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狂賣401套房的*ST海馬 還有這些公司也在賣房

中房報記者 秦龍|北京報道

5月15日晚上一則公告,讓*ST海馬這家在房地產行業中籍籍無名、面臨退市的車企名聲大噪。當晚,*ST海馬發佈了一份《關於公司擬出售部分閒置房產的公告》,這份長達8頁的公告裏,密密麻麻全都是房產出售信息,一時間被網友調侃爲“專注賣房”的車企。

公告稱,爲優化和盤活存量資產,公司擬通過招標或委託中介機構按照市場價格在二手房交易市場掛出等方式公開出售位於海口市金盤工業開發區創業新村一區、二區及金盤工業區金盤大道旁的部分閒置房產。其中,住宅269 套,共計總面積14685.04平方米,商鋪15套,共計總面積2729.12平方米。

這已經不是*ST海馬第一次賣房了。上個月的4月22日,海馬汽車就發佈公告擬出售位於上海市和海口的閒置房產共計117套。

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發現,*ST海馬兩次共計出售401套房子的背後,是其2017年度、2018年度連續兩個會計年度淨利潤爲負值,去年虧損多達16.37億元,現在已經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不難發現,由於連續兩年虧損,如果今年繼續虧損,*ST海馬將被暫停上市乃至退市。

不過,按照當前市場價估算,這批價值將近6億元的房產如果順利出售,意味着公司很可能將扭虧爲盈,狂賣401套房的海馬也將會“起死回生”。*ST海馬相關負責人今日也回應稱“現在公司面臨困難,出售這些房產主要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除狂賣401套房的*ST海馬 還有這些公司也在賣房

記者注意到,除了車企*ST海馬。其實,早有傳媒、體育、金融行業的非地產公司參與到賣房大軍中。據Wind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下半年,就有超3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出售房產的相關公告或出售房產進度的相關公告。這些上市公司以非地產公司爲主。

2018年10月底,萊茵體育發佈公告,公司計劃出售杭州47套房產(商業物業),賬面原值1.95億元,擬售價達到了2.8億元。公司表示,出售房產是爲了盤活公司現有資產,優化資產結構,提高資產運營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萊茵體育除了提振業績的目的外,這家早在2015年就開始轉型的房企,此番大規模出售房屋資產也可以看出它轉型的決心。

在今年1月5日,新華傳媒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持有的位於上海市商城路660號樂凱大廈的房產,將再次通過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掛牌價格調整爲1.68億元,大幅降價1900萬元。第一次掛牌無人問津之後,新華傳媒調低價格再次出售房產。

2018年的金融證券市場表現十分低迷,券商們也在年底紛紛加入了賣房大軍,據記者不完全統計, 2018年12月以來,已有國元證券、中原證券等加入到了賣房的隊伍中。

具體而言,12月3日,據上海聯合交易所官網披露,國元證券計劃轉讓分別位於上海市浦東大道1097弄和斜土路500號的四處房產,兩地均各有兩套房產。四套房合計轉讓價格3541.70萬元,總計面積599.39平方米。

12月17日,中原證券發佈公告稱,公司擬對位於鄭州、北京和河源的11處房產進行變現處置。據計算,這11處房產的賬面淨值爲2143.05萬元,評估值爲6835.16萬元,增值率爲218.94%。對於中原證券此次房產的變現處置,其表示,爲提高資產使用效率,盤活固定資產,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

12月5日,華伍股份發佈公告表示,公司將位於豐城市河洲街道的閒置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面建築物房產以合計3146萬元的價格轉讓。華伍股份稱,本次轉讓的標的資產爲公司老廠區土地使用權和建築物,轉讓將有利於盤活公司閒置資產。

仔細研讀以上多家非地產公司出售房產的公告。記者發現,優化和盤活存量資產成各家公司公告的共同的說辭。但事實上,對於一些主業不振的非地產上市公司,藉助出售房產提振業績、增加利潤率、美化報表、獲得大量現金流是它們出售房產的最主要的原因。

對此,諸葛找房首席分析師陳雷對記者表示,非房企上市公司持有房地產,主要目的是投資增值,在財務經營困難的情況下,選擇拋售房產增加收入、優化財務數據是爲了渡過難關。

經濟學家宋清輝也指出,“一些公司出售房產可能是爲了盤活資產,但更大可能是由於業績不佳,希望藉此扭虧或增加利潤。不過,由於地產調控等因素,高價房產的出售難度在加大,一些公司也不得不降價出售。變賣房產獲得的收益是非經常性收益,對相關公司中長期影響有限。”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8年四季度至今以來,A股上市公司中已經有超過30家公告擬出售房產,其中包括有廈門信達、中原證券、國元證券、華西證券、華伍股份、中迪投資、三變科技、雲投生態、ST新梅、軸研科技、新華傳媒、萊茵體育、嘉明泰鋁業、中能電氣等非地產上市公司。

隨着我國經濟進入下行週期,甩賣房產的信息或將越來越頻繁出現在非地產上市公司的披露公告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