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王雪峯) 8月25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清水江殺魚節,在福泉市仙橋鄉隆重舉行。王卡苗寨和周邊的數千名苗族同胞齊聚王卡蛤蚌河和清水江交界處,歡度“殺魚節”,祈求風調雨順。

清水江苗族殺魚節,是福泉市清水江畔苗族同胞的民族傳統節日,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人類遠古集體漁獵生活遺蹟和漁獵生活在農耕社會的儀式性記憶,更是漁獵文化向農耕文化過渡的文化遺存,王卡苗族“殺魚節”2006年被列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據瞭解,“殺魚節”的舉辦日期一般由寨裏的族長和威望高的長者約定。活動當天,各村寨派人上山採摘樺香葉,並將其搗摏製藥。男人們製作魚叉和魚簍,女人們則磨豆腐,蒸花米飯。

活動當天,壯行酒、砍魚叉、攔門酒等一系列精彩活動將輪番上演。隨後,“壯士”出征,步行至江邊,將樺香葉製成的藥投入水中,讓溪流中的魚“半昏半醒”。殺魚者手拿魚叉,站在岸邊,看見昏昏欲睡的大魚游來,舉起魚叉,用力向水中的魚兒刺去。一場酣暢淋漓的“殺魚”大戰就此上演,刺中的魚則成爲“壯士們”的戰利品。

支起鐵鍋,唱着山歌,喝着米酒,喫着魚宴,“殺魚”過後,是清水江畔苗族同胞共聚一堂、載歌載舞的狂歡時光。

據介紹,仙橋鄉是貴州省一類貧困鄉,既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又是民族地區團結的主考場。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全鄉貧困人口從2014年的1237戶4487人減少到380戶1202人,貧困發生率從29.3%降至7.8%,榮獲“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殺魚節”活動,爲苗族同胞展現自我風采、提高民族地區知名度和美譽度開闢了重要平臺,同時增強仙橋鄉脫貧攻堅、後發趕超的信心和底氣,爲全鄉各族人民實現全面小康凝聚強大正能量。

上一篇:敦煌莫高窟旅遊“洪峯”回落 9月開啓深度體驗游下一篇:最後一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