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人呈上四皇子寫過字跡的紙之後,康熙瞬間神色大變,竟然說不出一句話來。剛滿週歲的四皇子卻無意間寫了這麼個字,這讓康熙深深的預測將來或許會發生一場大變。

雍正一歲抓周時,在紙上胡亂的畫了幾筆,康熙看完神色大變

作者:毛大豆讀史

作爲清朝評價最高的帝王之一,晚年康熙爲了挑選自己的繼承人,可謂是煞費了苦心。

衆所周知,康熙共在位60年,生育了30多位皇子,其中不乏才能傑出之輩。兒子們表現優秀,原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黃尾位和江山留給誰繼承,又成了康熙晚年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九子奪嫡“的故事,便是在康熙時期發生的。

據史記載,康熙在自己的30多個兒子中,最疼愛的當屬原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生下的二皇子胤礽。胤礽可以說是含着金湯勺出生的,在其出生不久就被康熙破例冊封爲太子,可以說,他從出生開始,便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然而,歷史告訴我們儘管胤礽最初在繼承皇位的爭奪戰中,搶得了先機,但是笑到最後的卻另有其人。在皇太子兩度被廢、八皇子退出繼承人大戰之後,起初看起來絲毫沒有優勢的四皇子胤禛,後發制人,一舉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在後人看來,胤禛能夠登上帝位繼承大統,或許是一種巧合,亦或許夾雜着運氣成分。其實不然,在他剛滿週歲的時候,康熙似乎就已經意識到這個四兒子或許將會是繼承自己皇位的那個人。

清朝在入關之後,雖然沿襲了很多老祖宗的很多習俗,但是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也被迫接受了很多漢族人的風俗習慣。比如嬰兒滿週歲時的”抓周“活動,當時在清朝王族中,就非常流行。尤其是康熙皇帝,非常重視剛誕生的皇子們的“抓周”活動。

”抓周“的風俗在我國魏晉南北朝時已存在,“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爲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爲試兒。”通俗的意思是說,在小孩子滿月之前,就是在小孩子的面前放一些毛筆,金銀珠寶,算盤,稻穗等物品,看小孩喜歡什麼,拿的是哪個,那麼,以此來預測小孩將來往哪方面發展。

胤禛週歲時,康熙爲他舉辦了一場濃重的”抓周“,儀式,在皇親貴族的注目之下,胤禛一把抓住了離他最遠的一隻毛筆。康熙眼帶笑意地吩咐下人在胤禛面前放了一張紙,看看四皇子想要寫什麼。

年幼的胤禛也絲毫不客氣,在紙上胡亂畫了幾筆之後,便扔掉了手中的毛筆。下人呈上四皇子寫過字跡的紙之後,康熙瞬間神色大變,竟然說不出一句話來。

原來,胤禛在紙上隨意寫下的字,竟然像極了自己平時批閱奏章是寫的”敕“字,要知道,在古代這個字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利,只有皇帝才能使用。剛滿週歲的四皇子卻無意間寫了這麼個字,這讓康熙深深的預測將來或許會發生一場大變。

然而,四皇子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皇子,跟太子胤礽相比而言,一點登基稱帝的可能性都沒有,所以很快康熙的內心就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是,他怎麼也想不到,在自己有生之年,自己會將太子胤礽給廢黜了,而最終將皇位傳給四阿哥胤禛,似乎冥冥之中有了安排。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