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楷书过渡到行书,你得这么干!

从章法来说,楷书要求比较固定,如打太极;草书势必要快,如百米短跑;而行书因介于这两种书体之间,轻重缓急视势而动,如咏春拳。

行书的结构和章法的规则要求主要是:结体大小轻重要适当,长短纵横要合度,疏密黑白要相称,左右欹正相呼应,使之错落变化,气势贯通,协调统一,神定气足。

今天,侠客就以米芾的《苕溪诗帖》为例子,来窥探米颠他这部旷世作品里常见字与字之间的呼应的关系,我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归类,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1

欹正组合

2

浓淡组合

3

大小组合

4

行书与草书组合

5

粗细组合

6

连体组合

7

横纵组合

8

省略组合

9

疏密组合

10

排列组合

当然,一幅好的行书作品不一定非要全部具备上述十个例子,十之五六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追求上述变化而故意安排,否则很可能弄巧成拙。

恰如郑板桥诗中所言: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所以,要想行书得心应手,除了用心揣摩,还需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方能得心应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