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10推力矢量發動機實驗臺曝光:世界排第三

近日網上出現了一張從國內某軍事刊物上翻拍的殲10B戰鬥機安裝國產推力矢量發動機成功首飛的照片。雖然在去年底晚上就出現了一張殲10換裝矢量推力發動機的照片,但很模糊,現在出現的這張照片清晰度則很高,可以看到很多細節。其尾噴口的收斂-擴張片之間的寬度較大,且末端爲鋸齒形;垂尾底部的阻力傘艙進行了切角和修形處理,以留出噴口向上偏轉所需的空間。而從這架換髮的殲10B機頭有空速管以及多個傳感器的情況來看,應該不是生產型殲10B,而是原先的某架殲10B原型機。這是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裝備三軸推力矢量發動機的實驗平臺。

中國殲10推力矢量發動機實驗臺曝光:世界排第三

推力矢量發動機給戰鬥機帶來的最大好處是超機動性,可以讓戰鬥機做出很多匪夷所思的機動動作,提高戰鬥機在近距格鬥中的技術優勢。發展推力矢量發動機的關鍵是矢量噴管,到目前爲止世界上共出現了兩種類型矢量噴管,一種是類似美國F-22戰鬥機所裝的F119-PW-100發動機採用的二維矢量噴管,只能在俯仰方向進行一定角度偏轉;另一種是類似俄羅斯117S發動機採用的軸對稱矢量噴管,可以在上下左右進行任意偏轉,所以也稱爲全向矢量噴管。殲10B的發動機所採用的就是全向矢量噴管,其對材料技術、密封技術以及響應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中國殲10推力矢量發動機實驗臺曝光:世界排第三

材料技術主要是要求既耐高溫而且還必須輕便,一般來說耐高溫材料好解決,因爲非矢量噴管的材料也必須耐高溫,而要同時輕便就不能採用傳統的噴管材料,必須是新型材料。根據之前網上曝光的矢量噴管進行地面臺架試驗的照片推測,應該是採用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製作尾噴口的收斂-擴張片。密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密封性不好,高溫噴流泄出,那麼很可能導致戰機起火。響應能力是指矢量噴口能夠根據控制指令迅速進行偏轉,而這就要求發動機不僅要實現全權限數字電子控制,而要具有飛火推一體化能力。所以,矢量噴管的出現和應用不僅僅是噴管技術的巨大進步,而是代表着整個發動機技術的巨大進步。

中國殲10推力矢量發動機實驗臺曝光:世界排第三

我國目前已經研製成功並投入批量生產的戰鬥機用小涵道比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只有渦扇-10系列,所以殲-10B上所裝的採用矢量噴管的發動機無疑也屬於渦扇-10系列的型號,有分析稱是渦扇-10B。除了採用矢量噴管之外,渦扇-10B的推力也有所加大,這是因爲矢量噴管會導致發動機推力出現一些損失(少的有3-5%,多的可到10%),增大發動機的總推力其實就是爲了彌補採用矢量噴管之後的推力損失。

中國殲10推力矢量發動機實驗臺曝光:世界排第三

需要強調的是,單發戰鬥機裝推力矢量發動機在國際上十分罕見,之前只有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用專門改裝的F-16 MATV進行過軸對稱矢量推力的技術驗證。所以,不排除現在這架殲-10B也是扮演與F-16 MATV相似的角色,驗證矢量推力發動機的性能。如果測試工作進展順利,未來很可能會優先在殲-11B、殲-16、殲-20等國產重型戰鬥機上換裝推力矢量發動機,同時也可通過殲-10B的實際驗證,爲後續更大推力的渦扇發動機採用矢量噴管積累經驗。至於殲-10B/C,倒不一定急於換裝推力矢量發動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