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7月17日入伏以来,“高温大戏”在四川盆地同步上演;

7月21日,四川省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高温黄色预警;

7月22日,烈日继续“火力全开”,成都迎来了今年首个高温日,最高气温达到35.1℃;

7月23日5时00分16秒,“大暑”到,高温大戏持续“热播”;

……

近一个月过去了,目前,已进入到三伏天的最后一个阶段,但秋老虎还是让人不容小觑。8月17日,成都气象台发布未来十天趋势预报(8月18日-8月27日),受高压环流控制,8月18日到21日,成都大部分地方将持续出现最高气温为35℃或以上的天气。

持续的高温天气里,人们成了“出门困难户”,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大波“城市服务者”。为了满足人们的“足不出户”,他们头顶烈日奔忙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似乎是一群“不怕热”的人。

或许你还记得,曾经在微博上走红的送水“眼镜哥”,今年是他做送水工的第9个年头。他依然留着山羊胡,颈配佛珠,鼻上架着没镜片的眼镜架,文艺范儿十足。他告诉记者,夏季写字楼需要的饮水比其他季节更多,每天从上午九点开始送水,往往要一直忙到下午三四点钟,很多时候顾不上吃午饭,一包饼干充饥,一根汗巾是湿了又干。

除了送水工,快递员也是烈日下的常见人群。

成都去年快递业务量突破8亿,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九。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快递业务收入累计为48.91亿元,同比增长39.26%。进入夏季,网民的网购热情有增无减,收发件上升再加烈日炎炎,快递员面临着双重“烤验”。据一名快递小哥介绍,夏季,同行们每天从早上七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忙完,平均每天送100多个快递。工作虽然辛苦,但客户的一句“谢谢,辛苦了”却能如丝丝凉风,给他们带去安慰。

高温天气下,和快递员“共苦”的,还有与时间赛跑的外卖送餐员。

高温下,食物保鲜时间短,为了让顾客尝到新鲜的饭菜,送餐一定要及时。而送餐的高峰期,一般都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烈日毒辣,途中的风是热的,汽车尾气是烫的。为了不耽误顾客用餐时间,他们就要在烈日下奔忙,汗水在身上肆意流淌。

有的送餐员,为了多接一两单,到饭点也顾不上吃饭,甚至连水都喝不上一口。每天工作10小时,一天能送四五十单。除去休息时间,一个月可达到1000单的配送量。

除了送水工、快递员和送餐员,赶工期的建筑工人、保供电的电力工人等,也在高温下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以一份执着和敬业,做着“不平凡的付出”。为了一座城市的平稳运转,为了更多市民的便捷生活,他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默默值守,任劳任怨。是他们,成就了一个城市的美丽。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唐千惠)

留着山羊胡、颈配佛珠,没得镜片的眼镜架,送水工的文艺范儿 (朱建国 摄)

工作衫穿了不到一月肩部就被磨破了 (朱建国 摄)

志愿者送水、送防暑药慰问建设者(鲍安华 摄)

成都地铁6号线工程建设中(李洋 摄)

烈日下,穿戴防晒袖是外卖小哥对自己的“温柔”(鲍安华 摄)

烈日下,遮阳棚是送餐电瓶车的“顶配” (鲍安华 摄)

外卖小哥穿行在大街小巷(鲍安华 摄)

辛苦自己,方便千家万户(鲍安华 摄)

成都石羊立交建设工地上的工人(鲍安华 摄)

渴了,喝口水的时间都很短(鲍安华 摄)

阳光炙热,铁板滚烫,技术人员跪地检测钻机(鲍安华 摄)

高温让人易感疲惫,工作中的技术人员们一丝不苟,不敢懈怠 (鲍安华 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