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安和

万方安和现状图

不适应北京夏日暑热的清代皇帝自康熙朝开始了三山五园地区的园居理政传统。透过大量的清代御制诗可以了解,在圆明园内居住的清帝采用了很多防暑降温的措施,使得园居生活变得更为舒适宜人。在漫长的夏季,清帝进行了充满文人雅趣的消夏活动,反映了清代统治者对汉文化的向往和认同。

清代的统治者满族起源于白山黑水之间,对于北京的暑热十分不习惯, 不愿意居住在紫禁城的深宫禁院之中, 自康熙朝开始保持着园居理政的传统,三山五园地区多座皇家园林因此而兴建。皇家园林中不仅绿树成荫,多有面积广阔的水面,在炎炎夏日,比之园外要凉爽不少,即便如此,在盛夏酷暑,“挥扇犹汗流”,还要采用很多方法来降温,让园居变得更为舒适。同时,清帝还进行了很多充满文化内涵的消夏活动,不仅达到了心静自然凉的效果,其中的文人雅趣也给园居生活注入了隽永的人文情怀。

蓬岛瑶台

蓬岛瑶台现状图(摄影:安妮)

圆明园的建筑布局承袭了传统建筑风水的智慧,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冬暖夏凉,注重利用自然通风保持居室空气的流通。中的建筑都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进行的变化,正殿基本朝南,有的建筑有抱厦或者回廊(如无夏季则会搭起竹棚),能避免阳光直射进屋中。早晨在太阳升起时,将屋中的支窗和竹帘放下,将暑气隔绝在屋外;下午日落后再将支窗支起,竹帘卷起,让凉风进到屋内。

清帝在夏季会选择在高敞的殿宇中批阅奏折、休憩娱乐,这类高大建筑的开间、进深都比较大,室内空间宽敞,利于空气对流,通风性能良好,“高轩能却暑”,而且很多建筑位于水边,便于利用湖面产生的熏风来降温,“层阁临池消暑气”。如九州清晏清晖阁,面阔七间后接平台七间,是御园中开间最大的寝宫,嘉庆帝盛赞此处为“御园第一避暑地”,是几位清帝夏日喜欢居住的殿宇之一,“高阁最宜长夏居”。

九州清晏

九州清晏现状图(摄影:董安其)

清晖阁后有殿名为池上居,不仅北面临湖,殿前还有荷池,加之绿树掩映,夏日尤为凉爽舒适,里面收藏着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品题的《名画大观》及宋、元、明画真迹,是乾隆皇帝夏日最喜欢居住的地方,“夏日爱居池上居,水含风爽度纱疏”。道光时将清晖阁和周边的建筑改建为五间三卷大寝宫,面阔近20米,前后进深7.55米,屋顶达到5.6米,超大的室内空间进一步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有些殿宇位于湖中岛上,四面通风,凉风习习,如万方安和、蓬岛瑶台、海岳开襟、凤鳞洲、清夏斋等,都是清帝夏日喜欢游赏的景点,“水榭最宜夏,虚延四面风”。

乾隆二十三年的御制诗《消夏八咏》中,乾隆皇帝写道自己最喜欢在夏日披薰、望月、对雨、趁凉、观稻、移竹、闻蝉、见萤,结合清帝御制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清帝在圆明园的消夏活动。

品茗

饮茶在清代宫廷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有专门的机构管理皇帝的饮茶和宫廷茶礼。在园内园居时,各处寝宫周围设有专门的御茶房为皇帝提供各种茶饮。清代皇帝尤其是乾隆,不仅嗜茶,更雅好文人品茗,也学着江南文人雅士采集荷叶上滴滴露水所汇成的“荷露”来烹茶。不仅写下《荷露烹茶》诗,“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还设计了专门的茶具将这诗文烧制于上,作为“荷露”沏茶的御用茶具。在炎热的夏季,皇帝命人清晨于花瓣荷叶上取来蕴含着荷香的露水沏一壶清茶,欣赏着窗外亭亭荷景,香茗涤荡在口齿间,荷香亦随风而至,“莲露调新茗,荷风送远香”,当真是风雅极了。正如诗中所咏,“悦性养和消暑气,凉飔两腋觉清酣”,饮茶确实有驱散暑热之功效。

描红荷露烹茶纹执壶

观荷

荷花观赏期很长,清明后田田的荷叶浮于水面,未展开的荷叶如一只只小箭充满了自然的趣味,从初夏到初秋皆可赏花、叶和莲蓬,加之“留得残荷听雨声”足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可以欣赏。夏日清帝游赏于各景临湖宫殿和湖边亭榭之中,荷花即可映入眼帘“红衣露坠莲房粉”。亭亭玉立的荷花在骄阳下怒放“袅袅摇壁报,亭亭映日红”,仿佛带走了些许暑热,“芳能消暑气,秀独占熏风”。在宽阔的湖面水榭中赏花时,湖光山色,风光潋滟“湖平水色涵天色,风过荷香带叶香”。淡淡的荷香幽远怡人,清风徐来,香远益清 “风动藕花香”。赏花时遥想濂溪先生钟爱此花,君子比德,意境幽远“濂溪说曾读,理趣至今存”。雨中赏荷则别有一番情趣,雨落之时大珠小珠落玉盘,充满了音乐的律动“繁响溅池荷”,“骤雨打池荷,荷珠纷落水”。还有水鸟于荷叶下避雨,顿觉意趣横生“凫藏莲叶津”。雨后荷叶上水珠莹润,“汞珠颗颗擎琼盖,那敷金盘露似饴”,花叶经过雨水的洗礼则更为娇艳动人了“荷浦新芳净且鲜”。

雍正行乐图之一

移竹

青青翠竹凌云虚心、宁折不弯、不畏风霜的气节是中国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园中多处院落中均有竹种植。在长期的园居生活中,乾隆皇帝总结出了移栽竹子的要点:“种竹必于伏中,入秋即不可”,夏季“三庚好移竹”,即初伏时移竹,因为“雨中最易和根长”。在最为炎热的伏天,却是移竹最好的时节。大雨将至前,园役们开始移栽竹子,乾隆皇帝则一边在院中观看,一边思考着书中写到南方则是秋冬移竹,真是“南北风气异”。

闻泉

园中利用地势的高差,使水流形成跌水,以此模仿自然的泉流淙淙,如万方安和、长春仙馆、碧桐书院、如园、清夏斋等处,均采用此工程处理手法。夏日里清帝无论是坐于窗前读书,“坐对流泉静里听”,还是于岸边古松下休憩,“欲听流泉倚老松”,耳闻潺潺的流水,或与山石的激荡发出富有节奏的声音,“溅溪波荡漾,激石韵清冷”,如自然之歌唱,如琴音般空灵,松涛与竹啸与之相和,让山水的清音涤荡在心间,顿时觉得清凉不少,“流泉层叠濯苔清,淅沥清音空外听”。

雍正行乐图之二

望月

夏季夜晚暑热渐退,园中格外静谧,清帝常常乘坐名为“平安月镜居”的御舟,于湖中泛舟望月,“泛月惟宜夏”,感受湖上的清风明月,“兰舟宜泛月,水风爽且寒”。从舟中遥望皎皎明月高悬夜空,清风徐来,湖上清波阵阵,“一轮悬玉镜,千叠涌金波 ”;蝉蛙齐鸣,流萤点点,“蝉韵出槐堤,萤光逐兰桨”。水面倒映月亮圆缺,仿佛人生际遇阴晴不定,告诫自己要有持盈保泰的心境,“敲好碧天新吐月,半轮为启戒盈心”。

乾隆行乐图之一

对雨、观稻

夏季是圆明园中降雨最多的季节,同时雨情也关系天下农业收成的好坏。清帝在园内西北部开辟了稻田,在圆明园的围墙之外也有大片的稻田与麦地,便于皇帝随时查看农时。清帝在园中写下了大量与雨有关的御制诗,无论是下雨带来的凉爽,还是无雨时的闷热,总让清帝与农业收成联系在一起,多日的干旱如若喜降甘霖,以至于兴奋到彻夜难眠,“入夕听倾盆,无眠静倚轩。” 在夏季水稻和小麦关键的灌浆时期,清帝在溪亭和轩榭中多次观看园内外禾苗长势,推测当年的丰收与否,“长夏收秋验农候,较晴量雨课田功”,充分体现了清帝对于农业与农民的关切之情,“所以切切者,无非为农计”。

见萤、闻蝉

圆明园在建造的过程中通过对地形和水系的合理改造,保留了大量的野生植被,构建了稳定的植物群落,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来此繁衍生息。清帝对于各类生物格外留心,即使微小如萤火虫、蝉、蟋蟀、蚊蝇等,也常常成为吟咏的对象。

当夜晚来临,湖岸边、草丛中,流萤星星点点飞舞于水上,自由而轻盈,伴着溶溶月色,更显得景色幽美,很容易引发诗兴,“载月泛扁舟,飞萤点点流”。看到萤火虫,使人联想到腐草为萤的传说,“腐草本无用,为萤耐有由”。而萤火虫短暂的生命终结时,预示着秋的来临,“点点萤光入夜流,人人心有几分秋”。

当蝉开始鸣叫时,预示着夏季的来临,“五月新蝉第一声”。古人认为蝉如神仙一般餐风饮露而活,因而具有仙性,因此蝉是品性高洁的生物,“吸风饮露出尘清”。而蝉短暂的地上生活,仿佛提醒世人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新蝉树梢试声初,了识流光过隙如”。

[作者]

余   莉

[编辑]

朱   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