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清宮舊藏、著錄於《石渠寶笈》初編的晚唐著名詩人杜牧《張好好詩》墨跡,是傳世中國曆代書法名作中堪稱國寶的難得珍品之一,正如張伯駒先生《叢碧書畫錄》所評:“樊川真跡載《宣和書譜》,只有此帖。爲右軍正宗,五代以前、明皇以後之中唐書體,而贈好好詩與杜秋娘歌久已膾炙人口,尤爲可貴。”民國間此卷被清室廢帝溥儀輾轉攜往東北僞滿洲國“宮內”,抗戰勝利前夕,因日寇及僞滿潰敗之亂,始散落民間。至上世紀五十年代中,由張伯駒先生捐出,重歸北京故宮博物院。其間雖只短短十數年,然此中曲折,似頗有可說者,因就平日所見各家相關之記,概述其始末大略,或亦可聊備藝林掌故。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故宮博物院藏唐杜牧《張好好詩》

曾親歷、主事並畢生關注故宮散佚書畫追尋的楊仁愷先生,在其《國寶沉浮錄——故宮散佚書畫見聞考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8月初版,遼海出版社1999年7月增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再增補彩圖典藏版)一書中記:“一九三二年,溥儀到了長春,在僞滿洲國康德元年或大同二年,由日本關東軍司令部中將參謀吉岡安直將放存天津靜園的法書名畫、宋元善本、珠寶玉翠約七十箱,運至長春僞宮內,由劉振瀛負責看管。裝書畫木箱存放在僞宮東院圖書樓樓下東間,即所謂的小白樓,書畫冊子和掛軸亦同放在一起;小金庫十八個則存於內廷緝熙樓客廳,內有六匣裝漢玉計一百餘件,餘則爲古玩金飾。”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日本關東軍司令小田乙三宣佈僞滿國都遷移通化,溥儀十三日從長春逃到通化大栗子溝,十七日乘一架小型軍用機企圖逃往日本,過瀋陽爲我人民解放軍和蘇軍所俘,隨身攜逃的法書名畫和一批珠寶玉翠,則先後由人民部隊上繳,歸東北人民銀行代爲保管”。而“原藏於長春僞宮小白樓的歷代法書名畫,在很短時間內,經過值勤‘國兵’的一番爭奪洗劫,剩下滿樓空箱空匣,和散落在各個角落的花綾包袱,凌亂之景,無法言喻”。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楊仁愷

這些搶得書畫寶貝的“國兵”們,“有的人家在吉林、遼寧、熱河等省,尚未獲得解放的地區,大都把劫來之畫攜回家鄉,祕密保藏起來,有的家在黑龍江的,當時全省已經解放,‘國兵’們並不瞭解有關政策,大多暫時在外鄉作客,存在觀望態度,以所掠國寶求售,過着舒適的流寓生活;最具有利條件的,就是長春(即僞京)的‘國兵’,他們直接將所掠獲的物品轉移到自己家裏。憑藉市面的行情,做一番交易,大獲其利。甚而通過在一起搶奪時彼此瞭解的有利條件,從中作起販賣僞宮佚出書畫的生意。”更令人髮指的是,其中還有爲掩人耳目或害怕追查,將國寶書畫埋入地下,甚至燒燬滅跡者。杜牧《張好好詩》卷即慘遭“國兵”王學安埋藏之荼毒,楊仁愷先生書中記其事曰: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故宮博物院藏唐杜牧《張好好詩》(局部)

此人之所以下此毒手,出於上面的嚴峻形勢,他把一批唐宋國寶埋入地中,外邊風聲轉緩之後,再從地下挖出來。由於地下潮溼,腐蝕現象極爲嚴重,紙本書畫尚可挽救,因爲埋下去的時間不長,侵蝕性通過裝裱沖洗,大體還能修復;至於絹素本,大都脆斷,並已脫裱,而畫面上所施色彩,更無法使之復原,即是巧奪天工之高手,也無法挽救……《宣和書譜》著錄的唐代大詩人杜牧之自書《張好好詩》……是一件流傳有緒的劇跡……南宋時爲奸相賈秋壑所竊據,入元歸大鑒藏家張晏所有,明時由董其昌庋藏,並刻入《戲鴻堂帖》中,清初則爲真定相國樑清標珍祕,隨後進入清內府,再經歷次波折,埋入土中,挖出時已經滿紙黴點,有的地方業已碎破不全。至於原來的宣和裝潢,竟面目全非了。幸好此卷爲唐制白麻紙本,抗腐蝕的麻纖維性能還可以,沒有全部黴壞,畢竟紙質已經變化,墨色灰暗,甚而剝落,使原作的神采大爲減退,再高技巧的裱畫師,對此種原質上的損傷,束手無策,只能從表面上下功夫補救,已不能使之重放異彩了……埋後的《張好好詩》雖經名鑑藏家請高手搶救,然原(元)氣已傷,與未埋前的保存狀況相較,大有遜色。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故宮博物院藏唐杜牧《張好好詩》(局部)

當然,早在清初顧復的《平生壯觀》中,就已記此卷“後紙糜爛,兩句字不可讀”,雖顧氏有“何傷全體”之說,可知其狀況應該還算可以,但兩百多年後再遭土埋,則其損傷,肯定更甚;而與此卷同時被埋的傳爲唐玄宗頒賜毛應佺《恤獄詔》,《平生壯觀》著錄爲白紙,並未言其有損,所以楊仁愷先生記其“書心的破損雖較《張好好詩》卷略好,而裝裱已經脫落”,也許亦與之有關。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故宮博物院藏唐杜牧《張好好詩》(局部)

劫後倖存的《張好好詩》卷流入市場,爲收藏大家張伯駒先生購得,張氏所編《春遊瑣談》卷一有其所撰《杜牧之贈張好好詩卷》一文,謂:“卷於庚寅年經琉璃廠論文齋靳伯聲之弟在東北收到,持來北京。秦仲文兄告於餘,謂在惠孝同兄手,不使餘知,因餘知之必收也。餘因問孝同,彼竟未留,已爲靳持去上海矣。餘急托馬保山君追尋此卷。未一月捲回,餘以五千數百金收之,爲之狂喜。每夜眠置枕旁,如此數日,始藏貯篋中。”庚寅爲1950年,靳伯聲是琉璃廠書畫商中精幹且具眼力魄力者,當年故宮散佚書畫中劇跡如唐孫位《高逸圖》、宋徽宗《柳雁蘆鴉圖》、范仲淹《道服贊》等,多經其手。秦仲文(1896-1974)名裕,著名書畫家,尤工山水,曾任教於北平大學藝術學院、京華美術學院、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惠孝同(1902-1979)名均,號柘湖,滿族。早年參加湖社學會,任理事。擅山水,精鑑賞,北宋王詵(晉卿)《漁村小雪圖》卷,曾爲其購藏。而馬保山即琉璃廠墨寶齋書畫古玩商馬寶山,曾與靳伯聲等一起往東北收購故宮流散書畫。其爲張伯駒先生洽購的名跡中最著名者,即展子虔《遊春圖》卷。其晚年結集出版的《書畫碑帖見聞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4月)一書中,有《小白樓流出書畫爭購瑣記》,憶當年爲張伯駒先生購《張好好詩》卷之細節,更詳盡生動: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故宮博物院藏唐杜牧《張好好詩》(局部)

杜牧書《張好好詩》是唐代書法中最重要的墨寶之一……是一件歷代流傳有緒的國寶。末代皇帝溥儀攜往長春,小白樓事件中被僞軍王學安搶出埋入地下,見登報收購後挖了出來,售與天津古玩商靳雲卿。後來張伯駒想購買是卷,託我助成其事。靳雲卿是靳伯生的二弟,我和他沒有來往。此時靳伯生沒在北京,我便去找靳伯生之妻金玉梅商談,金說:“此卷現在我手,你拿去給辦吧。價至少四十兩黃金。”張伯駒看後說:“解放後不準黃金買賣,已有公告頒佈,買賣應用人民幣計算。”就這樣,我往返與商多次,未能成交。這天我又去靳伯生家和金玉梅解釋,黃金買賣是嚴重違法行爲,我們不能做違法之事。這時靳雲卿突然從裏屋躥出,雙手掐住我的喉嚨,大聲吼道:“你今天不給黃金我就要你的命!”金玉梅見狀,嚇得忙去解救,連聲說“給你黃金”,靳雲卿這才放手。我猛然受此欺侮,精神有些恍惚,乃將經過告知張伯駒,張立即同我去找靳雲卿理論。靳雲卿躲藏起來未敢見面,只有金玉梅出面,應允按照法定人民幣辦理成交。張伯駒叫我去法院告發靳雲卿的野蠻行爲,經金玉梅再三請求,叫靳雲卿在恩成居飯店向我賠禮道歉了事。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故宮博物院藏唐杜牧《張好好詩》(局部)

其實,在張伯駒先生購得之前,張大千先生弟子、同好古代書畫的藏書家常熟曹大鐵先生,也曾在琉璃廠獲見《張好好詩》卷,其《梓人韻語》(南京出版社1993年7月)所收《念奴嬌·觀杜牧之贈歌妓張好好詩書卷真跡》一詞後,有注語:“六月上旬,偶過來薰閣書店,主人陳濟川出示此卷,出熱河行宮,亦長春劫灰外物也。曾見之《戲鴻堂法帖》中,不意尚在人間,真墨林瑰寶也。即欲求購。雲系一賈客寄存,不可。即晚,以所見語蔥玉。後此三日間,餘偕蔥玉同往求觀,終不得再見。懷此劇跡,歷久不釋,遂譜此解。”其詞曰:“書林邂逅,識杜郎俊爽,筆精詩逸。好好音容如在眼,依約蕙心紈質。宛轉尊前,輕盈掌上,弦管長安陌。沈郎腰瘦,無多消受聲色。驚心洛下東城,當爐小語,嬌訴辛酸歷。底事少年生白髭,吏墨政荒憂戚。徒散高陽,歌殘金縷,門館悲涼憶。感時濺淚,淚痕千載還溼。”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曹大鐵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張珩

蔥玉即曹氏摯友、著名書畫鑑藏大家張珩先生,此時已由文化部文物局局長鄭振鐸(西諦)先生點名推薦,自滬赴京,任文物局文物處副處長。而其與曹氏數往求觀不得一見之《張好好詩》卷,好像沒過多久,就在他那裏有了下落,故《馬衡日記》(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3月)1950年6月21日記:“下午,至蔥玉處看杜牧《張好好詩》,乃溥儀賞溥傑物,應由故宮收購,而西諦謂字卷可以不收,奇哉。”但最後故宮博物院還是未收,張蔥玉先生也力不從心,卻又不能忘懷,遂於1960年國慶後一日,在其《木雁齋書畫鑑賞筆記》(文物出版社2000年12月)中《杜牧張好好詩卷》條下,寫下了這樣的回憶:“琉璃廠估人得之,祕不示人。予北來後,間以示予。摩挲愛玩,不能釋手。然力不可置,乃介伯駒以黃金五十兩收之。”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故宮博物院藏唐杜牧《張好好詩》(局部)

除《張好好詩》卷之外,《馬衡日記》中還頗記當時有關方面爲收回故宮流散書畫所作的種種努力,如北宋王詵《漁村小雪圖》卷:

(1950年)三月九日,晚,文物局宴劉肅曾(虢盤主人)於同和居,馬夷初、沈雁冰、丁巽甫皆在座。沈部長出示陸志韋書,謂王晉卿《漁村曉雪圖》卷有稍縱即逝之危險。價不出黃金四十兩,彼願借款買下,政府能於三五年內收回,彼當效勞,意殊可感。馬濟川允送來一閱,明日當函催之。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故宮博物院藏宋王詵《漁村曉雪圖》

(1950年)三月十日,函馬濟川,索閱王晉卿《漁村曉雪圖》卷。

(1950年)三月十八日,詣于思泊,託致王晉卿《漁村曉雪圖》卷。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陸志韋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沈雁冰

陸志韋(1894-1970),語言學家、詩人,曾任燕京大學校長。沈部長即文化部長沈雁冰(茅盾,1896-1981),于思泊爲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於省吾(1896-1984)。馬濟川一名馬霽川,琉璃廠玉池房老闆,是較早往東北蒐羅故宮散佚書畫並轉手倒賣獲利頗豐者,其中包括最終以黃金二百二十兩售予張伯駒的那件展子虔《遊春圖》卷。但《漁村小雪圖》卷結果還是由惠孝同購得,後來才歸故宮,楊仁愷先生《國寶沉浮錄》中因記:“王詵《漁村小雪圖》,《石渠寶笈》初編著錄,真跡。長春李植甫、天津靳蘊清售與北京畫家惠孝同,後價讓故宮博物院藏。”當然,也有經國家領導及有關部門特別關注,不惜重金,千方百計購歸者,其中最爲人熟知的,便是原清宮“三希堂”中的“二希”:東晉王珣《伯遠帖》和王獻之《中秋帖》。《馬衡日記》1951年10月25日至12月5日,幾乎逐日詳記此事動態經過,當是十分難得的第一手資料。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張伯駒

張伯駒先生既獲《張好好詩》卷,“有《揚州慢》一詞題於後,雲:‘《秋碧》傳真,《戲鴻》留影,黛螺寫出溫柔。喜珊瑚網得,算築屋難酬。早驚見,人間尤物,洛陽重遇,遮面還羞。等天涯遲暮,琵琶湓浦江頭。盛元法曲,記當時,詩酒狂遊。想落魄江湖,三生薄倖,一段風流。我亦五陵年少,如今是,青樓夢醒。奈腰纏輸盡,空思騎鶴揚州。’”詞中“奈腰纏輸盡”一句,也許多少透露出一些張氏自己當年的境況。幾年之後,此卷便連同陸機《平復帖》、范仲淹《道服贊》等一起,捐入公庫。歷盡滄桑的國寶劇跡,終於有了似乎是前緣註定的歸宿。而有關部門頒發的獎金,則被主人用來購買了國家爲經濟建設發行的公債,唯獨留下了那張文化部的“褒獎狀”:

唐杜牧《張好好詩》墨跡的近世命運

晉陸機《平復帖》局部

張伯駒、潘素先生將所藏晉陸機《平復帖》卷、唐杜牧之《張好好詩》卷、宋范仲淹《道服贊》卷、蔡襄自書詩冊、黃庭堅草書卷等珍貴法書共八件,捐獻國家,化私爲公,足資楷式,特予褒揚。部長沈雁冰,一九五六年七月。

(文章來源:《東方早報藝術評論》)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衆平臺————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臺。

投稿及廣告推廣合作請聯繫: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往期經典

(直接點擊標題可進入瀏覽)

書畫高清資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傾仰情深——趙孟頫手札高清大圖全集

起居佳勝——蘇軾手札大全

雖遠爲慰——王羲之傳本手札墨跡十三帖

極感遠意——黃庭堅手札大全

名家訪談

【對話名家】補硯齋訪談錄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上)

【名家面對面】系列專訪之一 —— 石開先生訪談 (下)

經典專題

《石渠寶笈》特展布重量級展品搶先看!

“還原大師——何紹基的書法世界”展覽作品欣賞

不愛江山愛丹青——宋徽宗 趙佶 書法專輯

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國展學術論壇實況報道

推薦展覽

事茗——東一書畫雅集

陳忠康精品書法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最全記錄)

"守正——全國百家楷書邀請展”

"望嶽——南嶽紀遊書畫展

傅志偉篆刻展

山房寫字——廖偉夫書法作品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