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2 16:0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李麗

用朗讀聲感動自己,感染大衆。歡迎來到由上虞日報推出的第二季“上虞朗讀者”欄目。在這一期《上虞•朗讀者》欄目中,我們見到了熱衷於挖掘古城歷史文化遺存的甄秀麗老師,她用業餘時間維護的“悠悠豐惠”個人微信訂閱號,凝結了豐惠人的家鄉情。讓我們在她朗讀的過程中,與她一起分享充滿溫度的故事。

作者簡介:甄秀麗,網名暗香,豐惠人,有“悠悠豐惠”個人微信訂閱號,建有悠悠豐惠讀者羣和作者羣,羣內匯聚了一批豐惠、永和及周邊鄉鎮的文學愛好者,目前讀者羣人數250多人,經常撰稿者40多人。本人也是一位朗讀愛好者,希望用真實的情感,吟誦出雲淡風輕、疏影橫斜的詩文。現在永和鎮廣電站工作。

源於愛好,她發揮了強大的能量——解密“悠悠豐惠”背後的故事……

因爲愛,一切都值得

我是中廣有線上虞分公司永和廣電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從進入上虞廣電以來,先後在豐惠、永和兩個鄉鎮工作。從歷史悠久、人文深厚的千年古城豐惠到綠色盪漾、風景如畫的紅色古鎮永和,我走遍了豐惠的大街小巷,也沉醉在永和的無邊稻香裏。

源於愛好,也是愛鄉情懷使然,我註冊申請了悠悠豐惠公衆號,吸引了一大批同樣關注豐惠、熱愛家鄉的粉絲,微信羣也隨即建立。

我們在線上暢談,也在線下相聚。羣裏多次組織開展采風活動,如2018豐惠賞梅節、漁門桃花會、相約通明古村、探訪紙坊山村、登蘿巖山、訪小南山,還一起走進永和觀古宅品果香......

“悠悠豐惠”讓遠離家鄉的豐惠人續上了無法割捨的故鄉情緣。如現年80歲的劉嘉麟先生,早年在中科院工作,從事航天載人飛船上天基礎性研究。通過悠悠豐惠,少小離家七十載的劉老踏上了回鄉的路。又如在聯合國總部擔任高級中文編輯和翻譯的唐曉銓先生,經常在微信羣裏給大家介紹詩詞欣賞及寫作的方法技巧,他還利用回國探親的機會爲羣友作詩詞格律專題講座,羣友們也爲唐曉銓先生主編的《漢唐山海情》在家鄉舉行的首發式出謀劃策,忙前忙後。

悠悠豐惠羣的羣友們多才多藝,自己作詞、作曲、伴奏並演唱的歌曲已經有好幾首,如《悠悠豐惠情》、《東風第一枝--梅岙》、《武陵春•山鄉踏青》等等,歌聲中瀰漫着親情友情和鄉情,深情的旋律也是最美麗最和諧的詩篇。

在這個過程中,寫作文稿、拍攝照片、編輯圖文,有時候還朗讀、配樂、剪輯等。可以說,我把大部分的晚上休息時間和雙休日,都花在了悠悠豐惠公衆號的維護和微信羣的管理上。有人笑我傻,有人勸我悠着點,甚至還有不理解嘲諷挖苦的,也有人問我爲什麼如此投入?我回答說“因爲愛,一切都值得”,正如羣友創作的《悠悠豐惠情》中唱到:“漫步青石路,走過舊時光,一懷思緒沉醉在熟悉的小巷,裝一巷思念,留一段景,夢迴我故鄉。”

源於愛好,她發揮了強大的能量——解密“悠悠豐惠”背後的故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