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是什么?

各位读者,如果你是企业的领导人,请你扪心自问一下:在你的公司当中,有没有吸引人心的宏伟愿景;有没有让所有同仁能够振臂高呼一起去实现的愿景;有没有觉得这个愿景一旦实现了,能让他们神往,让他们激动,让他们兴奋,让他们能够为之倾力奉献。一个没有愿景的公司,是没有希望的。预见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创造未来,既然这样,如何才能设计出吸引人心的最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

在设定企业愿景之前,首先要思考三个问题,即:我们的企业是什么?我们的企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思考清楚这三个问题,也就对企业的愿景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归结起来,设定企业愿景首先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企业愿景需要回答三个问题(1)我们要到哪里去? (2)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 (3)目标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了之后,还要搞清楚愿景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企业战略是指企业根据环境的变化,本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适合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差异化在竞争中取胜,也是对企业的当前及未来将如何行动的一种总体表述。愿景既是文化的导航,更是战略的指引。因此,企业战略最重要的是方向。这个方向长远看是愿景,短期看是战略目标。愿景首先体现于企业的战略,愿景制定之后,战略将围绕愿景制定企业阶段战略指标体系、年度经营计划以及相辅相成的关键业绩考核系统。

搞清了以上问题和关系之后,就要开始设计最适合企业的愿景了。愿景是什么?就是预告事实,就是能让人的动力产生巨大的爆发性。那如何样设计呢?我认为企业的愿景首先要符合以下七个非常重要的词语。

岚昕箴言“清晰”、“年限”、“冲击力”、“持久”、“独特”、“服务”、“关系”,是设计企业愿景必须符合的五个原则。最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是什么?

第一个重要的词语是“清晰”。既然愿景是还没有实现,还没有达成的一个图景,那就必须特别清晰。因为越清晰越准确,就越能让你的同仁感觉到这个愿景是可以看得见的,可以摸得着的,不是含糊其词的,不是一时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因头脑一时发热而说出来的话。

第二个重要的词语是“年限”。虽然愿景讲述的是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但却不是永无止境实现不了的。因此,企业在设计愿景的时候,最好先设定一个年限。这个年限最起码要有十年的时间,最短也得五年,最长极限不能超过二十年。不过,我建议一般十年就可以了,五年太短,五年以下的叫战略目标;十年以上的愿景又太过顶天,无法激发大家奋斗的力量。所以,你能不能想像十年后,你的企业会成为什么样子,而这个样子对每一个同仁来说,是他们共同的期望。

第三个重要的词语是“冲击力”。什么样的愿景有冲击力呢?你的企业的愿景是否能经常让你热血沸腾,甚至热泪盈框;能否经常让你为它彻夜难眠;能否让你有一种热情,一股冲动,想将它与你的同仁分享。愿景的力量就在于它既是宏伟的又是激动人心的。比如,成为这个领域的引领者(著名、领导、主导、最大、最好、第一、最强、标杆、榜样……),有这样的词汇,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愿景,才能够产生冲击力。

也许有的人会说,愿景设定得太大了难以实现。试问,如果愿景是那么轻易就可以实现的话,那愿景又怎么会激动人心呢?愿景的哲学意义建立在“你想成为什么,所以你能成为什么”, 而不是“你能成为什么,所以你想成为什么”!

当比尔·盖茨在三十多年前说他的梦想是“让每家每户的每张桌面上都有一台个人电脑”,很多人都认为他异想天开,但看看现在,他的梦想几乎已经实现。愿景就是这样的一个企业的梦想。这种梦想通常会使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又会不由自觉被它的力量所感染。因此,如果愿景是一种立即就被人所能把握实现的目标,那它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战略目标,而不是我们所说的愿景。

第四个重要的词语是“独特”。一个成功的愿景常常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想实现与其他企业完全相同的愿景时,在这样的两个企业之中,很难说一定是你会取得成功。如果你试图在市场上拥有与他人同样的地位,可能已经没有足够的地方了。所以,你的愿景必须是独一无二的,绝对不能抄袭对手,或者跟在对手后面跑。

举个例子,假如同行业的某个企业宣称要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头羊,要把公司做到什么程度,他设计了一个宏伟的蓝图。这时,如果你跟在人家屁股后面,也设计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蓝图,或者和它类似的蓝图,那些聪明的员工一看就知道这是和别人学的,是跟在人家后面转的,所以肯定没有未来,没有希望。有些员工可能还对这种行为比较厌恶,觉得这一个没有自我独特性,没有自我主张,没有自我安排的公司,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公司。

第五个重要的词语是“服务”。大家都知道猴子掰玉米的故事,掰一个又一个,最后发现什么也没有得到。为什么?不是它没有能力,而是因为它做事不够专注,没有明确的定位。

岚昕箴言什么都想做的人,一般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想占的人,基本什么都占不到。最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是什么?

在设定愿景的时候,企业要服务于什么人,服务于什么群体,到底能为什么人创造价值,必须非常明确。只有明确了,才能让同仁知道你未来要走到哪个方向去。一个企业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要,也不能满足一部分人的所有需要,而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一部分需要。怎么才能满足一部分人的一部分需要呢?这就要对企业的服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第六个重要的词语是“持久”。什么叫持久?就是说你设计的愿景,不能轻易更改。如果你轻易改动,那些本来相信你愿景的人,也就不再相信了。那些原本不相信你的愿景的人,就更加不相信了。

第七个重要的词语是“关系”。何为“关系”?就是说你所设计的愿景和你的员工有什么关系,这是愿景当中最重要的一条。说简单点,就是你给团队成员的利益承诺,也就是说这个愿景一旦实现了跟团队有什么关系,能给大家带来什么价值和好处。

很多企业领导人跟我说,他的公司在设定愿景的时候,既有明确的年限,也有非常有冲击力的奔头,而且还有利益的承诺,为什么设定的愿景还是没有力量呢?很简单,因为很多企业的领导人要么是光打雷不下雨;要么雷声很大雨点很小;要么打了很长时间的雷,雨迟迟不下;要么终于下了,只下了一点点。你的利益承诺不清晰、不明确,对员工就没有冲击力。什么样的利益承诺才是清晰明确和有冲击力的呢?

打个比方,在设定愿景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同仁:一旦实现企业愿景,公司将培养多个总经理,培养多少个董事,培养多少百万富翁,培养多少千万富翁,能够愿意在公司当中给多少人提供创业的机会,给多少人配股等等。

案例直击:世华和华夏愿景

世华早在2007年《基本法》出台时,就制定了这样的愿景:成为全球极具实力和倍受尊敬的智业集团!

针对世华愿景,我们在经营培训、激励机制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愿景陈述:2021年12月31日前,世华自主品牌的公司超过50家,领导3000名以上的优秀同仁,产生300名以上的主管和500名以上的储备主管;产生200位经理和300位储备经理;产生150位总监和200位储备总监;产生50位总经理和100位储备总经理,产生30位以上总裁,产生15位以上的董事长;产生300-500位合作股东;产生100位以上的百万富翁,产生20位以上的千万富翁;协助200位同仁解决车房问题,协助500位同仁解决住房问题。其有形资产超过20亿,无形资产超过50亿。拥有“世华大爱基金会”,捐款在3000万以上;创建10家以上的纯公益公司,所得利润全部捐赠“世华大爱基金会”,累计捐赠5000万以上;在全国要感召2011位爱心总裁成立大爱联盟,共同推进爱心事业;成立20所以上世华小学,帮扶学校100所,直接捐助1000名贫困大学生和感召企业家捐助5000名大学生完成学业;集团拥有自己下属的万人大学,发展为管理类院校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成为3000家以上优秀企业永久的接班人培训基地;成为全球极具实力和倍受尊敬的智业集团!

当我们真正这样去做的时候,这50位总经理、150位总监、200位经理、300位股东……都会跟我们的同仁产生莫大关系,能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让同仁向着世华的愿景努力。

2008底,世华收购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的愿景。在我们收购这个学院之后,我们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集合所有学院的核心层领导,制作了一个北京华夏管理学院的愿景。我们希望通过十年的时间,把北京华夏管理学院建成“中国管理类院校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同时针对院的愿景,在经营培育、师资建设方、校园规模,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愿景陈述:

在这个愿景里面,我们对办学的模式、教学体系、就业设置等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划、设置、量化,把“中国管理类院校最具影响力大学”的这句话贴在了每一栋教学楼和每一个教室最显眼的位置,在学校上下进行推进,最终实现“中国管理类院校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的愿景。

当然,有的人相信这个愿景,有的人不相信。没有关系,愿景就是为那些相信的人设计的。你有一个100人的团队,其中10个人相信这个愿景,这就够了。有10个人愿意多跟你三年、五年,你就实现了你的愿景价值。这一点我相信是每一个企业领导人都渴望拥有的。

因此,在你的企业当中,你有没有这样的愿景,有没有这样的承诺?为什么很多企业有愿景,而团队却没有动力?那是因为在这些企业当中,有愿景却没有有冲击力的利益承诺,他心里可能会想:“就算你成为中国500强,乃至世界500强,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和我没什么关系,你干你的,我干我的,只要你给我相应的报酬就可以了。”员工看不到奔头,就会觉得这个愿景实现跟不实现,都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因此,你必须要告诉员工理由,他们为什么要努力实现企业愿景,企业实现了愿景他能得到什么。

岚昕箴言在设置愿景时,在公司的宏伟规划中,要让同仁看到他自己的版图,他才拥有战斗的力量、跟下去的决心。最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是什么?

如何让你的员工愿意跟着你,为你的企业做贡献,而且为你的愿景奋斗不已,这是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你在设计愿景时,一定要留意,你的愿景必须和你的员工有紧密的联系。

做个最简单的假设,假如夫妻共同经营一家公司,公司的方向不明确,愿景更是没有,可能太太会对老公说:“老公啊,看看你这个公司,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没有愿景,看来我要到其他地方,先找个事干着,免得你公司倒闭了、破产了,到最后你连家都没得回,连饭都没得吃,孩子都没法养。你先咬牙坚持吧,我到其他地方先找一条生路。”如果公司没有愿景的话,连老婆都不干了,都要走人,还有什么发展可言?还怎么留住优秀的人才?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愿景=未来”,你的企业未来能不能凝聚各方的力量,产生最大的价值,往往就是看企业的愿景设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