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恐怖遊戲,你會想起什麼呢?恐怕八成的答案都逃不開喪屍怪獸克蘇魯,瘟疫變異精神病。然而非常遺憾的是,中式恐怖很少能位列其中。而目前正火的《紙人》以及某款不能提的恐怖遊戲則讓不少人發現,其實村落裏破敗的寺廟、雨夜裏墓地傳來的哀鳴、推開木門時的"嘎吱"聲,以及爺爺奶奶口中那些神乎其神的靈異故事,給中國人帶來的殺傷力並不比貞子從電視機裏爬出來更小,這些中式恐怖共同構成了一種只有中國人才能心領神會的刺激感。那麼今天就來說說《紙人》裏那些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吧!

【高亮:本文略微劇透!另外封建迷信不可取!!】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扎小人/巫蠱娃娃/詛咒娃娃

如果你玩過(或者雲過)《紙人》的話,應該還記得遊戲中有好多個身上扎着針的小人偶,這個人偶是門客柳先生所作,在遊戲前期就能拿到,後來解謎人偶天平時也是用它做道具。這八個人偶大部分都雙手合十,後腦勺上掛着紅繩子。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沒錯,這就是影視劇中常見的"扎小人"環節——想要妃嬪流產?扎小人!想讓皇帝暴斃?扎小人!想陷害他人?那就在他家裏埋個小人。古往今來,無論是位高權重的皇宮貴族,還是勾欄瓦肆的普羅大衆,三教九流的人似乎都熱愛(?)扎小人,而且對扎小人的力量深信不疑。不過,扎小人這個詞彙聽着很不專業,不如讓我們換成專業點的叫法:厭(yā)勝之術。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厭勝之術是一種十分傳統的巫術,主要操作方法就是找一個人小人偶來代替被詛咒的人,寫上他的生辰八字等信息,用針扎或者寫上符咒。厭勝之術的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一開始做法的時候不需要木頭人,只需要一張畫像就好。據說周武王帶兵討伐殷商時,想搞死一個叫"丁侯"的人,於是姜太公就畫了一張丁侯的畫像,並且對着畫像射了幾箭,然後丁侯就莫名其妙病死了。

當然,厭勝之術僅僅是一種迷信,就算丁侯真的死了那也只是巧合。不過歷史上以扎小人爲藉口,引起的朝堂政變的事兒還真的不少,並非單純是影視劇裏的虛構。比如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巫蠱之亂"。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巫蠱之亂髮生在漢武帝晚年,有一羣不喜歡太子的大臣決定搞事情。於是漢武帝"好巧不巧"的在太子的花園中挖到了一堆巫蠱娃娃。這一堆巫蠱娃娃引得朝堂大臣驚慌之下胡亂栽贓,再加上查案時一系列逼供操作導致太子心態崩了,於是長安軍民血戰,前後牽扯了四十多萬人。無數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丟了腦袋,至今都有不少歷史學家認爲巫蠱之亂是西漢由盛轉衰的關鍵。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紙人》中柳先生做的巫蠱娃娃是不是也像巫蠱之亂一樣,對殷家產生了奇奇怪怪的影響呢?也許後面的劇情會交代吧。

·上香

在邪門的殷府中,絕大多數玩家最喜歡的房間必然是掛着觀世音菩薩像的那件。這個房間無論是勇哥還是丁香都無法靠近,還可以上香存檔——其實上香這個事兒大有來頭。你可能記得牆面上掛着的觀音像,記得你握着的永遠是"神三鬼四"裏的第三柱香,但你還記得這柱香是什麼顏色的嗎?記得哪一柱香最短嗎?記得你用哪隻手上香的嗎?

別急,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說。《紙人》裏的香是金黃色,長這個樣子: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等等,這個怎麼和我們在寺廟中見到的香似乎不太一樣呢?寺廟中的香往往都是正紅色: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是的,《紙人》裏的香和我們經常燒的香並不一樣,這是因爲在很多地方的觀念裏,香的顏色和人的地位以及所求之事有關。寺廟中上的香基本可以分爲四種顏色:紅色、紫紅、金黃、以及沒有經過任何染色的青綠色。

香的顏色不同,適合的人也不同。比如青綠色的香沒有染色,意味着追求平靜安穩,與世無爭;紅色的香適合那些事業起步、或者在尋找出路的人;紫紅色則寓意當前已經非常圓滿,但仍渴望步步高昇的人。而《紙人》中這種金黃色的香代表永恆的繁榮富貴和萬世昌盛,像同爲金黃色的龍涎香就經常被看做是皇家的象徵。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龍涎香)

《紙人》的故事我們也大概知道了,殷家老爺是晚清時期的朝堂重臣,他人眼中的殷家老爺必然已經是人中龍鳳,上青綠色和紅色的香都不太合適。從殷老爺辭官回家來看,象徵步步高昇的紫紅色香也沒什麼必要燒了,唯一剩下的選擇就是金黃色的香。大概在殷老爺的心裏,希望通過遠離朝堂紛爭的方式使得家裏能永葆富貴平安吧(這是什麼驚天flag)。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威揚六合"這個牌匾基本用在武將家裏,殷老爺用着很合適)

除了香的顏色之外,《紙人》中的上香順序也蠻考究的,香爐中擺放了兩炷香,你要上第三炷。這三炷香裏最中間的那一炷最短,其次是右邊那一炷,最後纔是你上的左邊。香的長度其實反映了上香的順序,而且《紙人》裏這個上香順序才正確。佛門講究"三皈依",第一炷香在中間,象徵皈依佛,第二炷香在右,象徵皈依法,第三炷香在左,象徵皈依僧。皈依的排序不能亂,上香順序自然也不能。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嶺南)的民間習俗中,上香順序正確能增加心願實現的幾率,而錯誤的順序不僅不會感動神靈,反而會被視爲準備不周,可能會招來鬼怪之類的災禍,甚至有上香順序錯誤,導致妖邪入侵家庭的民間傳說(還有人將上錯順序等同於倒插香,更強調上錯順序引發的惡果)。所以作爲一個講究的文化人,下次你去上三炷香的時候一定要按"中間—右邊—左邊"的順序來,這專業的架勢可比那些拿着一把香直接往香爐裏插的人不知道高到哪裏去了。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此外,楊明遠的上香動作也值得我們批判......哦不,學習一番。他是怎麼做的?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先用右手持香點燃,而後用左手上香。並不是因爲第三柱香要上在左邊才用左手,而是無論怎麼上香都要用左手。因爲佛家觀念裏左手是先天之手,從上天而來,代表着沒有受到世間的污染,才配得上上香這個動作。也正因如此,信佛的人都將佛珠戴在左手上。俗話說"左手佛珠,右手屠刀"也是這個理兒。此外佛門還有一種說法叫"左進右出",即左手吸收能量,右手釋放能量,所以去重要場合或是希望達成心願的地方時,建議用左手帶佛珠吸納好運;而去那些陰氣森森的地方時則要換右手拿佛珠保護自己。

當然如果你一身正氣,渾身散發着妖邪免近的主角光環的話,那不講究這個也可以的啦~

·金剛橛

就是這個,遊戲中拿來封印鬼怪的東西↓(題外話:這次封印終於不用貼鬼畫符了!!!)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金剛橛這個東西最開始的時候是古印度時的一種兵器,它有一頭是非常銳利的四角(或三角)匕首,可以用來扎透敵人的鎧甲,據說雅利安人就是靠着這個征服了印度北部。後來因爲它賊好使,金剛橛慢慢被密宗佛教吸收,成了一種法器。藏傳佛教受密宗佛教的影響比較大,所以金剛橛這一法器也被保留了下來。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那麼金剛橛能幹嘛呢?自然是降妖鎮魔用的,而且所向無敵,戰鬥力極強。密宗佛教(以及藏傳佛教)的高僧在立法壇的時候,需要用金剛橛在法壇的四個角上敲一敲,或者乾脆釘在法壇的四個角上,這樣一來妖魔鬼怪就無法在法壇這裏搗亂了,起到相當於結界的作用。在中亞很多地方至今還流行金剛橛崇拜。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不過從印度到西藏,再到中原本土,金剛橛的用處變得有點平民化,從一個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兵器變成了......鎮宅的小匕首,在藏青川甘滇等等受到藏傳佛教影響比較大的農村地區,家裏供一個鎮宅的金剛橛幾乎成了標配。而金剛橛傳入中原後還經歷了一波複雜的理論演變,慢慢和中國本土的文化結合起來,相傳屬龍的人和屬雞的人天生容易犯煞犯衝,所以老一輩家中有這兩個屬相的,經常帶着金剛橛來防身。具體有沒有用咱不清楚咱也不敢問,但是過安檢的時候經常能看到被沒收的金剛橛倒是真的。

扎小人?上香?說一說《紙人》裏你不知道的恐怖傳統民俗

既然金剛橛戰鬥力這麼強,那爲什麼楊明遠拿着金剛橛還不能正面剛陳媽和勇哥呢......大概是因爲他的用法有點點問題。前面說過佛門偏愛"先天之手"左手,金剛橛也要用左手來使,同時嘴裏還要念一些咒語之類的祕術。像楊明遠這種不信佛的人,估計發揮不出金剛橛真正的力量吧。

當然,《紙人》中涉及到的恐怖傳統民俗除了上面這些外還有很多很多,也許開放後面章節後會有更多的中式恐怖元素加入進來。其實,許多中式恐怖傳統民俗並不都是迷信,而是古人對未知力量的敬畏之情延伸出來的約定俗成的行爲,有不少都是根植在中華文化骨子裏的東西。也希望中國的恐怖遊戲製作人能夠更加深入挖掘中式恐怖的要素,像《紙人》、《靈魂籌碼》這樣的遊戲,無疑是越多越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