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也就是1644年的4月25日,李自成率軍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紫禁城裏的文武百官跑得荒無人煙,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見事已如此,命令後宮嬪妃全部自盡,他又親手殺了自己的兩個女兒,命貼身太監帶着三位皇子出逃,然後他自己跟太監王承恩向煤山跑去。


吊死崇禎的那株“歪脖子”樹還在嗎?專家:還在,但不是原來那棵


當崇禎跑到煤山,他忽然就不想跑了。他轉身,在這個京城的制高點放眼望去,整個江山像是被淹沒在血海之中,烽火連綿,硝煙瀰漫。數百年的大明王朝在他手中毀於一旦,他心裏羞愧又不甘,於是,他選擇了用三尺白綾結束自己的一生,在一棵歪脖子樹上投繯自盡。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弄破手指,寫下“任賊碎裂朕屍,但弗傷我百姓。”而這裏,也在後世成爲了一大遺址。


吊死崇禎的那株“歪脖子”樹還在嗎?專家:還在,但不是原來那棵


其實,從他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可以看出,崇禎皇帝並非昏君。在生前,崇禎作爲一國君主,他愛國愛民,兢兢業業,致力於爲百姓改革創新制度。可是,在他上位的時候,明朝已經處於內憂外患的階段,朝廷內部被龐大的文官勢力把控,而外面又有李自成的不斷進攻,北方蠻夷的虎視眈眈,年輕又初登皇位的他並沒有能力治理好這一切。所以最後,明朝的覆滅是可以被預計的,只是時間問題。


吊死崇禎的那株“歪脖子”樹還在嗎?專家:還在,但不是原來那棵


崇禎皇帝認爲自愧於天下和百姓,選擇上吊結束,也是因爲他內心有着滿腔熱血卻又無法實現的矛盾,他對自己感到絕望,這樣一死了之,或許是最好的結局。我們也無法明確知道崇禎帝在當時的那種情形下內心的波動,不過好在,後面在清朝的大統一下,老百姓也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他死前最掛念的是百姓,而不是榮耀、地位、權力。


吊死崇禎的那株“歪脖子”樹還在嗎?專家:還在,但不是原來那棵


那顆歪脖子樹見證了這段歷史變遷,因此,它變得非常具有意義。清朝統一以後,爲了讓人們記住歷史的同時感到警示,讓後代引以爲戒,清朝將這棵吊死崇禎皇帝的歪脖子樹命名爲“罪槐”,並且用鐵鏈鎖住。

這棵歪脖子樹就這樣被保護着,到今天已經有300多年了,不免有人會問這棵樹還是當年崇禎自縊的那棵樹嗎?據專家指出,歪脖子樹還在,但是不是原來的那棵。


吊死崇禎的那株“歪脖子”樹還在嗎?專家:還在,但不是原來那棵


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這棵樹被砍掉了,如今的這棵樹是是一棵150歲的古槐,在1996年的時候管理人員從別處移植而來。

樹雖然變了,可那個地方依然存在那段歷史,永遠銘記歷史。在這棵樹下,後人立了一塊石碑——“明思宗殉國處”。


吊死崇禎的那株“歪脖子”樹還在嗎?專家:還在,但不是原來那棵


參考資料:《明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