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297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秦朝后期,因秦二世施行暴政,逼反了很多人,其中笑到最后的人,便是一手建立大汉基业的刘邦。说起刘邦手下的大将,很多人会想到韩信、樊哙、英布等,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刘邦手下还有一员大将——刘邦反秦,他出力良多;刘邦与项羽争霸,他战功赫赫;刘邦去世后,吕氏外戚干政,汉室在吕后去世后,夺回大权,他因功升至右丞相,这个人的名字,叫作周勃。说到此处,我们不难得知,周勃对汉室功不可没。

在周勃去世近四百年后,汉末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司马懿,称赞一个道:“君为周勃矣。”意思是说,这个人在司马懿心目中,有如周勃。这个人是谁呢?他又有何德何能,得司马懿如此盛赞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说起这个人,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感到陌生,他的名字叫做高柔,是曹操时期的旧臣。因为袁绍的外甥高干,是他的堂兄,而高干向曹操投诚之后,却降而复叛,只不过这个时候,高柔没有跟着高干一起造反,而是逃出高干控制的并州,来向曹操投诚。曹操想要杀掉他,又需要找一个借口,于是让他担任了刺奸令史一职,打算挑一挑他的工作失误。可是令曹操没想到的是,高柔的这个人非常有本事,他在任职期间处理事务非常公允,从来没有让什么案件拖沓。曹操是一个爱才之人,认识到高柔的能力之后,不但不再想杀他,反而将他调任为丞相仓曹属。《三国志·高柔传》记载:“高干既降,顷之以并州叛。柔自归太祖,太祖欲因事杀之,以为刺奸令史;处法允当,狱无留滞,辟为丞相仓曹属。”

除了断案公允之外,他还非常有大局观,当初曹操想要攻打汉中张鲁的时候,高柔就劝谏道,曹操只要出关,就会引起西凉割据军阀的误会,从而导致这些人叛乱。曹操不听他的劝告,执意出兵,结果引关了潼关之战,若非娄圭献计抵御西凉军的攻击,贾诩献计离间马超与韩遂的关系,扭转了战局,曹操很可能真的如他自己所说,死无葬身之地。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他在曹操、曹丕、曹叡时期,提供了很多可行的良策,对魏国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曹操想要加强对逃亡士兵的处罚,他却建议要减轻处罚,从而使士兵产生回来自首的想法;曹丕想要大力捕杀那些造谣诽谤朝廷的人,并封赏告密者,他却认为这并非治国之道,为了避免告密者横行,他甚至逼迫曹丕处置了自己的耳目;曹叡时期,他则提议提高读博士的地位,激发人们读书学习的欲望,并劝阻曹叡不要大肆兴造宫室,充实后宫。

分析到此处,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柔虽然对曹魏贡献极大,却也比不得周勃。再说了司马懿一直怀有架空,甚至取代魏室的野心,他为什么会对一个忠于曹魏的旧臣,说出这样的赞赏呢?其实这与曹芳在位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有关,那就是广为人知的高平陵之变。曹芳在位期间,辅政大臣曹爽专权独断,触及了很多曹魏旧臣的利益,把这些人推向了司马懿的阵营,高柔就是其中之一。当初司马懿发动政变,借太后诏令夺取了曹爽的兵权,并将其拒之门外,而当时取代大将军一职,并进驻曹爽大营的人,就是高柔。《三国志》记载:“太傅司马宣王奏免曹爽,皇太后诏召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也就是,他在司马懿从曹爽手中夺权一事中,发挥的作用,正如汉初时与丞相陈平,一起诛灭诸吕的周勃。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柔是曹魏的忠臣,也是曹魏的功臣,在曹操、曹丕、曹叡时期,都颇有建树,可是他最终却在晚年,倒向了司马懿的阵营,葬送了曹魏,享年九十岁。实在让人不知该如何评价。不知道大家对高柔此人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演义》《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