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生问题之难,建品质西安之城”。《明察暗访看民生》是《西安晚报》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开办的新闻监督栏目。

事关民生无小事 马上就办不懈怠。希望全市各区、县、开发区及各部门重视本栏目的曝光内容,第一时间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作出回应,并及时向我们反馈整改落实情况,做到每期报道有结果。

今日推出《明察暗访看民生》第364期——

通村“便民路”修成“断头路”

周至县集贤镇新城村村民盼路早修好

原本一条连接省道的重要道路如今却成了“断头路”。记者王健 摄

为解决群众的行路难问题,周至县集贤镇老大路在大家经过四五年的期盼后终于在本月开始动工翻修了,然而道路施工刚刚开始却又停止了,这条“便民路”不但没有修通,反而还被“拦腰截断”,变成了一条“断头路”,当地上万村民仍然处于出行困境中。

据当地新城村村民介绍,设计总长2公里左右的道路仅仅翻修了300米不知何故便宣告停工。这里剩下未翻修的道路与新修道路之间的衔接处还被大量的建筑垃圾阻隔,整条老大路在与聚财南路的十字路口处的南北两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已经修过的道路平坦且路面较宽,可供两辆大型车辆会车,而剩下的大部分未翻修路段,依然是坑坑洼洼且未经硬化的“羊肠小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周至县汽车检测站就在老大路南段未翻修的路段内,采访中不时有车辆从此经过,由于道路被隔断,一些车辆只能从道路西侧的一个小豁口处“挤”过。“这条路是镇上的一条老路了,几年前周边的大片地被征收之后,这条路也就没人管了,现在彻底成了一条烂路。”村民王师傅说,“晴天一过车这里就像被投射了烟雾弹一样,漫天扬起的都是尘土,雨雪天这路就更没法走了,一踏进去脚都黏在地上拔都拔不出来。”

据了解,老大路是周至县集贤镇一条主要的通村道路,南段连接环山公路,北边与S107省道相通,西侧与集贤产业园相邻,由于路线长、车辆多,时间长了,这里的道路就变成了坑坑洼洼的烂路,给当地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我们村上大多数人家的耕地就在这条路靠近南头的地方,因此路面不平,每次去干农活从这里经过一不小心就要摔跤,特别是下雨天,经常滑倒。”村民田师傅说,周边的村民人人都盼望着能重修这条道路,前前后后等了四五年,今年8月初,终于见到有人来施工翻修老大路了,可是施工只进行了一两天就结束了,路面只翻修了300米就被搁置下来了。“这不是糊弄人嘛?”村民们搞不明白到底咋回事。

对此,新城村村委会主任汪露群说,这次翻修的一小段路面是县交通局牵头负责的,以方便群贤镇的群众出行,后续的工程属于集贤产业园的管辖范围,由于各种原因未能与此次县交通局的道路翻修工程衔接,所以被搁置下来了,至于什么时候能彻底恢复老大路的畅通,目前还不清楚。”“这路修着修着还成了一条‘断头路’了,真是让人太失望了。其实,大家的要求也不高,就希望相关部门把我们家门口的道路早点修好,让老人出门看病方便些,孩子们上学的路好走些,别再让大伙望路兴叹了。”村民田师傅说。

(西安晚报记者龚伟芳 实习生陈一丹为您报道)

追踪与反馈

鄠邑区石井镇蔡家坡村农田排水渠内已被清理

24日,本报报道了有人长期肆意在鄠邑区石井镇蔡家坡村十组农田边的排水渠里倾倒生活、建筑垃圾,污染生态环境一事。见报当天下午,石井镇政府已派人清理了垃圾,并设置围栏护网防治倾倒现象再次发生。

24日下午6时,鄠邑区石井镇政府回复本报说,自24日本报《明察暗访 看民生》报道了蔡家坡村十组农田边排水渠旁边有人倾倒垃圾一事情,政府相关人员立即派人前往实地查看情况,排水渠里确有不少垃圾。政府工作人员在现场也发现了一名群众正用农用三轮车倾倒垃圾,随后当场责令对方停止倾倒,并对这名群众进行批评教育。针对排水渠里的垃圾,镇政府组织人力机械开始清理,并在排水渠旁边设置围栏护网,张贴警示宣传牌,宣传并杜绝肆意倾倒垃圾行为再次发生。

今天下午,记者联系了村民老杨,他说镇政府整治以后,这两天没有出现肆意倾倒垃圾的行为。

(西安晚报记者 张雷为您报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