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又是一年祭扫踏青时!

清明小长假你有什么计划

亲滋味小编提醒大家,出行要注意保暖!

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升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

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对脾胃会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传统的清明习俗中也寓有丰富多彩的养生之道。

清明踏青,养生有“三好”

唯美肆月

随着春天的到来,阳气升发,此时若能多到户外踏青,可使气血通畅,对全身都有裨益。

1、健身健体

春季,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较多。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不仅能杀死空气中的多种细菌,还可调节大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消除疲劳。

2、缓解疲劳

在野外,每分钟心脏跳动比在城市要减少4~8次,甚至可减少14~18次,呼吸可减少2~3次,这是有益心肺健康的,野外的美丽风景使人舒适,疲劳也会因此而消散。

3、养眼护视力

置身于山水之间,放眼远眺可使眼内睫状肌松弛,眼球屈光调节机构放松,缓解长期处在电脑前工作导致的眼睛干涩疼痛。

清明踏青,还需要“四防”

唯美肆月

踏青固然颇多益处,但出行期间,有四点也不得不防。

1、 防花粉过敏

都说春暖花开,春季自然是花粉漫天飞舞时。发生过敏时,不但皮肤可能起疹,还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鼻腔和眼角发痒、胸闷等不适,严重的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因此,有花粉过敏症的,最好就别往花多之处去踏青了,尤其要避开有风的天气。外出之时,最好先备好抗过敏药。

2、 防野菜中毒

很多人外出踏青,总会捎带着弄点野菜尝尝鲜。如荠菜、灰灰菜、香椿芽、马齿苋、蕨菜等等。但是,有的人分的不是那么清楚,往往看错眼,所以提醒大家如果认不清就不要乱采乱摘,以防食用中毒。

一旦误食野菜中毒,会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野菜,可尝试用手指或其他类似的东西触及中毒者咽喉部,使其呕吐,直至吐出清水为止,也要及时送往医院。

3、 防虫蚊咬伤

清明时节气温适中,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大好时节,但万物复苏的同时,蚊虫也开始肆虐。如被叮咬,除了蚊虫唾液本身含有的过敏物质可令皮肤红肿发痒外,还可能被其携带的病毒感染,出现登革热、脑炎等疫情。

因此,即使天气已经转暖,清明踏青时最好还是穿上长衣长裤,扎好袖口裤脚。

4、 防花毒

春天,也是很多花草冒出的季节,别看花儿鲜嫩惹人爱,但是有些花花草草却是个“惹事精”,如果你不小心去摸一摸、闻一闻,那可别花儿们心狠,你有可能被它们所含有的毒汁和释放的废气所害。

譬如,含羞草、夹竹桃、水仙花、一品红、马蹄莲、夜来香、郁金香等,都可能暗藏花毒,令易感者中招不适,不得不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