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家有故事的餐廳,每一面你理解不了的牆,都是一個故事。

就像店名“私庭舊俚”所要表達的,這是一個與懷念有關的餐廳。

餐廳的老闆是幾個好朋友,都是80後直男,卻都喜歡浪漫。他們想要邂逅很多人生,記錄很多故事,把它們畫在牆上,等待着故事的有緣人。

初看私庭舊俚的裝修,有人說它混搭,有人說它現代,你不知道哪一個躍層是從哪一個樓梯上去的,你不知道哪一幅畫講述着哪一個人的故事。

只有出題人自己清楚,人生的故事不必重複,如果說一個故事就是一部電影,那麼這家店的牆上,已經有好多部電影了。

這面牆是送給他們自己的,眼睛意味着餐廳的一切都是透明的,那一句話就是他們對自己的鞭策:不試一下,怎麼知道你不行。

有些故事是寫給自己看的,有些故事是講給別人聽的,就像這面牆,它等的觀衆只有一個人,那人來了,故事就講完了。

如果你也有一個想要講述的故事,不妨告訴老闆一聲,他會把你的故事畫在牆上,併爲你把這場畫展無限期的開下去。

牆是意境牆,菜也都是意境菜。

想在這裏找到一件毫無設計感的容器,恐怕你要失望,別的不說,這家餐廳乾冰管夠……

手撕象拔蚌

煙霧迷濛中,嬌嫩的花朵若隱若現,騰雲駕霧的是“流淌”的象拔蚌,在小籠子中躍躍欲試。

象拔蚌是整隻滷製的,晾涼後再撕成絲,既能保證鹹鮮甜辣的口味完全入味,又不失嫩嫩的口感。

瓦沙比蝦球拼水果沙拉

瓦沙比蝦球拼水果沙拉是一道非常有想法的菜。

水果跟海鮮理論上不能一起喫,但大廚特意選了幾種酸性很弱的水果,跟炸過的蝦球做了一個搭配。

醬料的組合也不尋常——沙拉+芥末,你這一個菜橫跨海陸、遍及葷素還不行,又要中西結合,好怕累着你啊……

別說人家搞不定傳統菜,上海本幫紅燒肉一樣做的意境滿滿。

上海本幫紅燒肉

精選豬肉下五花切成大塊,配料不算多,冰糖、黃酒和啤酒就夠了,費的是功夫,小火慢“焅”兩個半小時,少一會兒都不是那個味。

紅燒肉的賣相是晶瑩剔透的,要是不小心夾到旁邊的山楂,軟糯酸甜的口味也會爽你一激靈。

就連最接地氣的東北烤串,也被它演繹出了些許浪漫的味道。

雞皮抱大蝦

雞皮大油,蝦肉略幹,把雞皮和大蝦結合在一起,就有了這串酥香嫩滑的雞皮抱大蝦。

浪漫的心情交給酒前,開懷的狀態放在酒後,於是所有的菜都要爲下酒做貢獻。

麻辣小龍蝦

饞嘴牛蛙

饞嘴小腰

碳燒豬心

三里橋油邊

此後餘桌,麻小是你,牛蛙是你,小腰豬心油邊都是你!

所以喝點什麼酒呢?常見的酒都備上了,還是覺得雞尾酒纔是矯情的必備單品。

初戀

粉紅是初戀的顏色,由紅石榴提供,辛酸是初戀的味道,由青檸和薄荷製造,細細碎冰,不含酒精,初戀就在這一杯裏了。

浪漫是生命的常態,浪纔是生活的主旋律。每晚19:00開始,音樂開始了。

男女歌手都有,黑管葫蘆絲雅俗共賞,近20平的巨型LED屏平時放點球賽MV,關鍵時候還有求婚的功能。

音樂有很多種可能,但在這裏,音樂爲懷念而生。

正如店名所表達的,懷念最初的味道,一路向前,不忘初心。

相關文章