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激活存量比創造增量更重要,因爲存量太大。

在零售存量中,KA和社區小店的主體。KA新零售模式已經有了,但普及和贏利是個問題。

激活社區小店的社區團購,去年很多人不看好。但現在卻做得風生水起,鮮活得很。當然,社區團購也會死一大批,但並不妨礙這種模式全面紮根。

最近調研了一些門店,團購營收已經佔門店1/3,而且影響了其它品類的銷售。門店能不重視嗎?

社區社羣很“乾淨”

社區團購正在實現“全社會會員制”。過去的會員,辦完手續就失聯。社區團購,參與者都是會員,天天有交互。

無論新營銷,還是新零售,連接C端是必要條件。

新零售專家鮑躍忠老師說,連接C端有三大手段:技術手段、內容手段、社羣手段。

對於熱衷於中心化連接的人來說,技術手段、內容手段似乎更高大上,然而,我更看好客戶羣手段的分佈式、高黏性、強互動。

技術手段、內容手段,本質上仍然是廠家中心,摻和了那麼一點用戶思維。社羣手段,只要不是用戶思維,用戶壓根不跟你玩。

我們很多人對社羣有偏見,包括我。但是,社區團購的社羣可不是一般的社羣,應該稱爲社區社羣。社區社羣有什麼不同?社區社羣是基於地理相近,有線下強關係。無論社羣的“團長”是門店老闆,還是寶媽,因爲“低頭不見抬頭見”,是不敢像微商社羣那麼“暴力刷屏”的。

社區社羣有兩重屬性。一是社區屬性,一是社羣屬性。

作爲社區屬性,有線下關係,必須很乾淨,否則,就沒法在社區混了。社羣的暴力,源於假面具,殺生。

相比於垂直社羣的無邊界,社區社羣是有邊界的。社羣有邊界,客戶羣資源就有限,就必須經營好有限的社羣資源。

因爲有社羣屬性,它很活躍,可以強交互。

正因爲看到了社區客戶羣的價值,新營銷專家方剛老師把他的標籤改爲“方剛社區新營銷”。

社區社羣要有“溫度”

這是石家莊優秀經銷商頓潔在做社區團購時總結的一個經驗。從“很暴力”到“有溫度”,這個轉變很關鍵。

僅僅“乾淨”沒用,要有商業價值,還要有溫度。

頓潔的李總說:很多線下門店的羣沒有溫度,現在我們已經要求門店不允許一直髮購物鏈接,最佳紅包、截單提醒、訂單感謝、有獎猜猜猜、新品試喫等等。我們下一步工作重心還是側重於線下門店,對門店店老闆的培訓,指導,怎麼教他們拉新,增加復購,增加溫度。

一個好的商業社羣要具備四條件:適度互動、適度羣活躍、內容分發、羣溫暖。在此四個條件基礎上,植入商業,轉化率自然就高。

我的新營銷社羣有一個羣友許子涵對這個問題頗有研究:1、社羣是有着鮮明價值觀相互賦能的同心多元化俱樂部;2、運營社羣其實要享受失控,要去中心化,讓羣員來做主人公,鼓勵羣員之間自我鏈接,做小IP孵化;3、製造衝突:辯論、約架、對賭、競技、競猜。

我最近有一個判斷:社羣已經從本能化運營進入了專業化運營階段。乾淨的、有溫度的社羣,必須有結構性的設計。

比如羣互動,這是由羣友結構決定的。

比如內容分發,這是由後臺內容生產能力決定的。比如羣活躍,既可以做到乾淨、有內容,也可以有商業。

有溫度的社區社羣,正在抬高社區團購的門檻。有門檻是個好事,可以優勝劣汰。

BC一體化

未來商業是BC一體化的。既有C端倒逼B端,也有B端推力。這是最合理的。

社區資源有限,一旦被某個平臺圈住,形成黏性,不僅其它平臺難介入,最危險的是傳統供應鏈怎麼辦。

比如新品推廣,除了傳播推廣外,渠道推廣嚴重依賴零售端。而社區團購建立了與C端的常態化聯繫,成了推廣新品的不二手段,那麼,沒有掌控社區團購平臺的品牌商、經銷商就危險了。

優秀的經銷商正在成爲區域的社區團購平臺,他們無疑比傳統經銷商更有優勢。可以說,如果經銷商已經解除B2B威脅了,那麼社區團購將成爲新的威脅。

同理,品牌商的經銷商,如果沒有通過社區團購掌握社區社羣,那麼,就可以要向平臺交流量費。

BC一體化,現在所見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的力量來源於社區社羣。

供應鏈是短板

沒有生鮮,就沒有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的生鮮,從蔬菜、水果、花卉,正在不斷延伸。

但是,僅僅有生鮮,社區團購也是沒有前途的。

互聯網商業的基本邏輯是:流量板塊引流,生態板塊賺錢。

如果讓生鮮既引流,也賺錢,做不到。

生態板塊靠什麼解決?要形成新供應鏈。

品牌商目前對社區團購還在觀察。因爲B2B干擾了品牌商的價格體系,社區團購也是靠生鮮低價引流,會不會有同樣的結果?

社區團購是C端,新供應鏈的價格體系不是由平臺,而是由供應商決定。C端邏輯不同於B端邏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