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室內設計公司那麼多,爲什麼會是傑恩脫穎而出,成了創業板上的一名縱橫者,填補了室內設計公司在創業板的空白。

可能有些朋友還有印象,3年前,也就是2014年2月份,從事室內設計與裝修的東易日盛,上的是深交所中小板,這個比創業板要厲害一點。

但是,東易日盛之外,室內設計與資本市場的緣份並不多,成功者也就數家,如果算上建築設計類公司,大概有將近20家,比如2016年12月深圳名雕裝飾掛牌深交所中小板。另外還有柯利達、金螳螂、弘高創意、亞廈股份、廣田集團、洪濤股份、中裝建設等。

大材小編有個發現是,很多掛牌上市的室內設計或建築設計類公司,在互聯網上或C端市場的知名度往往並不高,而一些名聲在外的,比如龍發、實創等,整個體量卻不大。

還有一些名氣很響的室內設計師,自己創辦的公司在規模上也有限,比如邱德光、高文案、梁景華、梁志天、琚賓、賴旭東等。

而傑恩設計,就是看似知名度不高,其實圈內影響力不可小視的一支力量。關鍵是別人打造團隊、經營公司厲害。

傑恩掛牌的時間是2017年6月19日,上的是深交所創業板。作爲一家定位於建築室內設計解決方案及技術服務提供商的公司,走到這一步,極其不易。

開盤當天,傑恩設計表現也是相當不錯的,開盤價25.10元顯示在大屏幕上,較20.92元的發行價上漲19.98%,早盤收盤其股價攀升至30.13元,漲幅高達43.98%。半日成交量僅34手。

半年時間過去,傑恩並沒有像一些企業那樣折戟於股市,12月19日,傑恩的股價在69.99元,總市值已經高達29.51億元。

堪稱出色!

但客觀來講,從2017年6月之前的百度指數、媒體報道量、網絡信息量、社交媒體上的網友提及量來看,傑恩設計的關注度其實並不高。

以百度新聞收錄爲例,在顯示的8頁新聞收錄量裏,2017年4月之前的報道僅僅數條,跟創始人姜峯有關的採訪與報道也極少。

那麼,傑恩又是如何超車的呢?

大材研究從各個渠道收集了儘可能充分的資料,來梳理傑恩的發展歷程、經營邏輯與市場亮點,試圖找出它成功的經驗。

J&A傑恩設計(原J&A姜峯設計)成立於2004年,2015年由姜峯設計更名。總部位於中國深圳,香港、北京、上海、大連、武漢均設有區域公司。

其主要經營三大設計領域:商業綜合體、交通綜合體、醫養綜合體。

這個業務定位是很有特色的,又頗具挑戰,落地難度明顯:

1、容易產生大客戶,比如2014-2016年前五大客戶中,就有深圳地鐵、青島地鐵、蘇州軌道交通三家軌道交通建設集團公司,其中這個深圳地鐵,連續三年成爲傑恩創意第一大客戶。前五大客戶中還包括恒大旅遊、華潤置地、浦發置業、深圳星河、石獅世貿、雲南天景等。

2、大量設計公司喜歡從家裝設計切入,比如客戶量大,容易成單,執行難度也不高,傑恩的做法跟不少設計公司成功區別開,差異化明顯。

3、商業、交通與醫養的市場空間大,幾乎所有城市都需要,這些年又值城市化快速邁進的階段,項目量大,增長空間極具想像力。

4、存在一定的壁壘,不像家裝設計很多公司、很多人都能幹,傑恩鎖定的三大領域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一旦樹立起品牌優勢,做幾個典型案例後,容易形成業內口碑。

另外,在業務延伸上,傑恩較早地建立起了系統優勢,打的是建築室內設計全流程服務,包括:動線設計、概念設計、方案設計、擴初設計、施工圖設計、後期現場服務等,一條線的解決方案,當然考驗能力,但只要將一個客戶拿下,就能通喫,做大蛋糕。

值得注意的是,傑恩並不是姜峯一個人的公司,他雖然持有將近60%的股份,但另外還有6個持股方,冉曉鳳持股12.68%,袁曉雲持股12.68%,還有一個宋越持股2.44%。除自然人之外,其他是公司持股,傑創匯鑫佔比5.53%,佳創匯鑫佔比4.22%。

據官網資料顯示,冉曉鳳任副總經理、營銷中心總經理,袁曉雲的職務是副總、酒店事業部總經理。另外還有幾位副總,分別任商業事業部、軌交事業部、運營中心、辦公事業部等業務羣的負責人,可以說,每條戰線都有骨幹操盤。

拉到有實力的人與公司一起,形成合力,一起推動品牌壯大,就這種做法來看,比很多設計公司要高明。要知道,國內很多室內設計公司,創始人多少都有一些實力,但除了老闆之外,沒有幾個高手,也不願意花大錢請高手入局,所以做大的公司很少。

一個普遍現象是,國內很多室內設計公司,或建築設計公司,創始人經常是單騎闖天下,做了十幾年,員工換了幾十撥,核心隊伍都沒有建立起來。雖然自己手上的案例不少,但出彩的不多,難以打造像傑恩這種優勢。

不可否認,傑恩在C端與網絡上的知名度此前並不高,即使IPO之後,影響力也只是小有提升。那它爲什麼又能做到上億的營收呢,其實還是靠大客戶、組織類客戶、企業類大客戶等。

至少說明兩點:一是傑恩的大客戶營銷能力很強;另一點是從姜峯到其他骨幹設計師,作品很有影響力,形成了很好的口碑。

在傑恩的官網上,我們看到了一些頗有影響力的客戶名字,比如五彩城、龍湖天街、大悅城、vanke、海岸城、世茂廣場、沃爾瑪、九方、愛琴海、商社匯等購物中心,還有westin、ACCOR、starwood喜達屋等鼎鼎大名的酒店品牌。

上述客戶當中不乏挑剔者,傑恩能夠拿下,非常直接地見證了設計+營銷的雙打能力。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2016年,公司銷售收入分別爲 1.27億元、1.48億元和 1.83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爲2551萬元、3309萬元、4083萬元,在國內的設計公司裏,這個營收規模與利潤情況還算不錯的。

雖然傑恩的業務線很廣,但主營業務收入靠的是室內設計商業類建築,佔比超過58%。另外,酒店類建築、辦公類建築、軌道交通類建築設計也不少。

這樣一種業務佈局,避免了單一業務佔比過高的風險,同時,又確保了拳頭業務的實力。

從實力來看,一些公開資料是這樣描述的:

傑恩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室內設計公司之一,也是國內第一家以個人名字命名的甲級設計公司。十多年來,傑恩設計榮獲國內外數百項設計大獎,完成了衆多城市標誌性建築的室內設計。

在美國《INTERIOR DESIGN》2017國際設計巨頭排行榜中綜合排名第42位,商業設計排名第9位,是唯一入選50強的國內設計機構。

傑恩設計是國家住建部頒發的最早一批建築裝飾工程設計專項甲級資質的專業設計公司之一,並獲得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連續八年十一次被權威機構評定爲“中國最具影響力設計團隊”。

第十五屆(2017)現代裝飾國際傳媒獎現場,姜峯帶領的J&A傑恩設計拿到了“年度最具影響力團隊大獎”。

2017年度中國室內設計影響力人物大獎頒獎典禮上,姜峯與梁建國、陳耀光、楊邦勝、孫建華、吳濱、沈雷、葛亞曦、陳彬、賴旭東等入圍。

這些頭銜雖然很多室內設計公司都有,但姜峯的團隊卻將一手拿榮譽,一手將公司做得風生水起。

可以說,姜峯稱得上目前最會做企業的設計師。

在融資用途描述裏,我們看到,募集資金2.73億元,其中:15944.43萬元用於總部運營中心擴建項目、6851.33萬元用於設計服務網絡新建與升級建設項目。

另外,城市軌道交通綜合體設計中心建設項目和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分別使用2446.23萬元和2077.43萬元。

從上述信息裏,我們看到了一個繼續大展拳腳的傑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