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6日下午,由市委宣傳部、市婦聯聯合開展的“傾情禮讚新中國 巾幗添彩軍運會”宣講活動在武漢大學舉行,新中國首任農業部長李書城的外孫陳文森回憶起母親李聲英生前的點點滴滴,數度落淚,感人的家風故事也讓現場300餘名大學生和巾幗志願者感動不已。報告會分享了4名武漢市三八紅旗手標兵的事蹟,一名記者講述了中國首批女空降兵、駐黃陂原空降兵某部隊離休幹部馬旭捐千萬積蓄支持家鄉教育事業的故事,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桂小妹,武漢市特警支隊女子大隊特警隊員伍淼,武漢自勇園藝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彭先進,也分別講述了她們的成長故事和奮鬥歷程。

長江日報融媒體訊(記者黃徵 通訊員韓婧 況堰芸)“母親彌留之際還在叮囑我們,‘再難也不向國家提要求’,今後這個家訓要一直遵循下去。”16日下午,由市委宣傳部、市婦聯聯合開展的“傾情禮讚新中國 巾幗添彩軍運會”宣講活動在武漢大學舉行,新中國首任農業部長李書城的外孫陳文森回憶起母親李聲英生前的點點滴滴,數度落淚,感人的家風故事也讓現場300餘名大學生和巾幗志願者感動不已。

報告會分享了4名武漢市三八紅旗手標兵的事蹟,一名記者講述了中國首批女空降兵、駐黃陂原空降兵某部隊離休幹部馬旭捐千萬積蓄支持家鄉教育事業的故事,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桂小妹,武漢市特警支隊女子大隊特警隊員伍淼,武漢自勇園藝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彭先進,也分別講述了她們的成長故事和奮鬥歷程。

李聲英家庭是全國文明家庭,66歲的陳文森講述了一家四代傳承“再難都不要向國家提要求”家訓的故事。陳文森的外公李書城是辛亥革命元勳、新中國第一任農業部部長,1965年,李書城彌留之際,語重心長地對子女說:“我一生清貧,沒有任何物質遺產,留給孩子們的只有一種精神。希望孩子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多做工作,再難也不向國家提要求,要培養和教育好下一代。”

李聲英是李書城的二女兒,1945年抗戰勝利後,按照父親的心願,回武漢當了一名小學老師,結婚後爲照顧孩子辭去工作。1973年,陳文森的父親去世,全家只有每月30元的撫卹金維持生計。李聲英在2018年12月31日去世前,還跟兒子一起住在百步亭社區37平方米的廉租房裏。

【編輯:朱曦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