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幷州文水縣(現成山西文水縣東),生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衆人皆知的女皇帝。

武則天對歷史發展做出的第一個貢獻是,她打擊了保守的門閥世族。武則天被立爲皇后以後,把反對她做皇后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一個一個的都趕出了朝廷,貶逐到邊遠地區。這對於武則天來說,是殺雞儆猴,但這些關隴集團和他們的依附者,在當時已經成爲一種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們趕出政治舞臺標誌着關隴集團從北周以來長達一個多世紀統治的終結,也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另外武則天也有不少負面評價,其主政初期,由於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加上後世史學家不齒於她違反傳統的禮教,身爲女子,竟然擁有不少男性嬪妃(稱爲“男寵”),也公開與多名男性歡好,不以爲恥,所以史書內都對她的所作所爲大加鞭韃,直斥其陰險、殘忍、善弄權術,與中宗時韋后之專政,合稱爲武韋之亂。

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後宮爲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爲昭儀,後爲皇后(655年-683年),尊號爲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705年退位以後,成爲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週一朝結束,唐朝復辟,恢復以神都爲東都。神龍元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陽宮病死,年八十二,後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