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已經多次用於地震等自然災害的救災工作,甚至用於防備這些災難。十年前,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四川,當地區發生大地震時,有8萬多人遇難,數百萬人流離失所。震中位於距省會成都50英里,餘震數月之久,造成極大的破壞。2008年11月,汶川地震六個月後,中央政府宣佈,作爲中國經濟刺激計劃的一部分,未來三年將花費1萬億人民幣用於重建受損地區。

然而,直到今天,恢復工作仍在繼續。在過去的十年中,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的學者一直在研究項目跨學科項目,這些項目可以幫助增加“受影響社區的抵禦能力”。其中一項救濟項目使用3D打印。本週,理大舉辦了一個論壇,以慶祝迄今爲止項目取得的許多成果,並討論吸取的經驗教訓,並確定讓社區繼續前進的途徑。由香港特別行政區保安局局長李先生主持名爲“韌性:從災害管理到災害風險降低 - 汶川地震十年後”論壇。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減少災害風險局(UNISDR)副主任Animesh Kumar博士在主題演講中討論了地震的經驗教訓,以及項目對災害風險的影響,以及實施框架,這是聯合國的一項重大協議,其設定了“量化目標”,以降低災害影響。

[圖片: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校長唐教授教授表示,除了提升社區的災難管理能力之外,所有的項目,包括備災,重建和對社會工作和生活教育的緊急醫療反應,都有助於恢復人們的幸福感。該校有超過800名不同學科的理大學生參與其中,其中許多項目已變成現實生活的服務模式和平臺,幫助中國內地及海外的其他社區。例如由理大和四川大學聯合成立的災害管理與重建研究所(IDMR)。自2013年開放以來,它是中國大陸第一所此類培訓機構。目前已有200多名專業人員接受過物理治療,假肢和矯形,職業治療和災難護理等方面的培訓,有42名博士畢業生學習了救災和重建。 論壇期間還舉辦了一場展覽,增加公衆對防災減災的認識。“地震災害嚴重威脅了當地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並給災區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帶來了巨大的問題,頻繁的地質災害是對綜合防災減災技術能力的考驗。三維打印(3D打印)技術或增材製造(AM)技術允許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以合理的成本控制進行高效,安全的建築結構施工和生產。

Bright Building項目背後的目標是“災後重建的附加建築”,其目的是利用3D打印在受影響社區建立一個多用途的防災救災物資配送中心。 3D打印可以是一種更快,更環保的製造結構的方式,所用的材料也具有更高的設計靈活性和結構強度,有助於災後重建。“因此,3D打印技術對於推動製造業的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具有巨大的潛力,並進一步促進了建築業的產業化建設。

理大團隊根據設計完成了三維建築模型。 除了使用3D打印外,Bright Building還採用了零碳建築設計和智能控制管理系統。這種組合使得3D打印建築物在災難發生後能夠始終如一地執行。該計劃旨在將3D打印的Bright Building在救災期間用作救援物資的臨時配送中心以及爲流離失所居民提供的臨時住房,同時它還可以作爲一個多用途的社區用戶。來自理大的學生在以下大學的其他學生,研究人員和教授支持了該項目:同濟大學四川大學中南財經大學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舊金山大學天普大學紐約大學該項目希望其3D打印的智能零碳建築可以用作災後重建的未來藍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