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一覽衆山小-可持續城市與交通 ID:SustainableCity

作者導讀

2016年11月22日,在東京新開業的「中目黑高架下」商業,成功利用長期封鎖的東急東橫線和日比谷線下全長約700米狹窄空地,以中目黑站爲起點,往代官山站方向共新設6間商鋪;往祐天寺站方面共新設24家商鋪,彙集了日本最美書店、咖啡廳、餐廳、服飾等多元化人氣元素,極大程度顛覆了人們對一般高架下空間的想像。在傳統商業受到網絡購物的衝擊,傳統商業整體不景氣的時代背景下,東急開發的中目黑高架下商業成爲東京最亮眼的新商業代表,獲得2017日本設計界最高榮譽Good Design 獎,成爲名副其實的史上最牛橋底空間項目。

本文由一覽衆山小特邀日本東急設計建築設計部第3設計室室長伊藤浩史先生,以及我號特邀日本評論員周伊女士共同撰稿,向中國同仁介紹詳實的推薦有關中黑目高架橋下項目。本文文尾還有世界資源研究所就本項目與伊藤浩史先生的對話訪談。

伊藤浩史先生是日本一級註冊建築師,是日本著名的地下空間與交通綜合體設計專家,其代表項目包括東京地鐵銀座地下商業、大阪三大交通樞紐地下商業項目、京都地鐵地下商業改造項目,並是本文介紹的中目黑高架下項目設計的總負責人。周伊在我號早有介紹,本文不再累述。

日本 2017 Good Design 獎

東京目黑區是東京高級區之一,中目黑泛指東急東橫線與日比谷線交會的“中目黒站”周邊區域,距離代官山、惠比壽只有一站的距離,到六本木、銀座也只要約十分鐘,交通非常方便。被譽爲東京人休閒聚會時最喜歡去的一處低調又時尚的潮流集中地。

中目黑環境優雅,街道兩旁林立着各類餐廳、咖啡廳、雜貨店和甜點鋪。此外,目黑川兩旁種滿了800多棵吉野櫻,在櫻花季時形成一條連綿3公里的櫻花隧道,構築成迷人的城市一景。近年在日本賞櫻勝地排行榜連續幾年排名穩居第一。

優良的居住環境也讓中目黑長年穩居“日本民衆最想居住的地區”排行榜前10位,爲大衆所熟知的木村拓哉、蛯原友裏等藝人也都住在這裏。

項目所在地:東京都目黑區

上目黑一丁目、二丁目、三丁目

運營商:東京急行電鐵、東京地鐵

設計・監理:東急設計

施工:清水建設

商環境策劃:丹青社

用地面積:約8,300平米

總建築面積:約3,600平米

結構:鋼結構

用途:店鋪、辦公、非機動車停放處等

店鋪數 :30家

開發前的高架下空間是長期封鎖的狹窄空地,中目黑站東出口高架下空間感覺壓抑,就算是白天光線也非常昏暗。

開發後中目黑站高架下東出口出現被評爲世界最美書店之一的蔦谷書店

隨着衆多人氣商鋪的入駐,帶來了訪客數的增加,高架下城市交通公共空間品質極大程度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中目黑高架下海報,開發後高架下空間進駐了30家新型態商鋪,爲當地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更多就業機會。

開發背景

伴隨中目黑站附近的鐵道高架橋抗震加固工程以及東急東橫線&東京地鐵副都心線的直通運行的原站臺延長工程,對長期以來封閉的高架下空間進行開發利用。

中目黑站日平均人流量(2015年)

東急東橫線:19萬1064人

東京地鐵日比谷線:22萬1142人

鐵路高架橋的抗震加固工程從2008年開始着手,至"中目黑高架下"項目的竣工花費了約8年的時間。

開發理念

"SHARE(共生)"

將全長約700m的鐵道高架橋定義爲一個大屋頂,各種各樣的特色店鋪共享"同一個屋頂下"的空間, 在這裏人們開心共享"時間、空間、想法"(SHARE),創造出新型商店模式,成爲"中目黑"新特色文化的發源地。

另外,"中目黑高架下"項目的開發豐富了排名東京賞櫻名所第一的目黑川至佑天寺方向的步行空間,增加了周邊城市公共空間商業街及綠道的迴游性。

設計理念

"Roof Sharing”(同一個屋檐下)

鐵道高架橋的下的各種式樣的店鋪外裝經過精心設計,店內空間各有特色,面對目黑川的各店鋪設計的開放室外用餐空間促進了內外空間的互動。

個性

支撐高架鐵路的結構柱和結構牆採取"不掩蓋而是靈活運用"的設計,通過照明亮化設計消除高架下空間的壓抑感帶來的負面影響,通過巧妙設計形成具有高級感的空間。

1. 壓抑單調空間變爲動感活力空間

鐵道高架橋下的單調的空間被精心設計爲各種式樣的店鋪,店鋪外裝設計富有動感立體感。

2.多樣的店鋪立面設計

爲了展現每家店鋪的特色,外裝設計獨具匠心,店內空間設計各有特色。

面對目黑川的各店鋪設計的開放室外用餐空間促進了內外空間的互動。

"中目黑高架下"的店鋪主要有特色店鋪和地方原有店鋪構成,設計中最大限度尊重每個店鋪的個性,並且儘量保留下來。在外觀上通過連續性的屋頂的設計並融入中目黑獨有特色使700多米的高架下商業街形成了一個整體,並和周圍的城市空間充分保持協調。

3.共通設計

保持連續性的遮陽板和綠化帶爲高架下的單調壓抑空間帶來了溫馨和活力。

4.藝術之牆

高架下的鐵道設施(車站和配電室等設備用房)的牆的部分設計爲藝術之牆(JENNY SHARAF/ESPO作品),促進了繁榮高架下商業街的連續性。

通過鮮豔和快樂的色彩表現中目黑的特色和東京的時尚 By JENNY SHARAF

5.高架結構柱

均勻分佈的高架結構柱通過夜間照明亮化設計和土木管理號碼的設計體現空間的節奏感。

"中目黑高架下"的店鋪主要有特色店鋪和地方原有店鋪構成,設計中最大限度尊重每個店鋪的個性,並且儘量保留下來。在外觀上通過連續性的屋頂的設計並融入中目黑獨有特色使700多米的高架下商業街形成了一個整體,並和周圍的城市空間充分保持協調。將無用的高架下灰空間加以利用創造出了具有充分活力的新型商業街。

6.展示空間

獨具匠心各具特色的店鋪展示空間和休憩空間模糊了步行空間和商業空間的界限,高架下商業融入周圍城市空間。

7.共享空間

店鋪前的空地設計爲各個店鋪之間的共享空間,,形成了一體化的活力空間。以“共享屋頂(Roof Sharing)”爲設計理念,除了讓各家店鋪用各自的外部裝潢設計來營造各自的空間,沿街設置店鋪用的露天區域,創造出面對人及街道開放的空間。

8.迴游性

"中目黑高架下"商業連接並加強了車站和現有商業街和住宅區的聯繫,極大限度豐富了城市步行空間,顯著增加了周邊城市公共空間商業街及綠道的迴游性。

9.中目黑高架下總平面

高架下空間和周圍街區間的節點設計中充分考慮新設商業和現有街區的聯繫

新設中目黑站西出口效果圖

緊鄰目黑川的中目黑高架下商業效果圖

中目黑高架下商業效果圖

中目黑高架下商業效果圖

開發前的高架下空間1

開發後的高架下空間1:中目黑站出站口對面的蔦谷書店。

開發前的高架下空間2

開發後的高架下空間2:商業入口空間

支撐高架鐵路的結構柱也採取"不掩蓋而是靈活運用"的設計,通過照明亮化設計消除高架下空間的壓抑感帶來的負面影響,通過巧妙設計形成具有高級感的空間

開發前的高架下空間3

開發後的高架下空間3:經過有效利用成爲人氣的中目黑蔦谷書店

中目黑蔦谷書店是一家極富創意的Café&Book,以“創意所帶來的刺激”爲理念,將書店內部區分爲Meet(相遇)、Talk(對話)、Work(工作)、Share(分享)四大主題空間。

書店營業時間從早上7點到晚上12點,全年無休,邊喝杯咖啡邊讀本好書,成爲喧囂大都市裏難得一席寧靜空間,店內多達1萬冊以上的叢書與雜誌,超過350種特色雜貨和文具。

中目黑蔦谷書店內餐飲空間的精心的空間細部設計可圈可點。

開發後連接鐵道兩側的街區的貫通道路,左側中目黑蔦谷書店,右側法式吐司專賣店LONCAFE STAND。

LONCAFE STAND是日本最早的法式吐司專賣店,起源於湘南。最特別的是,這間吐司專賣店到了晚上就成爲香檳酒吧,一家店舖兩種風情,吸引各式各樣不同消費人羣前往。

LONCAFE STAND法式吐司專賣店內裝風格也充分體現湘南海岸的“海、自然、度假勝地”的輕鬆愉快的氛圍。

開發前的高架下空間4:開發前的中目黑站西入口

開發後的高架下空間4:開發後新設的中目黑站西入口/高架下商業和車站形成一體化

開發後的高架下空間4:中目黑站西出口新設知名品牌青山花店

中目黑站西出口新設知名品牌青山花店的內部空間

開發後的高架下空間4:新設的中目黑站西入口旁新設來自紐約的品牌面包房

開發後新設的中目黑站西入口旁新設來自紐約的品牌的麪包房內部空間

開發後新設的中目黑站西入口旁新設來自紐約的品牌的麪包房內部空間

開發後緊鄰紐約的品牌的麪包房的紅酒專賣店

開發後緊鄰紐約的品牌的麪包房的紅酒專賣店內部空間

開發前的高架下空間5

開發後的高架下空間5:新設提供各式燒烤料理的西班牙特色餐廳

西班牙特色餐廳富有異國情調的內部空間

西班牙特色餐廳富有異國情調的內部空間

西班牙特色餐廳的高架下室外綠色空間

開發前的高架下空間6

開發後的高架下空間6:新設的連接鐵道兩側街區的貫通道路,左側新設日式Soup特色餐廳,右側新設中目黑蔦谷書店

開發後的高架下空間6:新設日式Soup特色餐廳

新設日式Soup特色餐廳立面清新簡潔

新設日式Soup特色餐廳內部空間延續簡潔的立面設計風格

新設日式Soup特色餐廳緊鄰設置時尚店鋪

高架下時尚店鋪內部空間

日式Soup特色餐廳另一側的特色燒烤餐廳

特色燒烤餐廳沿街設置店鋪用的露天區域,創造出面對行人及街道開放的空間

特色燒烤餐廳的內部空間

開發前的高架下空間7

開發後的高架下空間7:新設壽司店

開發後的高架下空間7:新設壽司店內部空間

開發後的高架下空間7:新設日式烤肉餐廳

開發前的高架下空間8

開發後的高架下空間8:高級西式餐廳

高架下高級西式餐廳內部空間

高架下高級西式餐廳內部空間

關於中目黑高架下管理運營與世界資源研究所的對話

Q:橋下空間的產權確權?橋樑屬於誰,橋下空間屬於誰,開發的收益歸誰,開發條件有什麼要求?

A:鐵道運營商擁有橋下空間的土地和建築物所有權。橋下空間經過區劃後出租給各店鋪。各店鋪將銷售金額的一部分作爲租金支付給鐵道運營商。

Q:在規劃設計過程中什麼樣的業態被鼓勵,什麼的業態被禁止,是否有多方討論?

A:鄰近車站的商業大多鼓勵被開發爲零售、餐飲店鋪。距離車站比較遠的場所被作爲倉庫使用。在規劃設計中充分跟周邊居民溝通,禁止引入沿線居民反感的業態。

Q:設計壽命,使用年限,是否算是某種臨時建築?

A:中目黑高架下商業不是臨時建築,而是設計爲永久建築。關於使用壽命,如果經過精心維護,可以達到設計壽命即大約40-50年。

Q:整體設計的時候,哪些是已知條件,確定的(比如業態,比如容積率)?哪些是未知條件?比如具體的建築物形式?

A:一定程度上整體設計前決定了店鋪的大體區劃和建築的構成以及配置,大體區劃確定後才選定店鋪實際租賃人(店鋪經營商)。但是也存在可能,最終入駐的店鋪不是當初假定用途的店鋪。

Q:橋下空間的業態是否會影響橋樑的安全性,比如火災,爆炸等。

A:設計中充分考慮了橋樑的安全性。法律上對高架橋下建築的門窗防火設備(防止火勢蔓延的防火設備)有非常嚴格規定。另外,在高架下飲食店的廚房需要設置一種被稱做餐飲滅火設備的、具備自動噴灑滅火劑的消防設備。另外還必須設置有火災發生瞬間自動通知物業公司的消防報警系統。

Q:是否成立新的運營公司來管理運營,這家公司和橋樑的維護保養運營公司是什麼關係,相互獨立還是相互一體?

A:開發了中目黑高架下商業的鐵道運營商的專業運營管理部門(不僅管理高架下商業,也運營管理其他設施的部門)進行高架下的商業設施的運營管理。但是保安及清掃業務委託給其他相關公司。商業和鐵道都由同一家鐵道運營商的不同部門進行運營管理。

東京是由於土地比較緊張,而開發了高架下空間,實際效果卻非常好,將封閉的城市灰空間加以充分有效利用,極大程度改善了城市交通環境,有效帶動周邊區域的均衡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爲城市更新發展做出極大貢獻。

作者/伊藤浩史、周伊

編輯/衆山小 原文排版/蔡靜雯 校驗/北田靜男

中目黑高架下圖片提供/東急設計

作者簡介

伊藤浩史,日本一級註冊建築師/東急設計建築設計部第3設計室 室長代理/地下空間・交通綜合體設計專家/東京地鐵銀座地下商業・大阪三大交通樞紐地下商業・京都地鐵地下商業改造項目・中目黑高架下項目設計總負責人

點擊圖片,閱讀城市設計原創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