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食蟻獸(Aardvark),也叫土豚,主要分佈在非洲,非洲食蟻獸的行蹤不定,因爲是夜行性動物,所以十分神祕。

非洲食蟻獸一天喫5萬隻螞蟻,長得像豬記性太差找不到家

非洲食蟻獸因爲外形看起來有些像豬,所以也被稱作土豚,但長相很奇特,拱形的身體矮胖,脖子短,尾巴長而強壯,長而尖的耳朵。土豚體長約2米,尾巴佔體長的三分之一,體重最大可達100公斤,擁有管狀的鼻子和一條細長的舌頭,它們非常適合覓食螞蟻和白蟻。短而強壯的四肢帶有大而鋒利的鏟形爪,所以十分擅長髮掘土壤,每天變得髒兮兮的,這些習性和豬挺像的。

非洲食蟻獸一天喫5萬隻螞蟻,長得像豬記性太差找不到家

土豚是夜行性動物,白天都蜷縮在洞穴中睡覺,偶爾來到洞口曬太陽,晚上它們就開始出洞活動,尋找食物。它們幾乎完全以螞蟻和白蟻爲食,在覓食的路上,笨拙的身體會緩緩拖出一條長長的小路。

非洲食蟻獸一天喫5萬隻螞蟻,長得像豬記性太差找不到家

尋找食物時,非洲食蟻獸會挖掘到地下,找到螞蟻的巢穴,細長的舌頭可以伸出30釐米,上面的黏液可以粘住大量的螞蟻,但它不能咀嚼,只能吞下螞蟻,通過腹部的肌肉來磨碎食物。一隻成年非洲食蟻獸一晚上可以喫掉5萬隻螞蟻。

非洲食蟻獸一天喫5萬隻螞蟻,長得像豬記性太差找不到家

非洲食蟻獸非常擅長髮掘,在挖掘食物的同時,它也挖出了一個長達三米的洞穴,可以用來在白天棲息,躲避天敵。經驗豐富的土豚可以挖掘出一個完整龐大的隧道系統,洞穴長達13米,擁有衆多的“房間”和多個入口。它們強壯的四肢和鋒利的爪子,在堅硬的地面要比人類的鏟子挖掘速度更快。

非洲食蟻獸一天喫5萬隻螞蟻,長得像豬記性太差找不到家

無論是小型哺乳動物還是無脊椎動物,土豚挖掘的完美洞穴成爲許多動物的棲息地,土豚成爲生態系統的重要貢獻者。其實它們的記性很差,隨遇而安,行蹤不定,經常找不到老家,只能再重新挖掘一個新家,這也可能因爲它們感覺挖洞太過容易了,喜新厭舊也是有可能的。

非洲食蟻獸一天喫5萬隻螞蟻,長得像豬記性太差找不到家

我們來參觀一下偉大的非洲建築師,非洲食蟻獸先生的舊宅有哪些客人吧:鬣狗、蟒蛇、眼鏡蛇、疣豬、豹子、蜜獾、獅子等。如果沒有這些洞穴,許多動物可能會被野火燒死。

非洲食蟻獸生性孤獨,很少一起活動,都是獨來獨往,雌性土豚懷胎7-9個月後,生下小土豚,它要在洞穴中呆兩週,然後跟隨母親出去覓食,6個月大的時候就能自己發掘洞穴了,12個月就成年了。

非洲食蟻獸一天喫5萬隻螞蟻,長得像豬記性太差找不到家

在非洲,非洲食蟻獸會被獵捕,它們的肉與豬肉相似,牙齒會被製作成手鐲。但人類對的捕捉並不會造成它們的數量大量減少,主要威脅來自人類農耕導致它們的食物—白蟻的減少,如今非洲食蟻獸並不被認爲是一種瀕危物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