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研學不僅是一次探索竹文化、瞭解古建築與詩詞文化的綜合實踐活動,還是一次對學生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同學們通過實地走訪錦江沿岸的綠化帶、公園的綠景,體會到綠道對於成都構建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意義,瞭解到成都錦江南岸、望江樓公園裏古建築文化的歷史演變過程。

望江樓公園座落在成都東門錦江南岸,以擁有望江樓古建築羣、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紀念館及各類珍奇異竹而聞名中外。

5月10日,作爲武侯區人文類研學課程的試點課程,班豆研學帶領川大附中的同學們來到望江樓公園,一起探祕錦江沿岸這片富有竹韻與詩韻的寶地。

探祕竹韻詩韻

同學們通過實地走訪錦江沿岸的綠化帶、公園的綠景,體會到綠道對於成都構建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意義,瞭解到成都錦江南岸、望江樓公園裏古建築文化的歷史演變過程。

在薛濤紀念館,同學們通過牆上的詩句瞭解薛濤的生平經歷,探究她想表達的思想感情。

望江樓公園不僅有文學的底蘊,各式種類的竹子更是公園裏的一大景觀。

竹子以它挺拔清秀、青蔥翠綠、疏密有致、剛勁而富有韌性的形象,給人以藝術的享受,同時被賦予幽雅、脫俗等品質。

本次研學課程以“竹”爲主題,既可以拓展學生知識面,又與學校良好的行爲規範傳統相融合,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的情操。

仔細觀察竹文化陳列館,和園區內各區分佈的竹子,瞭解到我國的各類竹子。

積極互動 探索實踐

本次研學活動學生認識到竹的文雅、頑強、謙虛、正直等背後的寓意,還了解到以竹喻人的寫作內涵。

文化的構建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它就像春雨一樣“潤物細無聲。

此次研學不僅是一次探索竹文化、瞭解古建築與詩詞文化的綜合實踐活動,還是一次對學生德育工作的實踐探索。

綜合實踐與德育教育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是學校特有的價值觀體系與特色所在。

在動手實踐環節,學生積極互動學習,動手實踐體驗製作了薛濤箋,還用筆墨點綴了紙扇,展示了書法與繪畫,並且進行了小組展示。

研學後,學校還將組織學生開展國旗下演講等,豐富多彩的成果展示環節,更好的展示學生參與此次活動的成果,豐富學生的綜合實踐課堂。

“文以載道,文以化人”,校園文化建設最能代表學校獨有的精神風貌,也最能引領校園風氣。

川大附中歷來重視文化的發展與傳承,隨着同學們對竹文化的認知感,和對竹的瞭解,學生將牢記竹的品格,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帶着春的希望、夏的激情、踏上新的學習征程、在川大附中添寫自己最亮麗的青春篇章。

撰文:李剛

編輯:豆奶

視頻後期:豆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