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贷故事:帮别人申请信用卡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世事沉浮,人心微妙变化

掺杂了人情,糊涂账会更复杂

在中国,最容易因为借钱撕破脸的,是亲戚。

过去,家里也曾向亲戚借了5万元,两年后还了全款,还给了一个大红包。

本来是挺好的一笔交易,但后来这个亲戚生意不景气,就开始说一些耐人寻味的话。

大过年的时候,她总会在吃年饭时提起一句话:

"如果当年在那只股票放5万,说不定现在就有50万了。”

这种意味深长的话,虽不明说,但听者尴尬。

但细想,如果当年不是为了省那点利息,直接向银行申请,或许就不会有这么尴尬的局面。

有人算过一笔账:

向银行借钱,按照12期,年利率0.80%算,那应该还的利息是4000元;

每天11块,少喝一杯奶茶,少吃一点零食,就够还利息了。

向亲戚借钱,期限同样1年,那么你要还的利息是:

中秋月饼礼盒500元;端午粽子礼盒500元;

给孩子买玩具衣服、过年送礼1000元......

关键是这些利息,不是本金还完了就没事儿,很可能是长期…

亲戚间的借贷,收利息会显得冷漠,不收利息是在损害自己的利益。

哪怕他在当下不在意,世事沉浮,旧账就会翻起,这个帐算你头上,你承担不起。

这就是人情债更加复杂的地方 —— 人心总会变化。

信用卡,银行与消费者共同的杠杆

人情贷的利息,看着很低,实际上,它可能是你一辈子都还不起的债。

最怕的是,世人心变幻难测,难免日后不会产生一个想法:因为借了你钱,错失了5万变50万的发财机会。

但你去银行申请5万元,谈的是一笔生意。借多少钱,多久,支付多少利息,是否有偿还能力和信用值,都是明码标价。

用钱来支付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一定是最简单、干净、直接的。

人情正成为中国社会越来越不能承受之重, 随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和社交观念逐渐接受西方思维:物质世界里等价交换, 而钱,其实是最简单的货币。未来城镇居民年均复合增速为2.5%的情况下,假设10年后城镇居民人到均信用卡持卡量为2张,那么,信用卡发卡量年均复合增速为10%,信用卡市场一定是空间巨大。

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信用卡累计发放约7.05亿张,人均持卡量0.44张;虽然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人均信用卡持卡量减少,但到2016年美国信用卡人均持卡量已达3.16张。也就是说,我国同期人均持卡量不足美国的七分之一。

人情贷故事:帮别人申请信用卡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对于消费者而言,那个撬动消费和生活全场景的支点,就是信用卡。

对于银行而言,那个撬动消费和实体经济巨大商机的支点,也是信用卡。

2009 年以来,信用卡交易额与 GDP 的比值实现了 10.4%到 25.6%的增长。表明信用卡使用频率提高,在居民消费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人情贷故事:帮别人申请信用卡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到2017年,信用卡发卡加快的现象已经出现,当年人均持卡量同比增长25.81%,较借记卡高18.9%,行业步入大发展初期。

人情贷故事:帮别人申请信用卡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截至17年末, 我国信用卡卡均授信额度达2.12 万元,授信总额达12.48 万亿元,同比增速36.5%。

人情贷故事:帮别人申请信用卡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在经济增速下行、严监管的环境下,大部分的银行已经将业务的中心放在了零售上面,正是信用卡得以让收入额持续的大幅度上增,因此银行必然会将更多资源投入信用卡业务,是银行市场必争之地。

信用卡市场目前看来前途一片光明,而线上庞大的卡片发放量也让人望而惊畏。网络获客的通道,也是银行进行规模扩张的重点路径。

第壹网申,专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共计为300个运营商搭建完成了卡分销系统,服务用户超300万,致力于打造超一流信用卡网申综合平台。

我们专注支付领域系统开发五年,以支付级系统架构搭建平台,技术开发多达32人,支付从业经验均达5年+,产品迭代做到1版本/7天。先后开发过收单管理系统,聚合支付系统,余额代偿系统,信用卡综合测评系统,我们一直以打破垄断,共享平台经济为己任!

我们认为:每个支付服务商都要有自己的网申平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