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比之下,人成熟后反而会变得更加与众不同,人生状态会更加个人化,也更难以和他人做比较。有几人会真正在乎你呢。

原标题:余生很短,争取做一回自己

小时候,很在乎他人的一颦一笑。

甚至为了博得他人的一笑或关注,而忸怩作态。

成熟了,就不那么在乎他人的评价与看法了。

有几人会真正在乎你呢?

人们年轻的时候既缺乏独立也缺少认知,因为还没来得及积累阅历与智慧、建立起个人标准,所以只好和他人做比较。标准是必要的,没有标准会让人失去方向和目标。相比之下,人成熟后反而会变得更加与众不同,人生状态会更加个人化,也更难以和他人做比较。——[加拿大]彼得森《人生十二法则》

人往往活在他人眼里,不仅仅是为了炫耀与虚荣,还有的是为了不格格不入。

就像安·兰德小说《源泉》中的吉丁一样。“他着装考究,并且观察到人们在注意他的着装。他在离公园大街不远的地方买了一套公寓,虽然不大,但很时髦,他买了三幅很贵重的蚀刻铜版画,还有他从未读过的某部古典名著的第一版,买来后他连封套都不曾打开过。”“他想要的不是伟大,而是被人认为伟大。他原本并不想搞建筑,他只是想被人称作建筑师,让人羡慕。他借鉴别人的东西,因为他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这才是你们所谓的真正的无私。他所放弃和背叛的是他的自我。”

很多的束缚,不在他人手里,而在自己心中。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本人,也许已构成了茧鞘般的裹胁。突破是一个过程,首先经历心智的拘禁,继之是行动的惶惑,最后是成功的喜悦。——毕淑敏《生命的借记卡》

余生很短,好好做一回自己吧!

再不珍惜,就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