育、提出處理意見。

7、對本部門工作崗位人員調配的建議權和任用提名權。

(三)能力要求

1、崗位專業知識要求:具有食品加工、組織與計劃和現場生產綜合管理等相關基本知識。熟悉本公司主要產品生產操作規範。掌握生產能力計算、生產作業管理、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能力要求:具有豐富的生產管理經驗,能有效地組織與協調本部門的生產管理活動,保證各項指標的完成。熟悉本公司的設備和生產能力狀況,穩妥的處理各種複雜問題。能及時正確判斷和處理重大生產事故,分析事故發生原因,並制定預防措施。

3、學歷與資歷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4年以上的食品或相關產品加工經驗。

三、質量管理者(質量部長)

(一)職責

1、負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並對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考覈;

2、負責產品的質量檢驗工作,組織實施原輔材料、半成品、最終產品的檢驗和試驗,對出廠產品質量負責;

3、嚴格按檢驗計劃和檢驗規程進行產品的抽樣送檢工作,按時抽取樣品送委託檢驗機構進行產品檢驗,根據檢驗結論,對產品進行處置;

4、組織召開質量分析會,及時將生產過程的質量信息、顧客反饋信息,傳遞到有關領導和部門;

5、負責不符合品的識別,並跟蹤不符合的處理結果,負責糾正預防措施的實施及驗證工作;

6、負責本公司的技術管理工作,制定收集工藝技術規程、操作規程、原輔料質量標準、產品標準及檢驗文件,並監督檢查其執行情況;

7、負責質量手冊、管理性文件和技術性文件的編制發放、管理、控制和更改作廢;

8、確保各類質量報表的準確性,負責保管產品的檢驗報告、檢驗資料;

9、負責計量管理工作,負責計量器具的檢定、發放、報廢等工作,按時完成計量器具的週期檢定工作,完善原始記錄,健全計量器具臺帳,跟蹤計量器具的流轉全過程;

10、保證在行使管理職權的過程中不受任何部門和個人的干擾,確保行使職責過程的獨立性、公正性、客觀性。

(二)權力義務

1、處理在產品質量上出現的技術問題。對不重視產品質量,干擾本部門行使職權或弄虛作假、以次充好的部門和人員以及對質量事故的責任者提出批評教育和處理意見。

2、對安全、文明生產和均衡生產狀況差的部門,批評教育和的提出處理意見。

3、對產品質量好的單位和人員進行褒獎。

4、向有關部門索取、查閱有關產品質量的質量管理的文件和資料。

(三)能力要求

1、崗位專業知識要求:具有食品管理基礎知識。掌握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本公司所有產品的標準。

2、能力要求: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能有效地組織與協調本部門的化驗管理活動,保證各項指標的完成。熟悉本公司的設備和生產能力狀況,穩妥的處理各種複雜問題。能及時正確判斷和處理重大生產事故,分析事故發生原因,並制定預防措施。

3、學歷與資歷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比較豐富的食品工作經驗,具有基本的質量管理經驗。

四、生產技術人員

(一)職責:

1、負責根據生產計劃,編制各種產品的作業指導書;

2、負責對車間操作工作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

3、負責排除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

4、負責不合格產品的專業技術分析;

5、負責對市場行情調查瞭解,對反饋產品缺陷,並提出產品改進意見。

(二)權力義務

1、對不能按照作業指導書操作的人員提出處理意見。

2、積極宣貫生產過程中的新技術新方法,保證生產出合格的產品。

3、檢查生產設備的技術運行情況,並有權利提出各種維修意見

4、拒絕各種技術不符合現象發生。

(三)能力要求

1、崗位專業知識要求:具有食品相關專業知識,具有技術管理等相關基本知識。熟悉本公司所有產品的技術指標。

2、能力要求:具有豐富的實際生產技術管理經驗,熟練掌握產品的各項技術指標,熟悉本公司的狀況,穩妥的處理各種複雜技術問題。

3、學歷與資歷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3年以上的工作經驗。

五、化驗員(兼質檢員)

(一)職責

1、嚴格按檢驗計劃和檢驗規程進行產品的抽檢工作,按檢驗質量標準對產品進行外觀、理化、衛生指標檢驗,作出檢驗結論;

2、完成擔負的檢驗和臨時性試驗工作,發現異常及時彙報;

3、確保檢驗項目齊全、數據準確,檢驗記錄填寫字跡清楚、真實,檢驗結果應及時通知質量部長;

4、按規定的方法取樣,確保取樣有代表性,留樣標記清楚、正確。

5、認真做好生產車間安全衛生檢查工作。對車間內加工產品質量的監控、現場操作、人員衛生、環境衛生的監控。

6、嚴格監督操作按照工藝生產,指導新職工按工藝要求進行生產操作。

7、及時向質量部長反映現場管理中的質量問題,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做到不合格品不轉工序。

8、負責測量設備、計量器具的檢定、維修、發放、報廢等有關工作;

9、按週期檢定計劃的安排,負責公司計量器具的週期檢定工作;

10、負責計量器具的使用、維護、保養情況的檢查,做好檢查記錄;

(二)權力義務

1、在檢驗工作中,進行隨機抽樣。

2、在監督檢驗中發現的產品質量問題,提出處理意見。

3、對不合格品進行標識隔離存放。

4、對負責區域的環境、個人衛生問題,提出處理意見並實施。

5、對不合格的計量器具進行標識隔離存放。

(三)能力要求

1、崗位專業知識要求:熟悉掌握有關檢驗設備和檢驗方法,熟悉本公司主要產品。

2、能力要求:能合理安排食品檢驗計劃,及時正確處理檢驗過程中發生的安全問題。

3、學歷與資歷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學歷,有1年以上食品加工、檢驗經驗,負責出廠檢驗的化驗員必須取得化驗員職業資格證書。

六、關鍵崗位操作工人

(一)職責

1、嚴格遵守工藝紀律,按操作規程要求進行操作,對本工序的質量負責;

2、參加本公司組織的質量管理、專業技術和崗位技能培訓,認真學習本崗位技術業務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參考版)

全站內容打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