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了英國,建立了諾曼底王朝。自此,英國王室在法國一直領有大片的領土,從公元12世紀開始,法國人逐漸開始奪取英國王室在法國的土地,此舉引發了英國人極大的不滿。同時由於兩國複雜的歷史淵源與王室繼承人問題,終於在1337年全面爆發。

公元1346年8月,英王愛德華三世率9000人的軍隊在法國登陸,百年戰爭開始在法國領土打響。8月26日,英法兩國軍隊在克雷西展開激戰,英軍9000人以長弓手爲主,配合少量的威爾士長矛兵和部分騎士組成,而法軍總人數則達到了3萬人之多,6000名熱那亞弩手列陣在最前方,後方是精銳的重裝騎兵和步兵。

中世紀時期的歐洲騎兵,騎士配備有全身板甲,手持長矛,戰馬也裝備有不錯的裝甲,優點是當騎兵發起集團衝鋒時,幾乎可以粉碎任何軍隊的防禦陣線,但缺點同樣明顯,如此之厚重的裝甲使得騎兵的機動能力受到極大限制,騎士轉身極爲困難,甚至於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騎士都無法獨自跨上戰馬,這就意味騎士着一旦落馬,將必死無疑。

在此戰之前,英軍明智的將9000名長弓手分爲三部,分別由黑太子愛德華、諾薩頓伯爵和愛德華三世本人親自指揮,英軍佔據了戰場上的高地位置並且有樹林作爲掩護。傍晚時分,法軍開始進攻,前鋒的6000熱那亞弩手攻擊力雖然強大,但是由於弩箭射速過低而遭到裝備紫衫長弓的英國長弓手壓制,幾輪齊射過後熱那亞弩手便死傷殆盡。法軍騎士見此情形便開始衝鋒,正好與前方陣線上潰散的熱那亞人混雜交織在一起,成了英國長弓手的活靶子,法軍騎士接連進行了16次衝鋒均被英軍擊退,此時已經傷亡過半,儘管法國騎兵作戰英勇,但仍然難以抵擋長弓手的劍雨,英國步兵隨後出戰,將法軍徹底擊潰。

此戰法軍精銳全數喪失,戰死人數大約在1萬5000人上下,而英軍僅僅死傷200人左右。此戰過後,歐洲各國紛紛開始重視長弓手的訓練,重裝騎士和十字弩手的地位日益下降。一年之後,英軍攻克了加萊港,爲英國奠定了進行英法百年戰爭的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