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懒惰,叫率性而活

有一种懒惰,叫率性而活

《红楼梦》中有一段对话:宝玉道:“谁都像三妹妹好多心多事,我常劝你,总别听那些俗语,想那些俗事,只管安富尊荣才是。比不得我们,没这清福,该应浊闹的。”尤氏道:“谁都像你?真是一心无挂碍,只知道和姊妹们顽笑,饿了吃,困了睡,再过几年,不过还是这样,一点后事也不虑。”宝玉笑道:“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李纨等都笑道:“这可又是胡说。就算你是个没出息的,终老在这里,难道他姊妹们都不出阁的?”尤氏笑道:“怨不得人都说他是假长了一个胎子,究竟是个又傻又呆的。”宝玉笑道:“人事莫定,知道谁死谁活。倘或我在今日明日,今年明年死了,也算是遂心一辈子了。”倘若贾宝玉死在抄检大观园之前,即晴雯、四儿、芳官被赶出贾府,晴雯离世之前的话,其一生倒也还算干净快乐了,只可惜生命不能遂人心愿地戛然而止。

率性而活,固然有其好的一面,但不能因此而成为懒惰的借口,成为逃脱责任甚至无所顾忌的挡箭牌。在评论探春治家时,林黛玉还知道应该节俭,“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贾宝玉却说:“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凭这样的心态,就算他能娶得了林黛玉,又将拿什么来面对生活呢?

有一种懒惰,叫率性而活

无所顾忌,一味地由着自己的天性,并非现实生活的生存之道。丰子恺就特别推崇天性,推崇不受尘世玷污的天性。他曾痛惋道:“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然而,他自己年轻时,不顾家庭经济条件而一心学画画,给家庭带来惨痛的代价。他在《旧话》一文中反思道:“我在青年时代不顾义理,任情而动,而以母亲的烦忧偿付其代价,直到母亲死前四五年才付清。现在回想,懊恨无极!”

假如贾宝玉能够早立事,对于晴雯、四儿、芳官的命运,他是能够出手相救的。当然,他若能够立事,他对大观园所能做的绝不止于此。

有一种懒惰,叫率性而活

有一种懒惰,叫率性而活

率性而活固然美,可是它又不能当饭吃,弄不好,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了。

歌颂真性情,可是跨不过基本的社会现实,这一点恐怕曹雪芹自己也是知道的。

有一种懒惰,叫率性而活

在刘心武长篇小说《飘窗》中,高级工程薛去疾起初活得很洒脱,像一个局外人,悠闲地透过自家的大飘窗,品味着外面的世界,咀嚼着一副清明上河图。他自己住在一个高档小区,儿子在美国跻身中产阶层,老伴和儿子儿媳及外孙在美国生活得很惬意。于是,他很知足,并坚信“小康胜大富”。他不必去阿谀奉承、卑躬屈膝,更无须苦心钻营、损人利已。所以,他清高,瞧不起一心争取全面副部级待遇的报告文学作家夏家骏,更鄙夷勾结贪官的奸商麻爷……

有一种懒惰,叫率性而活

但当儿子因为经济危机在美国失业而回国后,薛去疾的表现就与从前判若两人了。他本已自居远离庙堂、甘处江湖,儿子“海归”后,却忽然又去与当年庙堂里认识的诸多人物联络。以至于后来他连最后一点的坚守也没了。因为欠贷,为了保住自己的房子,他不惜给自己认为是“社会之癌”的麻爷下跪磕头。

有一种懒惰,叫率性而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