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記者通過聯繫貼吧中的代叫者發現,只需要將出發點、目的地、電話等信息發給代叫者,就可以叫來一輛網約車,整個過程都撇開了網約車平臺,支付時只需要通過微信紅包的方式給代叫者轉賬,轉賬費用爲整個行程的一半。

然而,通過一箇中間人完成打車,整個過程中,司機不知道乘客信息、乘客也不知道司機的信息,而且代叫者也並沒有給平臺支付費用,而是通過軟件重新抓取一個號碼,繼續叫車。

對於這種行爲,有律師認爲,代叫者利用網約車平臺,以非法佔有爲目的盈利行爲已經涉嫌構成詐騙罪,此外,通過解碼獲取別人信息,還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平臺方則應該尋求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利用技術手段堵住漏洞,保證乘客和司機的安全。

利用半價誘惑消費者,調查發現代叫者盈利方式:生成新號不付車費

↑代叫服務

網上發帖接單子 利用半價誘導消費者

代叫網約車,乘客只需要支付整個行程一半的費用,只要在百度貼吧中輸入“代叫”等關鍵詞,就能看到相應的貼吧,在一個代叫貼吧中,貼子共有24169條,關注的人數也達到了1356人,貼吧的第一條貼子在2015年7月就已經發出。

大多的代叫者都表示,幫消費者叫網約車只需要對方支付一半的價格就可以,也有代叫者給出折扣更高,價格低至三折。

“我平時打網約車比較多,希望能夠長期合作。”在一個貼子下,一位網友在下面評論表示,這一方式確實可以。一些網友甚至表示,希望代叫者能夠轉讓技術,這樣自己就可以長期使用這一方法來叫車。

記者聯繫到一位代叫者,對方表示隨時都可以幫忙聯繫到網約車,費用只需要微信轉賬給他就可以。隨後他發來一張微信截圖,上面顯示了打車者需要給出的信息,“出發地點”、“終點”、“電話號碼”,“只要提供這三個信息,就可以完成一次打車”。

“上車後再給錢都可以。”對方表示,針對一些人不太信任,他們甚至可以讓打車人在下車之後再支付費用。

記者體驗

繞過平臺可直接聯繫叫車者

不使用網約車平臺,真的可以叫到車嗎?紅星新聞記者聯合CDTV紅綠燈欄目記者展開調查。

記者聯繫到一位提供滴滴代叫服務的代叫者,並開始了整個體驗。通過加對方爲微信好友記者發現,代叫者的朋友圈僅三天可見,不過,在僅有的四條朋友圈中,都是關於“代叫”業務的相關信息。

“你把地址和電話發我就行。”通過微信語音,對方表示,電話主要是便於司機聯繫,不然可能不好找。

2018年12月29日這天,記者按照網上貼吧留下的操作方式進行測試,果然只花了半價打到了車。過幾天,這種操作是否會遭到封殺呢?

按照代叫者介紹的操作,1月2日這天下午,記者再次將出發地點設置爲紅星路,目的地設置到火車南站,並將自己的號碼發送給了代叫者,不到5分鐘時間,一輛白色轎車就到達了出發點附近,不過,因爲遠程代叫定位不是特別準,司機到達的位置還是有些偏差,司機給記者打電話溝通了三四分鐘後,終於到達了準確的位置。

上了車,司機介紹說,那種黑色車身印有首汽logo的車子屬於僱傭司機,他們上下班接客,拿固定工資。但大量車仍然由私家車進駐,一個月能賺6000元到1萬元不等。

到達目的地,整個行程結束後,司機行程單子顯示車費爲30元左右,“但是這種代付是怎麼弄的我就不是很清楚了。”他表示,自己此前也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一般代叫都是朋友幫忙代叫的車子。”

微信上,代叫者也會詢問乘車人是否已經到達目的地,提醒乘車人支付費用。

記者調查

“解碼平臺”生成新賬後 打車後棄用賬號

在完成體驗後,記者聯繫到了一位曾經做過代叫服務的知情人士,對方拿出手機演示,只要有一個解碼平臺,就能夠完成無限次叫車。

“每個階段的技術不同,但是叫車者支付的錢都是落到了代叫者的口袋中。”該知情人士表示,之前都是利用新賬號註冊,打車過後不支付,讓該賬號作廢後,再重新註冊就可以完成下一次代叫業務。

利用半價誘惑消費者,調查發現代叫者盈利方式:生成新號不付車費

↑聊天截圖

這種技術現在是否仍舊存在?在貼吧中,除了可以找到一些網友在貼吧中“叫賣”網約車半價代叫,一些網友直接“售賣”代叫半價的技術。

通過貼吧留言,記者聯繫到了一位“轉讓技術”的網友,通過加爲微信好友後,軟磨硬泡了兩天時間,對方始終不肯透露半點玄機,要想得到核心技術,只有花錢來買。

“很簡單的,給你一個解碼平臺,兩分鐘就能上手,成本只要一毛錢。”對方打消了記者學不會的顧慮,表示只需要準備一臺電腦,當然,手機最好是一個越獄手機。“首汽約車要好叫一些,只要能叫出車來,你就能賺錢啦”。

12月29日這天上午,記者聯合CDTV紅綠燈欄目記者通過微信給該網友轉賬288元,表示要學習這一技術。收到轉賬後,對方一直沒有確認收賬,而是先進行“教學”。

通過網絡,對方發來了一個“芒果雲客戶端”的軟件和賬號、密碼,並讓記者在手機上下載“首汽約車”的APP。

對方表示,用這一號碼登陸“首汽約車”的APP,登陸進入後,上面的賬戶信息顯示爲銀卡會員,已經有過兩次打車記錄。

完成這些操作後,記者試圖打車,但上面卻出現了付款的界面。

記者趕緊聯繫到了賣家,對方隨後發來了一個微信好友名片,讓記者在對方那裏買一個V2支付寶。

添加好友後,對方以60元的價格賣出了一個支付寶賬號,並示意用這個支付寶賬號綁定網約車軟件,開通免密支付。

記者按照對方講解,在網約車軟件上綁定了支付寶後,點擊叫車後,果然成功叫來了一輛車。

代叫者未支付車費

最終由平臺墊付

通過電腦軟件叫來的車到底會不會花錢?記者將出發地點和目的地分別設置爲“新華公園”和“九眼橋”,很快一輛轎車停靠到了出發地點,軟件上顯示整個行程約9元錢。

利用半價誘惑消費者,調查發現代叫者盈利方式:生成新號不付車費

↑軟件上顯示整個行程約9元

記者上車後,司機謝師傅表示,他撥打了叫車的電話號碼,但是系統顯示沒有開通語音呼叫功能。

到達目的地後,司機謝師傅也表示,這種路程短的,他們一般都不會催促客人把錢支付了,但是如果遇到50元以上的長途,一定會守着讓客人點了支付才肯讓他下車。

而對於現在網上出現的一種代叫軟件,他卻表示不知情,“不是特別清楚,但是還是遇到過別人不支付的情況。”他告訴記者,如果對方不支付,他們就會打電話催一下。

而針對記者發出的這個單子,他的手機短信上顯示了乘車人電話和付款人信息,他也比較放心,“肯定還是會支付的”。不過等到記者下車,系統裏的軟件卻顯示爲“待支付”狀態。

記者發現,只要記者需要打車時,通過操作電腦軟件,點擊生成號碼,就會出現一個新的不同的號碼,並獲取驗證碼登陸網約車平臺。這個軟件顯然是一個巨大的數據庫,而通過這些電話號碼,就可以憑空變出無數個網約車賬號。

利用半價誘惑消費者,調查發現代叫者盈利方式:生成新號不付車費

↑代叫服務

網約車公司相關人士

會將這種現象上報公司總部

隨後,記者聯繫到了首汽網約車平臺,對方表示還沒有發現這一情況,希望記者看到這種情況後,能夠提供相關證據,不過,在提供證據之後對方表示還要對此事進行了解。

在成都市成華區,一家負責首汽約車司機管理和服務的公司則表示:

對於這種半價打車的情況還是頭一回聽說。“以前如果駕駛員反映沒有收到錢,我們都是讓他反饋給總部客服人員,讓他們去催收。”

不過,該負責人表示,對於這種惡意逃單的行爲,理論上是可以封號的,“但如果封了號,他可以坐其它網約車平臺的車子。”他表示,如果要這麼做,還是需要行業協會出面,建立一個黑名單,對這些失信者在整個網約車平臺進行管理。

而對於這種利用軟件進行叫車的行爲,他們也會將這一情況反映給公司總部進行處理,“該調查調查、該報案報案”。

代叫者利用平臺漏洞盈利

已經涉嫌詐騙罪

北京藍鵬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英佔認爲,代叫者通過網絡軟件的方式冒用他人的電話號碼下單,並從用戶那裏收取一定的費用,這其實是一種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行爲。

“由於行爲人本身有騙取平臺財物的故意,我認爲應當是以詐騙罪來定罪處罰。” 王英佔表示,雖然平臺不禁止代爲叫車,但爲了安全起見,還是建議平臺覈實叫車人及實際乘坐人的身份關係,或者在委託代叫的過程中綁定實際乘車人的手機電話。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秀表示:

代叫者利用網約車平臺,以非法佔有爲目的來盈利的這種行爲確實涉嫌構成詐騙罪,此外,通過解碼獲取別人信息,還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同時他也建議,消費者不應貪圖小便宜,畢竟自己無法第一時間掌握車輛信息,而平臺方也應該尋求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利用技術手段堵住漏洞,保證乘客和司機的安全。

紅星新聞記者 宦小淮

編輯 陳怡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