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广告界射出了一股清流,或者说泥石流。

先是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评点刘强东。

李国庆素来大嘴,尤其喜欢损刘强东。网上曾流传一篇他写刘强东早年创业的事,够刻薄的。刘强东最怕的男人,一定不是明尼苏达的检察官,而是李国庆。

但李国庆损人不忘自带区块链广告。

今年被李国庆以75亿卖给海航的当当网,不知道为何居然被李国庆的这番话触怒,迅速发了一段声明——

京东一直力顶自家的创始人刘强东,当当却强烈谴责自家的创始人李国庆——而且还是为了别人家的事情——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假如这番批评由别人嘴里说出,那是再正常不过,但当当之怒,我不知因何而起。估计李国庆以前对员工不太好,管官博的小编没准被他扣过工资。

但我揣测,当当对李国庆有一种弃婴之怒:你本亲爹,忽然把咱卖给了继父,这啥意思啊。狗不嫌家贫,你却因为家贫而卖狗,万一下家是个喜欢吃狗肉的主呢?

当然檄文的最后照样不忘带一个广告“当当推出满百减五十”。

这股妖风,刮得那是相当妖冶。估计大家以后说话,不带点广告都不好意思发言了。

这是一个营销时代。在自媒体上从未触碰过产品的人,就我所见,几乎没有。卖酒的吆喝酒,卖茶的吆喝茶,做自媒体的四处在微信群发红包求转自己的公号,自己所在公司的产品出来也会在微信上荐一下,自己爹妈种的农产品帮忙叫卖一下,这都再正常不过。

就连一个火葬场的场长都在饭局上到处发名片:“大家有事打电话,可以插队先烧。”

虽然全民营销,但一张嘴必带广告的妖风,却是由一只妖猴开的先河。

总之呢,不管什么名人,自己都熟。就算自己不熟,家里人也和他熟。

但我还是没搞懂他拍《西游记》期间为何要去拜访溥杰和胡絜青,难道是要问溥仪是不是和孙猴子一样不近女色、问老舍自沉太平湖之前是不是被胡絜青的金箍棒打过?

其实,60岁的六小龄童,名气比他提到的许多名人更大,他本不必到处蹭热点的。他蹭得都有点不顾辈分了。

其实蹭就蹭吧,大家也能理解。问题是,连《西游记》导演杨洁去世时,他发个悼念都不忘宣传他的新西游记。

深深感觉到了一个年老色衰的资深艺术家努力追赶时代、努力不让自己被大众遗忘的蹒跚步伐。

害怕被遗忘,不仅是人的天性,也是商品的天性。

所以有些商品甚至穿越到了古代,让古人也熟悉一下自己的大名。

对了,58同城就是杨幂代言的。杨幂离婚这事,他们却忘了蹭个热点——“家里没了男人怎么办?放心,58同城帮你搞定水电维修、扛煤气罐、美食外卖,千万不要为了一根香肠就去嫁给一头猪,相反,你失去了一根香肠,得到的却是全世界的猪。”

还有御泥坊的植入。

他们应该这么宣传:小龙女为什么几十年不老?武则天为什么在垂暮之年还能拥有许多面首?因为她们都用了御泥坊。这张面膜,对女人至关重要。就算被牛鼻子尹志平抢去了一张膜,御泥坊也能还你一万张膜。

广告植入,我是能完全理解的。譬如你在媒体上看到广告,会很烦,但媒体要是没有广告会死翘翘的,你们也无法获得许多资讯了。大家喜欢看的许多综艺节目,请那么多大腕,如此庞大的团队去运转,要是没有广告商的赞助,这些节目我们全都看不到。因为没人会去干纯赔本的事。

但广告也得有原则,就是不拿灾难营销,不拿悲剧营销,不拿三观尽毁的观点营销,那是基本的底线。

2004年,央视四套在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中搞了一个滚动有奖竞猜,猜的竟然是死亡人数,这事是著名的恶劣营销案例。不知道数年之后,央视大裤衩着火、员工相继因贪腐被抓,移动用户和联通用户还能不能发送短信XXXXX到后台竞猜。

前不久,湖北襄阳日报一记者重病,写了一篇《向死而生,一名记者的住院日记》,被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引起轰动。襄阳日报估计也是头次见到爆款,于是喜滋滋地发了一篇《喜提人民日报十万+,襄阳日报首席记者的这篇日记火了》。尼玛的自家员工差点丧命不见你悲,悲剧引起的关注你倒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好像看到了十万+就达到了人生的大和谐,真特么没见过世面。

关于广告的禁忌是很多的,除了人伦底线,还有种族、宗教、女权等等。

洋人的无底线广告其实不比我们少。

这是英国一家高级百货公司的广告。

翻译一下广告词,大概是“憋住你的尿,憋住你心里的一颗赛艇”。大概是打折打到骨折,都失禁了。

还有这个。

这是个剃须刀广告。对毛发浓密的人真是个赤裸裸的羞辱。

当然广告主尚算明智,选择了白人男性。你若换个别的肤色的男子试试?

许多鬼佬广告还涉黄。黄得我都不敢放上来。

相对而言,国内那些涉黄的广告都属于口炮党,尚可举例批判一下。

这是郑州市区的广告牌。

我一直不晓得为啥国外的品牌老是喜欢起这么庸俗的名字。厦门有个SM城市广场,是菲律宾的百货品牌。有一回,我在厦门碰到停电,第一反应就是去SM广场买点蜡烛回来,料想那里最不缺的,就是皮鞭蜡烛绳索。

还有一个避暑广告。

下一句是“凉城利川”。因为“重庆42℃,利川24℃”。你说它涉黄吧,利川还真是靠着重庆。就像原叔多年前做过一个标题“流浪猫咪狗娘养”,有读者抗议说不该把骂人的话做上报纸,但新闻的内容还就是一只母狗给几只流浪小猫喂奶,你怪不得我哦。

我并不喜欢涉黄的广告。无关道德,只是觉得它们太小儿科,反正你们再黄都黄不过刘黄叔。我更中意那些直奔内心、义无反顾的广告,例如下面这条。

与六小龄童式的广告相比,我更喜欢徐锦江式的广告,充满着自嘲和娱乐精神。

六小龄童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人自居,自认为是天下第一的御赐封号的孙悟空,所以在公开场合曾经几十次讽刺抹黑周星驰在《大话西游》里的造型。狭隘至此,我只能粉转黑。

我更欣赏又能演鳌拜、又能把自己戏谑成圣诞老人的徐锦江。

每当看到一个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出现,我们就知道某个不让提的节日到了。

但我们还是可以找点乐子滴。

所以原叔要安利一部1984年的老港片《圣诞快乐》,麦嘉、张国荣、陈百强、李丽珍、林忆莲主演的喜剧片,这个组合非常罕见,也非常值得珍惜,腾讯视频上有但无法放在公号上。地址是:http://h5ip.cn/qjez

祝大家那啥快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