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經基本結束,不少同學已經收到了心儀高校的錄取通知,期待着即將到來的研究生生活。根據全國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顯示,選擇考取研究生的學生之中有85%的人來自於非重點大學。

其中,二本學生是考研的主力軍。他們將考研當作改變自己命運的再一次選擇,重視程度不亞於高考。但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考研成功了,他們真的就逆襲了嗎?

因爲我的二本學歷,我被一次次拒絕...二本是人生中的恥辱嗎?

小研是普通二本高校的一位同學,按她的話說:本科學歷是二本,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恥辱。二本的學歷伴隨了她的大學四年,平常最怕人家問到的問題是:你是哪個學校的學生?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從步入本科大學的那一刻起,就決定了要將考取重點大學的研究生作爲四年大學生涯的唯一目標。

在大學四年裏,她廢寢忘食的學習,同時不忘收集各類高校的考研信息、參加各種考研講座,向師兄師姐諮詢經驗。爲了考研,她幾乎放棄了一切的業餘生活,只爲能夠考取名校。

上週,我們看到一條粉絲的留言:

因爲我的二本學歷,我被一次次拒絕...二本是人生中的恥辱嗎?

這位同學的遭遇不是個例。

之前我們發過一篇文章。《我們調查了3000名學霸,才發現他們根本不過春節》,其中有一位小夥伴是普通院校畢業,結果有粉絲給我們留言,說:“沒考上985、211也敢自稱學霸?”

甚至有一些通過自己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就的人,在被提到二本學歷的時候也會收到或多或少的“失望”評價:哦,只是個二本啊。

明明考上的是也還可以的學校,卻彷彿被看成是“學渣”,成了一個人的負面標籤。

什麼鯉魚躍龍門,都是扯淡

因爲我的二本學歷,我被一次次拒絕...二本是人生中的恥辱嗎?

上週和我的二本畢業朋友小迪聊起了這個話題。

她跟我說,她從小都是班裏前十名,學習一直很刻苦,考取二本院校,自己其實很滿意,但進入社會,反而二本像是一個遭人嫌棄,成爲最可有可無的存在。

她是山東的,她所在城市的教育是全省倒數,她們縣的教育水平是全市倒數。

她的老師有從教多年的老教師,普通話都說不清楚,包括英語老師。初中的時候還有老師前一天備課的時候在課本上標拼音,第二天再教給她們。

她07年高考,全校一共三千多名學生,本科上線120人左右,一本上線30人左右。剩餘的接近三千學生,要麼就業,要麼就是專科和技術學校了。

因爲我的二本學歷,我被一次次拒絕...二本是人生中的恥辱嗎?

但就是這樣的一所學校,這樣的升學率,也是她們通過努力學習考取的。她們課間操排隊等候的時候每人要拿一個小本子背單詞、背公式;她們高中晚自習上到十點半。每月放兩天假。

說到這,小迪突然停頓了,接着用非常平靜的語氣跟我說,我在無數次面試失敗的時候問過自己,如果能夠回到學生時代,我加倍的努力學習,與重點高中的學霸競爭,我能考上985嗎?我承認,還是爭不過。

正如2017年北京文科高考狀元熊軒昂說的那番話:

因爲我的二本學歷,我被一次次拒絕...二本是人生中的恥辱嗎?

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每個人的經歷,天資,匹配的教育資源都不同,在很多人看來是人生恥辱的學歷,恰恰是她們拼盡全力才能勉強達到。

不是他們不想更好,只是這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人,即使拼盡全力,也只能勉強過平凡的一生。

二本學生纔是社會的中堅力量

大部分省份的211大學升學率,僅保持在5%~10%之間。其中,升學率最低的廣東省2018年的211升學率僅爲2.74%,

這就展現了一個殘酷的現實,絕大多數考生從一開始就註定無法走進一流大學。

因爲我的二本學歷,我被一次次拒絕...二本是人生中的恥辱嗎?

因爲我的二本學歷,我被一次次拒絕...二本是人生中的恥辱嗎?

近幾年各個地區的報考人數以及2018年211高校錄取率

誠然,國家有很多高端產業的發展需要高尖端人才,我們需要名列前茅的高等院校,爲社會輸出科學家,工程師,藝術家等等。

但這些人畢竟是少數的,更多的是分佈於祖國各個地區的普通高校生,他們畢業以後進入各行各業,成爲我們身邊最重要的存在。

人民教師、銀行職員、還有坐在你邊上的同事,甚至年底拿着公司十萬獎金的優秀員工……他們源源不斷爲社會輸出力量,是整個社會運轉最必不可缺的能量。

因爲我的二本學歷,我被一次次拒絕...二本是人生中的恥辱嗎?

這就像金字塔一樣,塔尖固然決定了高度,但前提是要有穩固的根基存在,這也是國家大力發展教育,擴招的原因之一。

不要隨便談論恥辱,也不要輕言失敗和放棄

考上名校厲害嗎?不得不承認,超級厲害。

名校的教學資源、硬件條件、學習氛圍、社交圈子以及社會對學校的認可度確實都更好,但是這並不意味着二本就是人生中的恥辱,畢竟考上名校的只是鳳毛麟角。

學歷的重要性固然不可言喻,但並不是一個人人生的全部。

因爲我的二本學歷,我被一次次拒絕...二本是人生中的恥辱嗎?

名校也有庸庸碌碌過一生的人,甚至北京大學還出現了弒母的吳謝宇,佔用了最好的教育資源卻成爲了社會中最無用的人。

而普通高校畢業生,也會出現如馬雲這樣的人物,經過三次高考,才考上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創造了改變中國購買和支付方式的商業帝國。

無論是馬雲還是我們身邊普通高校畢業的人,學歷於他們並不是恥辱的存在,只是人生中的一個停靠站,並不影響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你可以成爲什麼樣的人,並不取決於學歷,能決定你人生的只有你自己。

看元元,知教育!更多教育相關訊息,關注元元后獲取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