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有一个温暖的家

文/安然

前几日受邀看了一部外国片《何以为家》,不知道什么原因,对国外的片子有些感冒,不太喜欢,有可能是因为边看影片还要看银幕下的翻译,觉得麻烦,还有一个就是国外的很多片子讲的都是那生生造出来的英雄,要么就是漫威,或者是大制作的太空银河题材影片,所以一般都是不大爱看的,印象中仅存的外国影片还是《茜茜公主》、《佐罗》、《侠胆熊狮》之类的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片。

受朋友之邀,勉为其难的占座看了这部影片,居然能够全程认真看了电影的每一个画面,了解电影中的每一个情节,心情也不止一次的受到震撼,为剧中的小主人公扎因的命运揪心,这么小就受到这样的苦难,他的家在哪里?苦苦追求下,面对自己的父母,他在法庭现场表面上,他控诉的是他的父母,实际上,他控诉的还有这个社会,这个国家。

扎因他说着:“我希望大人听我说,我希望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我只记得暴力、侮辱、殴打、链子、管子、皮带。我听过最温柔的一句话是,‘滚,狗娘养的东西’,‘滚,你这垃圾。’生活是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更值钱。​我以为我们能活得体面,能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宁愿我们做洗碗工。”

电影《何以为家》让你想到了什么?

一个孩子,他只有13岁,要经过多少的苦难才会说出这样的话,他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中,影片的第一个层次中讲述的就是他的原生家庭。在家庭生活中,他感受不到一丁点的温暖和安宁,好像他的出生就一定要背上沉重的负担。他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没有,小小年纪已经品尝了人生的疾苦,他要用自己的劳动付出,为自己,也为这个家庭,可是他现在只是一个稚嫩的小孩。

他想法设法想保护比自己仅仅小一岁的妹妹,可是父母亲仅用一只鸡的代价就把她嫁了出去,美其名曰为了她好,可是她现在只有十一岁呀。扎因有心无力的在父母的强势下终没有能留住妹妹,保护好妹妹。一气之下他离家出走,可是当他遇到了那个同样生存艰苦,带着一个孩子的埃塞俄比亚的女人,他看到了这个世界比他困苦的事情和人依然存在。女人因为非婚生子没有户口,在一次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扎因又承担起照顾她孩子的重任。

生活在他的面前永远是最压抑的,在出走战乱纷飞国家的时候,他回去取自己的身份证明,可是他如何知道,在那样一个家庭里面,人的出世是那么的随意,都没有人能记得你的生日,更不可能有什么样的身份证明,在和父亲争吵的过程中,他知道了自己的那个妹妹因为怀孕大出血已经不在人世间,愤怒之下,他抽上那把尖刀,要替自己的妹妹讨个说法,最终被捕,锒铛入少年监狱。

电影《何以为家》让你想到了什么?

影片的每一个情节当中都让人的心揪着,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小孩,如果他不身处于这样一个战乱的国家,如果他的父母不像下小猪仔一样的无限制的生育,根本就不考虑孩子的生活、教育和健康,那生活在这样家庭里的孩子怎么会有一个天真无邪,快乐无忧的童年。扎因非常向往美好的生活,向往安定的环境,如果不是那样的话,他不会冒着生死想去天堂般瑞典土耳其,可是这一切又是何等的艰难。

因此在扎因和父母的对话中,扎因只央求自己父母一个要求,那就是求他们不要再生了,因为他知道他们不会给他们好的环境的。生出来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只会像他一样,沦为社会的底层,小小的年纪就要背负太多的压力而生活。如果是女孩,他们的未来一定会像那个死去的妹妹一样,刚来初潮,就会被父母卖为人妇,这是多么可怕的世界。

这绝对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彩蛋当中就告知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索性的是,故事中的原型他的经历被人挖掘,世界联合国难民署给了他好的照顾,他也顺利上了学校,他的家庭也因此得到了救助,他是幸运的。可是在全世界中,像扎因一样的孩子又有多少,未被关注的还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他们依然没有将来。

世界需要和平,和平了人民才能生活幸福,国家安稳了,那一个个的小家才能安宁。感谢我们能够生活在安宁的国度里,也祈求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我们的人民才能幸福长远。

电影《何以为家》让你想到了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