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亏得只剩57万!就算签了“保底协议”也被法院判无效

前两天,“有事明说”改版成避坑攻略(全国“最大”微商陷传销争议,“知名”慈善机构疑为庞氏骗局 | 有事明说),我谈了谈“善心汇”等一批最近被媒体曝光、疑似陷阱的机构,结果大家的各种留言几乎把我淹没了~~~

有许多人表示痛心疾首——

500万亏得只剩57万!就算签了“保底协议”也被法院判无效

500万亏得只剩57万!就算签了“保底协议”也被法院判无效

500万亏得只剩57万!就算签了“保底协议”也被法院判无效

当然也有人在留言中骂我不“与时俱进”,不能接受新的“理财方式”;

更多的人留言中只有一句话,“请问XXX是不是骗局?”

首先得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但现在信息量如此庞杂,机构名目繁多,我获取信息的渠道并不一定就比各位多,仅凭“xxx是不是骗局”这样如此匮乏的信息,实在无法做出合理判断。

所以,大家提供疑似理财骗局的线索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一些信息会更好。例如投资门槛、承诺收益率、营销模式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线索。如果一个所谓“项目”,承诺保底、承诺异乎寻常的收益率,超过三级以上的分销体系,基本可以断定是一个骗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更希望在“有事明说”为大家汇总有时效的一些理财陷阱,也能通过总结这些陷阱的规律,反复提醒大家远离陷阱,避开大坑。

毕竟,人的防线是容易松懈的,警钟是需要时刻敲响的,我也一样。

一、14家券商网站博客被仿冒

原标题:《中证协新公布一批骗子名单:14家券商网站博客被仿冒》

中证协6月15日公布了214个非法仿冒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机构黑名单。被仿冒的券商有14家,既有大券商如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也有华西证券、航天证券这类中小券商。

自从有了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后,山寨金融机构官方网站就成为了一代骗局的主流形式。

当然现在看起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互联网,这种骗局已经很老套了,可是还有一部分群体,譬如说老人,过去没有受过这种骗,现在这种最简单直接的山寨网站的方法依然还很有市场。

500万亏得只剩57万!就算签了“保底协议”也被法院判无效

500万亏得只剩57万!就算签了“保底协议”也被法院判无效

比如上面两张图,乍一看网站标志很像,可是细看表述,什么“国内最牛的股票分析师之一”、“扬言开始抄底”,这种山寨的表述套路其实已经不算深。

但有的山寨网站怎么看都跟真的网站一模一样,除非你仔细核对域名中的每一个字。恐怕也只有通过认真核对域名中的每一个字才能够防范这样的事情,所以很多金融机构的官网都会提醒本地址是唯一官网。

二、“投资返利”原是网络骗局 两月骗得700万

原标题:《“投资返利”原是网络骗局 一团伙两个月得手700万元》

号称投资理财项目在境外投资博彩业利润丰富,保证投资者每日准时返还3.3%的高额利息,实际上却是网络骗局。今年3月,海珠区的杨女士经朋友介绍知道了一个名为“新×天地”的投资理财项目。该项目声称在境外投资博彩业,利润丰厚,能保证每日准时返还3 .3%的高额利息。杨女士投入了1.1万元,在接下来两天如约收到返利,然而第三天却发现自己已被客服拉黑。

又一个所谓的返利网被揭穿了底牌,已经被官方媒体曝光了。可是“返利”二字现在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到底是一种消费优惠行为还是非法传销,一般人真的看不清楚。

我个人看法是,其实判别其实很简单,只要把返利可以作为理财或者经营性收益的,应该都可以判入骗局一类。毕竟消费的返利是不可能让你赚钱的。

三、投资 “保底合同”被判无效

原标题:《佛山男子豪斥500万投资期货,一年后仅剩57万》

顺德的陈先生投入了500万巨资,并委托阎某进行期货交易,一年之后账户内的余额仅仅剩下57万元。陈先生以双方约定“保底”为由,向法院追讨损失,而法院则认为“保底条款”无效,认定双方应该对半承担亏损。

给别人代理投资,签保本协议,毫无疑问是非法的。所有的监管法规都严禁帮客户进行投资的时候签保本协议。

换言之,只要敢跟你签保本协议,无论个人、专业人士,还是机构,本身这件事就已经违规。

如今当事人因为“保本协议”或者“保证承诺收益”的协议未达到当初承诺,而去法院起诉,这也是缺乏基本法律常识的法盲做法。

孙明展-真理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