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消息,我國航天導彈專家祝學軍,做出了多種開創性成果,戰術彈道式導彈總體設計、飛行環境/結構動特性預示與控制、助推滑翔導彈設計理論方法取得重大突破。

工作30年來,擔任過我國三代戰術彈道導彈,7個型號的總設計師,現任戰術彈道導彈系列總設計師兼我國第四代中近程常規 導彈武器系統(xxxx7)總設計師。她主持研製了 5個新型導彈武器系統,實現了我國地地戰術彈道導彈從威懾到實戰、從火力打擊到偵打一體、從傳統彈道式飛行到助推滑翔式機動飛行的三次重大技術跨越。

中國的東風導彈,在殲20拿到制空權之前,一直是國家最強大的戰術戰略支柱,沒有之一

一、參加了我國第一代地地戰術彈道導彈的研製,爲開創我國地地戰術彈道導彈技術領域和我國常規導彈武器裝備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獲得三項部級科技進步獎。

據分析,估計是東風11或者東風15這一代固體戰術彈道導彈,這是我國90年代捍衛祖國領土完整防止分裂的利器。

二、1999年,她提出我國第二代地地戰術彈道導彈武器總體方案,並作爲總設計師主持該型導彈武器的研製,該武器被列爲國家“九九·五”工程的重點型號,該型導彈批量裝備了部隊,軍事鬥爭準備中,作爲主戰裝備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仍在承擔作戰值班任務。“XX 導彈武器系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個人榮立國防科工委武器裝備研製一等功。

三、2002年,她作爲總設計師主持我國第三代地地戰術導彈研製技術工作,主持攻克了基於再入機動彈道導彈的紅外末制導、超音速整體鑽地彈、彈載偵察等爲代表的多項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外多項技術空白,使我國戰術彈道導彈實現了由打擊單一種類地面目標向自主精確打擊多種類和地下堅固防護目標的里程碑式的跨越,並實現了從火力打擊到偵打一體的技術跨越。我國領土、領海安全受到威脅時,該型導彈武器多次執行應急和特殊作戰準備任務,是保衛國家周邊安全的“殺手鐧”武器。她 2007年被授予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工程銀獎、2009年獲武器裝備閱兵先進個人、2016年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擁有多項發明專利。


東風21D導彈,號稱航母剋星,讓美國人客氣起來

這個估計就是東風21D和東風26,航母剋星,利用末端紅外成像頭探測航母和軍艦,以及東風16導彈,超音速重型穿透彈頭應對某些頑固勢力修築的地下機庫和指揮中心。

四、2005年,她挑戰傳統戰術彈道導彈技術,探索新的導彈飛行模式,先後主持研製成功的國內第一型近程全程大氣層內波浪式高超聲速機動飛行、頭體不分離的地地戰術導彈和中近程臨近空間助推滑翔戰術導彈,使我國地地戰術導彈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國際上率先成功實現了高超聲速助推滑翔導彈全程飛行試驗„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東風17導彈,全程在大氣層內玩漂移,讓美國薩德和標準3束手無策

從這個推斷,這個就是世界上第一款全程大氣層內波浪式高超音速機動導彈,理由很簡單,美國人的標準3和薩德導彈,可以攔截大氣層外300公里甚至更遠的導彈,爲了攻克敵人的防空導彈系統,全程在大氣層內,機動,使得美國的導彈直接變廢物。



本文爲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