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字

【趣知道】

天天聽到它們叫你對知了又知道多少

郭冀華

現在這時節,如果你住的地方有樹木,你一定正在被知了聲所困擾。那和鼓聲一樣大的叫聲,吵得人心煩意亂,睡不着覺。那麼你知道知了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嗎?下面,就讓我們走進知了的神祕世界吧,看過之後你會發現,它的一生可比你想象得傳奇多了!

知了叫竟然能預報天氣

知了是一種較大的靠吸食植物爲生的昆蟲,通常有四五釐米長。知了有不同的種類,它們大多形狀相似而顏色各異。知了的兩眼中間有三個不太敏感的亮點,兩翼上簡單地分佈着起支撐作用的細管,這些都是古老的昆蟲種羣的原始特徵。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知了有兩對膜質的翅膀,它的翅脈很硬,當它休息時,翅膀總是覆蓋在背上。知了很少自由自在地飛翔,只有採食或受到騷擾的時候,才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有趣的是,知了能一邊用吸管吸汁,一邊用樂器唱歌,飲食和唱歌互不妨礙。

其實,知了的鳴叫能預報天氣,如果早晨剛起牀,知了就在樹端高聲歌唱起來,似乎就是在告知人們——“今天的天氣,會很熱啊。”

不是所有的知了都會叫

夏季你肯定也被知了聲吵得睡不着覺過,那麼它的叫聲怎麼那麼大呢?

其實,會鳴叫的知了是雄性,它的發音器就在腹基部,它的發音器像蒙上一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由於知了的鳴肌每秒能伸縮約一萬次,蓋板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到共鳴的作用,所以,知了的鳴叫聲特別響亮,並且能輪流利用各種不同的聲調激昂高歌。雌性知了的樂器構造結構不完全,不能發聲,所以它是“啞巴知了”。

雄性知了每天唱個不停,其實是爲了引誘雌性來交配。知了家族中的高音歌手是一種被稱作“雙鼓手”的知了。它身體兩側有非常大的環形發聲器官,身體的中部是可以內外開合的圓盤。圓盤開合的速度很快,抖動鳴叫就是由此器官發出的。這種知了叫的聲音缺少變化,但卻比叢林中金絲雀的叫聲都大得多。

十幾年只有一週見陽光

知了是一種神祕的昆蟲,其神祕之處在於,它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皆躲在地下沉睡。它是見不得天日的昆蟲,雖然它的壽命很長,但是它很少在陽光下生活,幾乎一生都在黑暗的地下度過。它們往往需要兩年、三年,甚至更長的十三年,才能從地底爬出來進行蛻變。

北美洲有一種知了叫“十七年蟬”,這種知了會在泥土裏待上十七年,歷經漫長的潛伏期後才從地底爬出,只爲能擁有在地面上僅僅一個星期的生命。

那麼,知了在地下度過的這段漫長時光,都經歷了什麼呢?一隻小小的蟬,它的一生要經歷五次蛻皮。在黑暗的地下泥土裏,知了的幼蟲會先後經歷四次蛻皮,而最神奇的是它的第五次蛻皮,也是它的最後一次蛻皮。

知了的第五次蛻皮被稱作“蟬蛻”,和前四次在地下泥土裏蛻皮不同,在經歷蟬蛻之前,知了會悄悄地爬上週圍的樹枝,在樹上進行最後一次蛻變。當夜幕降臨,人們準備入睡的時候,知了便開始忙碌起來。當幼蟲將要羽化時,會在黃昏及夜間鑽出地表,爬到樹上然後抓緊樹皮,開始蛻皮羽化。爲了避免在蛻變的時候受到干擾,知了喜歡在夜晚爬上樹枝進行蛻變。成功的蛻變對知了來說非常重要,一旦在蛻變的過程中受到騷擾,它們的翅膀就不能正常地發育生長,這會導致它一生都不能飛起來。因此,夜晚便成了知了活動最頻繁的時間段。

知了是這個時節的一種符號,雖然很常見,又有些惱人,但它的一生是傳奇的。它好不容易鑽出地面見到天日,就讓它盡情歌唱吧!每年5月到8月是蟬蛻的高峯期,如果你對蟬蛻感興趣,長滿樹木的公園是觀察的好地方!

來源:北京晚報

還在嫌棄蟬的聒噪?其實它的一生很傳奇...

撰文 / 郭冀華

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如果你住的地方有樹木,你一定正在被蟬聲所困擾。那和鼓聲一樣大的叫聲,吵得人心煩意亂,睡不着覺。

那麼你知道蟬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嗎?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蟬的神祕世界吧,看過之後你會發現,它的一生可比你想象的傳奇多了!

蟬能預報天氣?

蟬是一種較大的靠吸食植物爲生的昆蟲,通常有四五釐米長。蟬有不同的種類,它們大多形狀相似而顏色各異。蟬的兩眼中間有三個不太敏感的亮點,兩翼上簡單地分佈着起支撐作用的細管,這些都是古老的昆蟲種羣的原始特徵。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蟬有兩對膜質的翅膀,它的翅脈很硬,當它休息時,翅膀總是覆蓋在背上。蟬很少自由自在地飛翔,只有採食或受到騷擾的時候,才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

有趣的是,蟬能一邊用吸管吸汁,一邊用樂器唱歌,飲食和唱歌互不妨礙。蟬的鳴叫能預報天氣,如果早晨剛起牀,蟬就在樹端高聲歌唱起來了,似乎就是在告知人們——“今天的天氣,會很熱啊。”

會叫的其實是雄蟬

夏季你肯定也被蟬聲吵得睡不着覺過,那麼蟬的叫聲怎麼那麼大呢?

其實,會鳴叫的蟬是雄蟬,它的發音器就在腹基部,它的發音器像蒙上一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由於蟬的鳴肌每秒能伸縮約1萬次,蓋板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到共鳴的作用,所以,蟬的鳴聲特別響亮。並且,蟬能輪流利用各種不同的聲調激昂高歌。雌蟬的樂器構造結構不完全,不能發聲,所以它是“啞巴蟬”。

雄蟬每天唱個不停,其實是爲了引誘雌蟬來交配。蟬的家族中的高音歌手是一種被稱作“雙鼓手”的蟬。它身體兩側有非常大的環形發聲的器官,身體的中部是可以內外開合的圓盤。圓盤開合的速度很快,抖動的蟬鳴就是由此器官發出的。這種蟬鳴聲音缺少變化,卻比叢林中金絲雀的叫聲都大得多。

傳奇的一生

蟬是一種神祕的昆蟲,蟬的神祕之處在於,它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皆躲在地下沉睡。蟬是見不得天日的昆蟲,雖然它的壽命很長,但是它很少在陽光下生活,幾乎一生都在黑暗的地下度過。

它們往往需要兩年、三年,甚至更長的十三年,才從地底爬出來進行蛻變。如北美洲有一種蟬叫“十七年蟬”,這種蟬會在泥土裏待上十七年,歷經漫長的潛伏期後才從地底爬出,只爲能擁有在地面上僅僅一個星期的生命。

那麼,蟬在地下度過的這段漫長時光,都經歷了什麼呢?一隻小小的蟬,它的一生要經歷五次蛻皮。在黑暗的地下泥土裏,蟬的幼蟲會先後經歷四次蛻皮,而最神奇的是蟬的第五次蛻皮,也是它的最後一次蛻皮。蟬的第五次蛻皮被稱作“蟬蛻”,和前四次在地下泥土裏的蛻皮不同,在經歷蟬蛻之前,蟬會悄悄地爬上週圍的樹枝,在樹上進行最後一次蛻變。

當夜幕降臨,人們準備入睡的時候,蟬兒們開始忙碌起來了。當幼蟲將要羽化時,會在黃昏及夜間鑽出地表,爬到樹上然後抓緊樹皮,開始蛻皮羽化。爲了避免在蛻變的時候受到干擾,蟬喜歡在夜晚爬上樹枝進行蛻變。成功的蛻變對蟬兒來說非常重要,一旦蟬在蛻變的過程中受到騷擾,翅膀就不能正常地發育生長,會導致它一生都不能飛起來。因此,夜晚便成了蟬活動最頻繁的時間段。

每年5~8月是蟬蛻的高峯期,如果你對蟬蛻感興趣,長滿樹木的公園是觀察蟬蛻的好地方!

蟬是夏天的符號,雖然它很常見,又有些惱人,但它的一生是傳奇的。它好不容易鑽出地面,見到天日,就讓它在這短短的一週的時間裏盡情歌唱吧!

來源:知識就是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