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好消息!省旅发委日前印发的《河北省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规划》提出,打造百个旅游特色小镇,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其中衡水共6个,详情看这里↓↓↓

衡水

武强周窝音乐小镇

安平县汉王文化旅游景区

景县广川董子文化小镇

枣强县吉祥文化小镇

冀州北岳家庄旅游区特色小镇

深州清辉头特色小镇

衡水市共6个“特色小镇”入围,即武强周窝音乐小镇、冀州北岳家庄旅游区特色小镇、枣强吉祥文化小镇、安平汉王文化旅游景区、景县广川董子文化小镇、深州清辉头特色小镇。

周窝音乐小镇。位于武强县周窝镇周窝村,距县城10公里,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具有文艺气质与原生态特色。通过举办麦田音乐节、乡村艺术节、国际乐器演奏日等国内、国际音乐交流活动,名气、人气和商气逐渐提升。今后,武强县将把周窝音乐小镇分为东、西两个片区重点打造。西片区以原周窝村落为主,把金音街以西打造成“音乐+旅居”休闲体验区;东片区以金音集团、军歌博物馆、水乐方及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为主,把金音街以东至石黄高速打造成“音乐+文创+观光农业”音乐创作游玩综合体验区。到2020年,力争周窝音乐小镇实现旅游接待120万人次,人均消费达到300元,旅游总收入达到3.6亿元,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成京津冀旅游协同格局中璀璨夺目的音乐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北岳家庄旅游区特色小镇。位于冀州区冀州镇北岳家庄村,依托濒临衡水湖马拉松赛道和衡水湖湿地的区位优势,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延伸马拉松长跑理念,围绕“跑步”主题,打响“绿色运动、健康养生”旅游品牌,全面打造别具特色“酷跑小镇”。一期按照“一体规划、逐户翻建、打造景区、植入产业”的思路,修建沿湖1万平方米徽式建筑风格的艺术商业街区和占地6000余平方米的“扬帆”休闲文化广场。二期以运动为主题,根据现有湖畔徽派建筑特点,辅以现代化声光电效果,将打造成承接衡水马拉松赛事上下游产业的聚集地、“周周有赛事、月月有活动”的常态化运动产业基地和创意旅游园区。三期将把独特的乡村建筑风格同乡村旅游、农耕文化有机结合,全面打造国际化美丽乡村大型农庄体验社区,塑造绿色生态崛起的区域“文化品牌”。

吉祥文化小镇。所在的枣强县唐林乡南吉利村,是西汉大儒董仲舒早年生活、学习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厚。距县城8公里,规划区面积5万余亩,风景秀美,生态良好。主要包括汉式民俗风情小镇(吉祥新型农村社区)、河北省董子文化研究基地、董子演艺广场、民俗村史展览馆、汉文化创意区、汉式风情乡村假日酒店、作家风采展示区(如姚振函等本地名家)、观光休闲娱乐区、万亩森林氧吧(林业园区)、传统农耕文化体验区、汉式风情生态度假区、汉式风情生态园林型公墓、汉式风情现代设施农业区、清凉江和西支流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还有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和路网、水网、林网综合配套工程等。已开始建设,计划总投资50亿元。预计2020年建成后,将吸引国内外众多传统文化旅游爱好者。

汉王文化旅游景区。位于安平县城,将以汉王公园为主体,打造成文化旅游景区。占地536亩,硬化面积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00余亩,各类植物203种。景观湖东西两侧有四角亭15个、七曲亭廊1个、休息长廊7个,供人们休闲小憩使用。刻有安平籍名人诗字的20余块石碑,围绕在景观湖周围。公园中有东汉时期的古墓群,为上世纪70年代发现。墓室中的彩绘壁画《郡王出行图》显示,墓主人是东汉安平国的最高统治者。1号墓已经修缮。今后将在新发现的2号墓地上建设汉王博物馆。

广川董子文化小镇。位于董仲舒的故乡景县广川镇。近年来,当地深入挖掘镇域特色文化,把董子文化元素融入到城镇建设中,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董子文化小镇已具雏形。还聘请了专业古建筑设计人员,对沿街建筑、围墙、色调统一设计,实施了以“汉风·儒韵”为主题的董子大道美化改造工程。按照汉魏建筑风格,新建汉式围墙1458米,在主要路口新建汉阙12个,改造道路两侧厂房、统一路灯,打造了儒文化气息浓厚的景观一条街。

衡水6个“特色小镇” 看到生态休闲名城

清辉头特色小镇,位于深州市东安庄乡。2015年3月,东安庄乡政府和清辉头村共同投资1000万元打造清辉头旅游区,同年4月成功举办了首届万亩桃园观光节,推出“休闲游,清辉头”观光活动,接待各地游客10余万人。2016年4月,清辉头村举办第二届桃花节,游客量比2015年成倍增加。桃园面积约2.2万亩,现有万亩桃园、兴隆寺、观花城堡、好运街、桃故事街、民俗馆、书画馆、桃文化博物馆、深州特色产品展馆、三D画廊、刘秀走国展、十二圣贤等景点20余处,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更兼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凸显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三大特色。

其中安平汉王公园有个园中园项目:

安平汉王公园“园中园”落成

在河北省安平县城区有座汉王公园,伴随着凉爽的秋风这里游客络绎不绝,人们尤其喜爱最近刚刚落成的园中园——“人面桃花园”,该园由著名诗人兼书法家陈廷佑先生题写园名,李树喜、赵京战、王改正、高昌、林峰、刘庆霖等众多我国诗词名家,按平水30韵各自赋诗,并分别勒石镌刻,同时加以巧妙布置,遂成为整个公园中最为靓丽的风景。人们品读着诗词,欣赏着书法,感受着历史情怀,不时发出啧啧赞叹之声。

人面桃花园门

陈廷佑题写:人面桃花园

人面桃花园诗书石刻

名家桃花诗书碑刻

唐代崔护原籍是安平县人,他的《人面桃花》诗千古流传。“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写得如清泉流泻,浅净而美,这般的妩媚情切,却也有些淡淡伤感.打动了许多人,也传颂了许多代.安平县人以此为骄傲。于是,在创建“中华诗词之乡”的背景下,他们在汉王公园精心打造了纪念崔护这位家乡诗人的“人面桃花园”,并植入了以桃花与思念为主要元素的诗书碑刻,把汉王公园的文化内涵提升到了更高的品位。

博陵崔氏诗词选

据了解,为了建设园中园“人面桃花园”,汉王公园投资100多万元。该县邀请中华诗词学会、省诗词协会、市诗词学会领导专家和安平县的诗词作者,共同创作了分韵桃花诗30首,并请书法家书写,建设了人面桃花题刻墙。桃花园正中,是雕刻着崔护《人面桃花诗》的景观石,景观石背面是崔护的人物简介。景观石南面的墙面上,镶嵌着根据《人面桃花诗》的浪漫故事创作的诗词,并配以图画,让人不禁遐想联翩。景观石东面是诗词长廊,长廊的正中是由著名诗人书法家、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陈廷佑题写的匾额“人面桃花园”,长廊的墙面上镶嵌着诗词作者创作的石刻桃花诗,古色古香,美观大方。陈廷佑除题写匾额以外,还专门贡献诗作:“笔端曾有艳闻生,千载诗坛独得名。人面桃花何处觅,一圆春色在安平”。景观石的西侧,是“崔氏历代诗词长廊”,将崔氏历代的诗词装裱上墙,向大家展示了光辉灿烂的崔氏诗词文化。

陈廷佑诗书碑刻

来源:河北日报、衡水日报社、安平官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