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就明白一個道理:世界這麼大,圈子如此多,也許之間的差別有小有大,涉及人羣有少有多——但偏見,總不會缺席。

穿着AJ坐地鐵就是假貨?穿sup,ow就是跟風狗?

我估計在你明白了“錢”“臉面”的重要性之後,不管樂不樂意,總會對一些事或人心存偏見,只是或多或少罷了

而在潮流圈,因爲接受羣體大部分都是少不更事的年輕人;每個人自身的條件環境都不同,所以自然產生了不同的“價值觀”

也正是這些不同觀點的碰撞,激發了“偏見”的誕生。

穿着AJ坐地鐵就是假貨?穿sup,ow就是跟風狗?

...

地鐵上穿 AJ,YEEZY 就是 FAKE。

在 Yeezy 價格能輕鬆破萬的時候,穿的 AJ 後跟還沒有“飛人”的時候,他們就是地鐵中的王(現在可能也是?)

每一次地鐵上兩位鞋頭的對視都是一次暗暗的較量,當然圍觀羣衆可不這麼想,懂一點的可能只會想:穿這麼貴的鞋,還坐地鐵,肯定假的!

最近前兩年 AJ1藤原浩突然火了,因爲價格從當年的1W 直接翻了好幾倍,有的碼甚至直過5W。

我不知道爲什麼這雙鞋原來這麼限量沒什麼人穿,價格貴了幾倍怎麼就爛大街了呢?

穿着AJ坐地鐵就是假貨?穿sup,ow就是跟風狗?

不得不說到的一個現象就是(你也可以說我酸),現在的假貨太多了,而有的鞋又太貴了;貴到超出坐地鐵的我們的想象力。

當年我還玩貼吧的時候,最常見的帖子一般是這種格式:

老哥們,這XXX(牌子)一眼假吧?

挖槽,這哥們衣服也太狠了+陰陽怪氣的嘲諷句子...

有時候正巧拍的是一個貼吧裏的老哥,就能順便圍觀一場 BATTLE。

其實這個現象不僅侷限在球鞋,所有的當紅品牌都會在地鐵中招;這種偏見是最常見的,但說實話是真是假也沒有礙着我們;鹹喫蘿蔔淡操心可能是“同道中人”的通病,不管是出於好奇還是其他的什麼心態。

穿着AJ坐地鐵就是假貨?穿sup,ow就是跟風狗?

...

穿 SUP,OW 的一定是跟風狗。

每個人都極力想躲避跟風狗這個稱號,但奈何有一部分人道行不夠,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反應過來已經落後三步。

還有的人穿 SUP,爲了躲避“全民 Supreme”趕緊轉向 C.E 的懷抱,結果到頭來發現自己還是被夾在“跟風大軍中”,畢竟你只要和大環境穿的一樣,誰都會有一種偏見,直接宣判你“跟風”...

所以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嘴上天天喊着Be Real,這次也是該拿出點行動了。

穿着AJ坐地鐵就是假貨?穿sup,ow就是跟風狗?

我見過N多人天天說:“啊,我喜歡的匡威一下被這麼多人穿了,我不喜歡了”;“Champion 都爛大街了,我不穿了”...

這其實不是喜歡這個品牌本身,只是喜歡“小衆”或者是“小衆帶來的優越感”罷了。

也正是他們,是對穿“當紅品牌”抱有偏見最大的羣體;不管有沒有互聯網,不管在哪個年代,都沒有人會去仔細瞭解你再瞭解你身上的衣服,如果真有隻能說這人太閒了...

我們不妨想想,既然帶有這種偏見的人可以下定結論只通過如今淺顯的“潮流風向”,那是不是證明只要我們順着潮流走就一直是跟風狗?

其實道理顯而易見,對於自己有時候學會無視一些話,比什麼都管用。

穿着AJ坐地鐵就是假貨?穿sup,ow就是跟風狗?

...

客制=惡搞=FAKE 國潮=國“抄”

只要不是出自官方手筆做的改動,總是充滿爭議性;只要品牌來自國內總感覺要“低人一等”

潮流文化確實推進的快,覆蓋人數上去了,整體質量下來了;不懂官方 DIY,不懂 Bespoke,只要超過自己認知的配色,一句 FAKE 直接下來,跟路人鑑定師一個道理。

更有的人連惡搞和 FAKE 都分不清,可能 SSUR 要哭暈在廁所了;FAKE 都巴不得別人看不出來它是假的,惡搞還就希望別人能看出來是假的。這是二者本質上的區別

至於爲什麼最愛接受新事物的“潮流青年”卻總是缺少一些想客制,惡搞之類的“娛樂精神呢”?我想浮躁還是要背一個大鍋。

因爲浮躁,所以無知。

穿着AJ坐地鐵就是假貨?穿sup,ow就是跟風狗?

再來說說“國潮”的問題,其實我覺得從2018年2月份,李寧那次 SHOW 之後,國潮就已經在崛起。

原來人們穿國貨,年輕人都會覺得掉價,現在一些像李寧,ANTA 一樣的老品牌開始轉變路線效果還不錯。

趁着這幾年國內的大環境也在變好,一些在國內經受住風吹雨打的“國潮”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在我看來這真的很好。

穿着AJ坐地鐵就是假貨?穿sup,ow就是跟風狗?

不過令人無奈的就是太多“野雞設計師”打着“國潮”的名頭,欺負對這方面一竅不通的人購買他們的“野雞品牌”。

重災區從 RO 到 FOG 應有盡有,只是上面改了些字就加上一些“國內自主原創”的標識,這無疑讓真正的國潮承受了太多“壓力”。

如果國內市場依舊放任某些品牌恬不知恥的“打板”“抄襲”,這種偏見還將會繼續存在下去;而用心在做的品牌也將更難翻身!

穿着AJ坐地鐵就是假貨?穿sup,ow就是跟風狗?

...

穿 SUP 是大哥,穿 Stussy 就是弟弟?

放在十年前,有這種想法的人都會被嘲笑;論起資歷,Sup 叫 Stussy 一聲哥都不過分。

唯一的差別可能就在定價上了,現在的人不看年頭不看誠意,誰的貴誰就 hype。

你穿着 Champion 說你不懂,網上隨便找一個“自主原創”的“ACW”“AMBUSH”立馬感覺自己“高人一等”。

可以說在現在這個年頭,這些街頭品牌已經從品牌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人們眼中的“貨幣”,誰疊的高誰就是 OG。

穿着AJ坐地鐵就是假貨?穿sup,ow就是跟風狗?

這就好像 AJ 和 Reebok 一樣,說着自己對每雙鞋每個品牌有多麼瞭解,但其實也就侷限在“NIKE”“ADIDAS”“李寧”

其實好多人連 Reebok 和安踏都分不清,它們不認識奧尼爾時代的“年輪”,對此不屑一顧,一雙 AJ1mid 立馬就被迷得神魂顛倒。

就現在的“全民鞋販”,下個 SNKRS 買兩雙鞋就成了鞋頭,其實過了 AJ4,剩下的系列都分不清。

就連有的專賣店裏的店員,態度越來越刁,別的地方不學好,就這一點學Sup學的還挺像;進門盯着你的球鞋,如果是國貨,那對不起了,估計你也不會買什麼,甭搭理你了;如果換成 Yeezy,AJ 立馬比誰都熱情。

太浮躁,只認小紅書和抖音的牌子註定了這場“悲劇”的誕生,想想吧當連買街頭品牌都失去了耐心,只想着“向錢看”,那你還不如去買奢侈品。

穿着AJ坐地鐵就是假貨?穿sup,ow就是跟風狗?

...

只要粉絲多,說什麼都是對的!

在網絡上,流量成爲了衡量一個人實力的標準;有幾十萬粉絲的潮流博主肯定比有幾萬粉絲的懂;有幾百萬,幾千萬粉絲的肯定是有門路,有人脈,有資源的圈內大神。

拿流量來衡量其實是有一點道理的,但別忘了在“加速”的世界,什麼都是來得快去的也快,可能有的人只是正好趕上了一個熱度,但實際流量和實力並不相配。

看看在 AJ1大火之後,一下蹦出來多少“球鞋博主”你就知道了,他們憑藉着強橫的財力,用一個月的時間買到了別人一年甚至是幾年的鞋,但也僅此而已。

有了數量上的優勢就覺得自己已經成了大佬,但可能大部分玩鞋的入圈都比他要早。

穿着AJ坐地鐵就是假貨?穿sup,ow就是跟風狗?

而他們也沒有反應過來,自己現在已經算是半個“明星”,說出去的話不知道會輻射多少人;最搞笑的是我原來在評論區看到兩方人爲“圖片裏的到底是 NIGO 還是藤原浩”撕逼

其實只是因爲博主看錯了,但是一部分的粉絲卻堅信如此,認爲他們的博主是萬能的,說出的話就是金句良言。

所以還是要有自己的認識和態度,不要覺得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別人說 Converse 不好穿可能是因爲他們穿過,你沒穿過的就老老實實說不知道就好了。

穿着AJ坐地鐵就是假貨?穿sup,ow就是跟風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