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密碼:地處六萬大山腳下的興業縣城隍鎮是一個有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千年古鎮。這裏蘊藏着絢麗多姿的自然風景,孕育了獨特的歷史文化,留下了城隍廟、北帝閣、化龍寺、龍潭山莊、梁氏宗祠等一大批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有衆多的特色古宅、古街巷、古牌匾、古井、古樹等人文遺蹟,還有“娜灘江石棺之謎、塘肚村後背穿窿山之謎、平山宋窯遺址之謎”等神祕的傳說,尤其是流經境內的武思江、大陂江,更是見證了古城隍的繁華和興旺。3月28日,《美麗玉林行》欄目組來到城隍鎮探訪。

城隍以水爲紐帶,記載着千年陶瓷故事。

現在在平山新村一些村民家中還“收藏”着千年前遺留下的破損瓷器。

鐘模林收藏的平山窯子瓷器確認爲宋朝瓷器。

唐樹在附近的山坡上挖開雜草,可見到窯子遺留下來的碎瓷片。

在平山村的鱉嶺,村民袁超模輕輕挖開雜草,也可見到散落的碎瓦片。

悠悠江河水,見證古城隍的繁華

流經興業縣西部邊境的武思江,又名懷江,是西江支流鬱江的支流,而其主要支流爲大陂江,橫穿城隍鎮10個村。因爲有了屬珠江水系的武思江,古城隍的發展歷史也烙上了這條江水的印跡。

唐樹是城隍鎮歷史文化挖掘小組成員之一,他告訴我們,在古代,從城隍的大江口起,可以乘竹伐、木船小艇沿鳳鳴江而下至貴縣香江出鬱江到珠江。因此城隍的水路交通是古代興業的主要經濟命脈。當時在城隍境內共有四個渡口(同濟義渡、鳳鳴渡、龍江廟牛角渡、冷水灘義渡),其中在城隍大江口同濟義渡,有碑文曰:“河水洋洋,行人彭彭。巨川曷濟,造舟爲梁。兩粵相距,一葦可航。程通萬里,惠及四方。垂名不朽,流澤孔長。片言沏石,百世流芳。”

除了渡口,城隍還有船埠。據史料記載,明清至民國初,公路未通,興業通往廣東的古道主要由城隍大江口上船沿武思江入西江、往廣東。當年城隍的富商基本上都是與經營藍靛有關,至今還有許多製作藍靛的染缸遺址。興業的藍靛等特產就是沿此水路出口,衆多客商常匯聚於此,古村因而成爲經貿集散地,也由此形成了農工貿綜合發展和文武並重之地。

曾經的古城隍鎮村村有富商,村村遺留有明清民國年代的古建築,其中又以清朝中期最繁華,繁華時城隍鎮上有13家客棧,民間流傳着諸多神奇的歷史文化故事。因爲有武思江,當年的城隍也成爲了繁華之地。

挖掘歷史文化,講好城隍故事

城隍鎮遠在古代隋朝就是興德縣府所在地,當時就有城隍廟。在這座有千年歷史記載的古鎮裏,蘊藏着一個個觸動心絃的奇妙故事。城隍鎮歷史文化傳承挖掘小組十多年來專注於挖掘城隍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故事,其中就收集了“陰鬼燒窯”的神奇故事。

據說燒窯的陰兵聽到九村十八垌的雞鳴後都先後將72條碗窯同時停火封窯。由於火候未到,產品全部變成破爛的廢品。這72條窯遺址至今仍在,從平山村路經鳳鳴村至銅鼓坡直至土東圩一帶沿江兩岸,在路背或路底均發現有那時留下的廢品,或是已被燒成品的碎片,或是剛製成型的土坯如泥碗、盆、泥鉢等。近年平山村的人在村旁的土嶺頭挖牆基建新房時,就曾挖到完整的成品,拿給專家鑑定爲宋代瓷器。

廟會是傳統文化的縮影,反映了當地民俗文化,也展現當地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在城隍鎮城隍街北門,座落着一座高大的廟宇,這就是聞名桂東南的北帝閣。據傳,此廟建於明朝。據現存的碑文記載,北帝閣曾於清乾隆癸酉年(公元1753年)改建,嘉慶丙寅年(公元1806年)重修,是桂東南地區最古老的供奉北帝的廟宇之一。

據記載,在農曆三月初三,古城隍鎮舉辦北帝誕辰祭祀活動,期間廣東、北海、合浦、欽州等地很多人趕來參加廟會活動,爲期7天,城隍街及附近各村住滿了外地客人。除了祭拜北帝祈求好運,還有隆重的巡遊活動、粵劇演出、免費齋飯供應。活動期間,廣東客商和各地商賈進行商業交易,並帶動了城隍的經濟貿易發展。所以,古城隍雖地處偏僻,但也是一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富庶之地。

城隍鎮境內的自然地理、建設風貌,本土的銅鼓文化、書院文化、陶瓷文化、長壽文化、海絲文化等文化遺址,精彩展現城隍鎮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璀璨炫目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城隍鎮歷史文化傳承挖掘小組將堅持挖掘城隍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講好城隍故事。

武思江兩岸,隱藏着千年陶瓷窯址

我們從城隍的大江口沿着武思江邊往平山村方向走,去探訪位於城隍鎮平定村平山新村的古窯址。

從資料上我們瞭解到,平山新村古窯址西距武思江半公里,東臨龜嶺,南臨大平嶺。分佈範圍東西長80米,南北寬30米,文化堆積層約厚7米,分佈面積2400平方米。窯址上發現有窯具匣鉢和大量的青白瓷片,上面覆蓋荒草。該窯所燒產品均屬南方青白瓷系。

在平山村的鱉嶺上,我們發現雜草和雜樹叢生的山坡覆蓋住了陶瓷窯址,輕輕挖開,在堆積層斷面可見到窯具、墊具、鉢形墊具等碎片。沿着武思江邊的公路轉到浦北寨圩鎮的土東圩,在江邊一戶農家屋後面的山坡上,也發現有窯具、墊具、鉢形墊具碎片,且有一條宛如臥龍的窯址。

城隍鎮的鐘模林喜歡收藏有價值的古董文物。他和朋友在平山窯址發現有窯具匣鉢和大量的青白瓷片,便把有花紋和有型的瓷器碎片和瓷器收藏起來,經專家鑑定,確認是宋朝瓷器。

在鐘模林家裏,我們看到他收藏的一些杯子和皿器,雖有破損,但依然顯得很精緻,造型端莊、製作工整,陶瓷上的圖案或雕刻上的花紋完整、統一、清晰、牢固,勾畫的裝飾金、銀線,粗細一致,光亮美觀,單色產品顏色均勻、色澤一致,讓人感受到宋瓷特有的器形優雅、釉色純淨、圖案清秀。從另外一個側面也證明平山新村古窯址曾經燒造出了溫潤如玉、品種繁多的影青釉刻花瓷,還有大批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影青釉瓷雕和仿造出了多種顏色釉瓷器。

唐樹說,在武思江邊城隍鎮的平山村和如今欽州市浦北縣寨圩鎮土東圩沿江兩岸的幾公里範圍內,當地村民世世代代流傳有72條陶瓷窯址的傳說。可關於這些窯址,當地史書沒有記載,建於何時,爲何如此大規模,又毀於何時,這些有待有心人士去考證。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武思江邊的陶瓷窯址是有價值的,1982年就被玉林市定爲保護遺址。(記者 詹麗萍 張翔 通訊員 黃春)

原標題:興業縣城隍鎮:千年古鎮隱藏千年陶瓷窯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