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电视剧《最美的青春》正在各大频道如火如荼地播出。该部电视剧以几代塞罕坝造林人的真实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冯程、覃雪梅为代表的来自全国18个省市林业大中专的毕业生,与以承德围场林业干部职工为骨干的369人组成开荒队伍,积极响应祖国号召的故事。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光里,第一代塞罕坝造林人不畏恶劣的环境,无私地奉献青春与生命,与大自然勇敢抗争,建设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也创造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最美的青春》真实还原了塞罕坝造林的真实面貌,为观众重现了老一代塞罕坝造林人的英勇奋斗史。

  从第一代塞罕坝人的艰辛奋斗,到现在第三代塞罕坝人的拼搏发展,辽阔美丽的塞罕坝上,记录下了每一代青年的昂扬斗志,以及他们对于林海的向往。当时的塞罕坝条件恶劣,第一代造林人甘做“风沙野人”,用自己的青春铸成“绿色屏风”。老一辈育林人青春的模样,是热血浇筑的诗歌,是奋斗成就的壮举,是“塞罕坝精神”的茁壮成长。

  《最美的青春》中,冯程、覃雪梅等人在逆境中成长,在建设中奉献力量。他们不断践行绿色发展观,用科学种植法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同步增长,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发展了金山银山,完成了从物质拓荒到精神拓荒的巨变。每一位坚守者都在梦想与现实、放弃与前行中挣扎过,但为还塞罕坝一片绿洲,他们顽强不屈,执着前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为塞罕坝披上绿色的外衣。他们用青春书写了绿色传奇,用一生践行着荒漠里的绿色守望者誓言,带给观众的不仅是心理上的感动,更是灵魂上的净化与启迪。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话是贯穿冯程这个人物始终的核心要素。“塞罕坝是美丽的高岭的意思,我要让这里恢复百年前的风光”,望着黄沙狂卷的一片荒漠,冯程被惊呆了,继而发誓“不种活树,就不下坝”。三年独自在坝上的生活,让他如同野人一般,却给了他很多安全感,“胡子和头发还能帮我挡挡风”,几位女同学瞒着他帮他剃胡子剪发后,他大发雷霆。

  其实,能不能种活树,是不是爱这片土地,并不是靠不剪头发、不剃胡子、不下坝决定的。这是冯程在大学生们上坝后,与他们慢慢相处才懂得的道理——造林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集体努力的结果。

  这虽然是一部主旋律剧集,却摆脱了高高在上的说教姿态,体现出平易近人的贴近性。感人至深的故事叙事会抖包袱、有起有伏,人物形象塑造的不是高大全,而是多面而生动。当人性遭到考验时,每个人都渐渐显露出真实的自我,但正是这种坦诚相见,才让他们得以成为患难见真情的伙伴,为完成彼此一生的事业——植树造林打下坚实基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最美的青春》明显带有倡导绿色环保的主题,剧集充满现实主义笔触。故事性满满,从冲突不断到同心协力,坝上种树十八人之间的爱情、友情、工作竞争带来合力推动着拓荒精神的彰显,让他们在植树的过程中刺痛、鼓舞、开悟,更让青春绽放出多彩的梦想,自然也吸引了年轻观众的眼光。

  (文/李雷 燕赵都市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